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88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其包括可周转钢结构底座和屋面系统施工样板,二者组合形成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通过将吊装设备与吊装耳板连接进行吊运周转可实现在同一工程现场的场地更换,及在不同工程间周转使用;相较于传统固定式屋面系统样板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型钢基础底座,于底座之上加工模块化样板,具有适应性强,可周转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多的优点,相对传统一次性样板,既避免了材料浪费,同时也减少建筑垃圾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样板
,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
技术介绍
施工样板是一种可视化、标准化、高质量的施工工艺流程分解展示构件,主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标准施工工艺,面向工程参建人员而制作,以进行工艺质量要求、管理品牌宣传。施工样板不仅是展示施工工艺、明确施工质量、展现施工流程、探索施工技术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向外界展示工程品质和企业形象的广告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发展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同时人们对高品质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将建筑质量有效提升,工程工艺品质宣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宣传的直观性、可视性,人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施工样板。目前,常见的施工样板内容一般配置有主体结构样板、砌体抹灰样板、楼梯样板、厨卫样板、屋面样板、电气预埋样板、给排水井样板、水井电气预埋样板、幕墙石材干挂样板、卫生间同层排水样板、基础样板、装饰抹灰样板、地下室样板及独立柱样板等等,并且可以按照工程展示需要进行组合或增加。然而传统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多数为固定式施工样板展示区,这种形式的施工样板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将样板展示区设置于某施工阶段的空闲场地,直接搭建在平整场地上,这种方法的施工样板是固定在场地上的,存在灵活性不足、无法周转的问题,后期凿除耗费工时且形成新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节材的世界潮流;二是将样板展示区设置于建筑工程实体内,这种方法的施工样板随着工程进程的推进,一般需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导致后续施工工程无样板展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成为实现施工工艺展示、安装便捷、可周转、节约工程成本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包括可周转底座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其中:所述底座包括支撑脚、支撑钢板、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围挡以及吊装耳板,所述支撑钢板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钢板的上表面浇筑有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的外圈加焊围挡,所述吊装耳板固定焊接在支撑钢板的侧边上;所述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包括第一墙面、第二墙面以及底面,所述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垂直固定在底面的一组临边上,所述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出屋面烟道样板,所述第一墙面远离第二墙面的一侧内表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出屋面透气管样板,所述第一墙面远离第二墙面一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外墙保温工序样板,所述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的下部均设有女儿墙防水节点样板,所述底面靠近第二墙面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屋面刚性层分隔缝样板,所述底面靠近第一墙面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倒圆角施工样板,所述底面的表面上还分层布设有屋面构造法分层样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由工字钢制作而成,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网格状分布焊接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的浇筑厚度为30~60mm。所述围挡为20*20mm~50*50mm的方钢。所述吊装耳板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支撑钢板每组对称的侧边上至少设置两个吊装耳板。另外,本技术所述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在制作时是以钢结构可周转底座为基础,并在底座上集成加工制作屋面系统施工样板,以形成可周转的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其具体的制作过程为:S1,根据所展示的模块化屋面样板的功能需求及转运需求,确定可周转底座的基础形式及尺寸和屋面系统施工样板的结构排布;S2,现场焊制所述可周转底座;S3,在步骤S2所述的底座上浇灌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S4,在步骤S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上制作屋面施工样板的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及底面;S5,最后进行出屋面烟道样板、出屋面透气管样板、外墙保温工序样板、女儿墙防水节点样板、屋面刚性层分隔缝样板、倒圆角施工样板及屋面构造法分层样板的制作,则完成整个屋面系统施工样板的模块化制作。使用上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其突出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以钢结构模块化样板底座为基础,集成加工制作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二者组合形成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如此,在屋面施工样板需要移动位置时,使用吊装设备通过吊装耳板即可实现转运,能够在同一工程现场的不同场地进行转运更换,也可以在不同工程间周转使用,相较于传统固定式的施工样板来说,本技术的可周转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具有适应性强、可周转重复使用和周转次数多的优势;同时,相对于传统一次性样板,本技术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既避免了材料浪费、降低成本支出,也减少了建筑垃圾污染。总之,本技术的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是一种操作简便高效、占用空间小,能够适应多阶段、多项目的不同样板展示场地变换需求的一种新型屋面施工样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的背立面图。图3为图1中底座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1中支撑脚布置在底座的图样。图中所示:10-底座,11-支撑脚,12-支撑钢板,13-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4-围挡,15-吊装耳板;20-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1-第一墙面,22-第二墙面,23-底面,24-出屋面烟道样板,25-出屋面透气管样板,26-外墙保温工序样板,27-女儿墙防水节点样板,28-屋面刚性层分隔缝样板,29-倒圆角施工样板,30-屋面构造法分层样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由可周转底座10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0组成,可通过吊装设备连接在底座10上进行整个装置的吊运周转以实现在同一工程现场的不同场地更换及不同工程间的周转使用,其中:所述底座10包括支撑脚11、支撑钢板12、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围挡14以及吊装耳板15,所述支撑钢板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撑脚11,所述支撑钢板12的上表面浇筑有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的外圈加焊围挡14,所述吊装耳板15固定焊接在支撑钢板12的侧边上;所述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0包括第一墙面21、第二墙面22以及底面23,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垂直固定在底面23的一组临边上,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的相交处设置有出屋面烟道样板24,所述第一墙面21远离第二墙面22的一侧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样板包括可周转底座(10)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0),其中:/n所述底座(10)包括支撑脚(11)、支撑钢板(12)、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围挡(14)以及吊装耳板(15),所述支撑钢板(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撑脚(11),所述支撑钢板(12)的上表面浇筑有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的外圈加焊围挡(14),所述吊装耳板(15)固定焊接在支撑钢板(12)的侧边上;/n所述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0)包括第一墙面(21)、第二墙面(22)以及底面(23),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垂直固定在底面(23)的一组临边上,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的相交处设置有出屋面烟道样板(24),所述第一墙面(21)远离第二墙面(22)的一侧内表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出屋面透气管样板(25),所述第一墙面(21)远离第二墙面(22)一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外墙保温工序样板(26),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的下部均设有女儿墙防水节点样板(27),所述底面(23)靠近第二墙面(22)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屋面刚性层分隔缝样板(28),所述底面(23)靠近第一墙面(21)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倒圆角施工样板(29),所述底面(23)的表面上还分层布设有屋面构造法分层样板(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模块化屋面系统施工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样板包括可周转底座(10)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0),其中:
所述底座(10)包括支撑脚(11)、支撑钢板(12)、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围挡(14)以及吊装耳板(15),所述支撑钢板(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撑脚(11),所述支撑钢板(12)的上表面浇筑有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平台(13)的外圈加焊围挡(14),所述吊装耳板(15)固定焊接在支撑钢板(12)的侧边上;
所述屋面系统施工样板(20)包括第一墙面(21)、第二墙面(22)以及底面(23),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垂直固定在底面(23)的一组临边上,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的相交处设置有出屋面烟道样板(24),所述第一墙面(21)远离第二墙面(22)的一侧内表面上竖直向上设置有出屋面透气管样板(25),所述第一墙面(21)远离第二墙面(22)一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外墙保温工序样板(26),所述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的下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国孙海伟游建华王忠东余谦何志超卫爱俊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