一种气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03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门组件,包括气门导管以及气门,气门包括盘锥面以及与盘锥面相连的气门杆,气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沿导管本体的轴向设置且呈贯通状的内孔以及设于内孔且固定到导管本体的刮炭环。气门杆设于内孔,气门导管设于位于刮炭环上方的第一端面以及位于刮炭环下方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较第一端面更靠近盘锥面。气门导管还包括排炭槽,排炭槽的一端与气门导管的第一端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气门导管顶部设置有刮炭环,结构简便,用以刮除气门杆表面积碳,靠近摇臂侧的三个排炭槽用以排出多余的金属颗粒、积碳,减少了气门导管的内部磨损。另外,气门导管内孔中心线向远离摇臂侧偏心设置,延长了气门导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气门导管的气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逐渐重视环保问题,对柴油机颗粒排放标准要求逐步提高。减少柴油机颗粒排放、降低机油消耗以及减小气门导管和气门的磨损已成为重型柴油机的重要研究课题,而这全都与气门组件的润滑有关。气门杆在气门导管内部需添加润滑油作直线往复运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所以润滑油易结炭附着于气门杆上,进而形成干摩擦。除此之外,由于配气机构中凸轮结构的存在,气门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指向摇臂方向的侧向压力,使得气门在上下运动时与气门导管并不同心,从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以及高频率的工作,气门导管会出现偏磨的现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气门导管两端的磨损情况较中间更为严重。气门导管产生磨损后会破坏原有的密封润滑性能,降低气门导管的寿命和可靠性,并且在磨损发生后,大量金属颗粒于气门导管与气门之间难以排出,形成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进而导致密封面点蚀、材料脱落、疲劳磨损等问题破坏气门导管润滑。在现有的技术中,解决方案主要为气门导管上下段通过添加螺旋槽、油槽等方式添加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组件,所述气门组件包括气门导管以及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包括盘锥面以及与所述盘锥面相连的气门杆,所述气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设置且呈贯通状的内孔以及设于所述内孔且固定到所述导管本体的刮炭环,所述气门杆设于所述内孔,所述气门导管包括位于所述刮炭环上方的第一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刮炭环下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较所述第一端面更靠近所述盘锥面,所述气门导管还包括排炭槽,所述排炭槽的一端与所述气门导管的第一端面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组件,所述气门组件包括气门导管以及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包括盘锥面以及与所述盘锥面相连的气门杆,所述气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设置且呈贯通状的内孔以及设于所述内孔且固定到所述导管本体的刮炭环,所述气门杆设于所述内孔,所述气门导管包括位于所述刮炭环上方的第一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刮炭环下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较所述第一端面更靠近所述盘锥面,所述气门导管还包括排炭槽,所述排炭槽的一端与所述气门导管的第一端面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炭环内径小于所述内孔直径并大于所述气门杆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炭槽与所述刮炭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炭槽数量至少为2个,相邻两个所述排炭槽之间的夹角为35-55度,最大槽深为0.25mm。


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