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及失速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98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及失速检测方法,所述失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与第一传动部连接在同一轴线;失速检测盘,设置在第一传动部上;失速检测杆,一端设置在第二传动部上、另一端与失速检测盘位于同一周向位置;光电检测部,位于失速检测杆和失速检测盘外侧,且与失速检测盘和失速检测杆位于同一周向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失速检测装置在失速时,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产生相对运动,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相触碰,光电检测部检测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相触碰后,发送失速信号,以此实现失速检测。以确保轿厢发生失速故障时及时停止轿厢及高低速刹车,从而大大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和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及失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及失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跳楼机轿厢工作原理是跳楼机轿厢电机与卷筒联轴器连接,通过钢丝绳牵引带动轿厢运动。但是在跳楼机轿厢电机与卷筒联轴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因故障或部件老化发生脱开现象,发生轿厢失速故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及失速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跳楼机轿厢发生失速故障时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其中,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在同一轴线;失速检测盘,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失速检测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失速检测盘位于同一周向位置;光电检测部,位于所述失速检测杆和所述失速检测盘外侧,且与所述失速检测盘和失速检测杆位于同一周向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动轴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二法兰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圆周上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朝向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失速检测杆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远离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失速检测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装置中,所述光电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对称设置在所述失速检测盘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均形成有检测区域,所述失速检测盘的部分容纳于所述检测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装置中,所述失速检测杆至少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撑盘上。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装置中,所述失效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光电检测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装置中,所述失速检测盘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传动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二传动部的直径。一种基于上述失效检测装置的失速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同步转动;控制所述光电检测部检测所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的触碰情况;当所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发生触碰时,控制所述光电检测部发送第一信号至控制部。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方法中,所述当所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发生触碰时,控制所述光电检测部发送第一信号至控制部之后还包括: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停止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失速检测方法中,所述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同步转动之后还包括:所述光电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未触碰时,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失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在同一轴线;失速检测盘,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失速检测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失速检测盘位于同一周向位置;光电检测部,位于所述失速检测杆和所述失速检测盘外侧,且与所述失速检测盘和失速检测杆位于同一周向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失速检测装置在失速时,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产生相对运动,所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相触碰,所述光电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失速检测杆与失速检测盘相触碰后,发送失速信号,以此实现失速检测。以确保轿厢发生失速故障时及时停止轿厢及高低速刹车,从而大大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和设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失速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部内部的第一接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部内部的第二接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失速检测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图中:100、第一传动部;200、第二传动部;300、失速检测盘;400、失速检测杆;110、第一传动轴;120、第一连接部;210、第二传动轴;220、第二连接部;121、第一法兰盘;221、第二法兰盘;222、支撑盘;510、第一检测开关;520、第二检测开关;530、检测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跳楼机轿厢运动检测方法包括:通过跳楼机轿厢电机自带编码器读取电机转速,转换成轿厢位置高度;通过轿厢位置检测开关,如上减速位、上停止位、上极限位、下减速位、下停止位、下极限位等检测开关,判断轿厢位置信息。但这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步骤较为复杂,且不能及时的反馈失速信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失速检测装置,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包括:第一传动部100;第二传动部200,与所述第一传动部100连接在同一轴线;失速检测盘300,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100上;失速检测杆400,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部200上、另一端与所述失速检测盘300位于同一周向位置;光电检测部,位于所述失速检测杆400和所述失速检测盘300外侧,且与所述失速检测盘300和失速检测杆400位于同一周向位置。其中,所述失效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光电检测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部100和/或第二传动部200的启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100和第二传动部200同轴设置,所述检测盘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部100和第二传动部200的轴线重合,所述失速检测杆400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传动部100和第二传动部200的轴线平行。所述失速检测杆400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传动部200上,另一端与失速检测盘300同一周向位置,例如,失速检测盘300上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失速检测杆40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或者,所述失速检测盘300呈半圆形,所述失速检测杆400的另一端位于失速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传动部;/n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在同一轴线;/n失速检测盘,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n失速检测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失速检测盘位于同一周向位置;/n光电检测部,位于所述失速检测杆和所述失速检测盘外侧,且与所述失速检测盘和失速检测杆位于同一周向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失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动部;
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在同一轴线;
失速检测盘,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
失速检测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失速检测盘位于同一周向位置;
光电检测部,位于所述失速检测杆和所述失速检测盘外侧,且与所述失速检测盘和失速检测杆位于同一周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动轴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失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法兰盘;
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二法兰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圆周上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朝向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失速检测杆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远离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失速检测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
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对称设置在所述失速检测盘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均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红光余源林黄文辉李坚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