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1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包括井盖本体、通水孔和井座,井座包括井座平台a和井座平台b,所述井座平台a和井座平台b呈阶梯状,井座平台a位于井座平台b上方,所述井盖本体水平布置在井座平台a上;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液压升降模块和引流防护壁;所述液压升降模块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和液压杆竖直方向连接,连接后整体的顶端连接井盖本体下端,底部连接井座平台b;所述引流防护壁为筒状结构,引流防护壁上端接于井盖本体下端,所述引流防护壁和井盖本体相接的平面的轮廓线与所有通水孔下表面相切,且所有的通水孔的下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的该轮廓线内部,液压升降模块上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的该轮廓线外部。该种井盖有优秀的防水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防盗井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防盗井盖。
技术介绍
下水道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井盖模具在保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井盖可以隔绝下水道的异味,大雨时可以把多余的水排入下水道,也可以提供工人进入下水道工作的通道。近来有公开很多智能井盖,井盖上固定有控制器,下雨时雨水的浸入与控制模块接触,会影响智能井盖的正常功能。井盖的打开方式一般会使井盖体倾斜,下水道蒸发的液体会因为倾斜聚齐起来影响机械机构。现有的井盖重量较大,为了防止井盖在车辆等挤压下不发生晃动,使得井盖紧密卡在井座里,进而在维修时不利于将井盖取出。另外。现有井盖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井盖被盗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防盗井盖,能够优化井盖的结构和功能。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包括井盖本体、通水孔和井座,井座包括井座平台a和井座平台b,所述井座平台a和井座平台b呈阶梯状,井座平台a位于井座平台b上方,所述井盖本体水平布置在井座平台a上;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液压升降模块和引流防护壁;所述液压升降模块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和液压杆竖直方向连接,连接后整体的顶端连接井盖本体下端,底部连接井座平台b;所述引流防护壁为筒状结构,引流防护壁上端接于井盖本体下端,所述引流防护壁和井盖本体相接的平面的轮廓线与所有通水孔下表面相切,且所有的通水孔的下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的该轮廓线内部,液压升降模块上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的该轮廓线外部。所有从通水孔流进来的液体都会沿着引流防护壁流入下水道,不会溅射到智能模块和液压升降模块,通过液压升降模块连接了井盖本体和井座,可以有效防止井盖被偷盗。进一步,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智能模块,智能模块外部为圆柱体,智能模块上端连接到井盖本体底端且智能模块上表面的圆心和井盖本体下表面的圆心重合,智能模块控制液压升降模块。进一步,所述通水孔为井盖本体内开凿的圆柱形通孔,通水孔下表面分布于智能模块上表面的外侧。在这种分布条件下,当雨水流入时,雨水不会直接接触到智能模块。进一步,所述防水防盗井盖包括4个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下表面的位置关于井盖本体下表面的圆心对称。进一步,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信号孔道,所述信号孔道为井盖本体内开凿的圆柱形通孔。信号孔道防止了整个井盖对信号的屏蔽作用,有利于智能模块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进一步,所述防水防盗井盖包括5个信号孔道,所述信号孔道的下表面的位置关于井盖本体下表面的圆心对称。信号孔道过多会影响井盖本体的结构稳定。进一步,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玻璃盖,所述玻璃盖为圆柱形,其厚度为井盖本体的一半,玻璃盖位于井盖本体内部,玻璃盖的上表面和井盖本体上表面重合,玻璃盖的上表面的圆心和井盖本体上表面圆心重合,玻璃盖下表面和井盖本体及信号孔道连接,玻璃盖的侧面和井盖本体连接。玻璃盖可以防止雨水进入信号孔道,也有利于智能模块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进一步,所述引流防护壁为圆筒结构,所述引流防护壁的上表面的圆心与井盖本体下表面的圆心重合。进一步,所述防水防盗井盖包括4个液压升降模块,液压升降模块上表面的位置关于井盖本体下表面的圆心对称。通过对称分布的液压升降模块的升降,可以使井盖本体升降时盖面始终保持水平,下水道蒸发的水分便不会因为倾斜汇集到一处影响智能模块和其他机械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有从通水孔流进来的液体都会沿着引流防护壁流入下水道,不会溅射到智能模块和液压升降模块。2.本技术液压升降模块受智能模块控制,只有智能模块允许时才升起井盖本体,可以简化井盖的取出程序,且液压升降模块连接了井盖本体和井座,可以有效防止井盖被偷盗。3.本技术通过液压升降模块同步的升降,可以使井盖本体升降时盖面始终保持水平,下水道蒸发的水分便不会因为倾斜汇集到一处影响智能模块和其他机械结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侧剖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的井座的侧剖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液压缸,2-液压杆,3-引流防护壁,4-智能模块,5-玻璃盖,6-信号孔道,7-井盖本体,8-通水孔,9-井座,10-井座平台a,11-井座平台b,13-下水井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3,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包括井盖本体7、通水孔8和井座9,井座9包括井座平台a10和井座平台b11,所述井座平台a10和井座平台b11呈阶梯状,井座平台a10位于井座平台b11上方,所述井盖本体7水平布置在井座平台a10上;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液压升降模块和引流防护壁3;所述液压升降模块包括液压缸1和液压杆2,所述液压缸1和液压杆2竖直方向连接,连接后整体的顶端连接井盖本体7下端,底部连接井座平台b11;所述引流防护壁3为筒状结构,引流防护壁3上端接于井盖本体7下端,所述引流防护壁3和井盖本体7相接的平面的轮廓线与所有通水孔8下表面相切,且所有的通水孔8的下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3的该轮廓线内部,液压升降模块上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3的该轮廓线外部。所有从通水孔流进来的液体都会沿着引流防护壁流入下水井通道12,不会溅射到智能模块和液压升降模块,通过液压升降模块连接了井盖本体和井座,可以有效防止井盖被偷盗。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智能模块4,智能模块4外部为圆柱体,智能模块4上端连接到井盖本体7底端且智能模块4上表面的圆心和井盖本体7下表面的圆心重合,智能模块4控制液压升降模块。所述通水孔8为井盖本体7内开凿的圆柱形通孔,通水孔8下表面分布于智能模块4上表面的外侧。在这种分布条件下,当雨水流入时,雨水不会直接接触到智能模块。所述防水防盗井盖包括4个通水孔8,所述通水孔8下表面的位置关于井盖本体7下表面的圆心对称。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信号孔道6,所述信号孔道6为井盖本体7内开凿的圆柱形通孔。信号孔道防止了整个井盖对信号的屏蔽作用,有利于智能模块信号的接收与发送。所述防水防盗井盖包括5个信号孔道6,所述信号孔道6的下表面的位置关于井盖本体7下表面的圆心对称。信号孔道过多会影响井盖本体的结构稳定。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玻璃盖5,所述玻璃盖5为圆柱形,其厚度为井盖本体7的一半,玻璃盖5位于井盖本体7内部,玻璃盖5的上表面和井盖本体7上表面重合,玻璃盖5的上表面的圆心和井盖本体7上表面圆心重合,玻璃盖5下表面和井盖本体7及信号孔道6连接,玻璃盖5的侧面和井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包括井盖本体(7)、通水孔(8)和井座(9),其特征在于,井座(9)包括井座平台a(10)和井座平台b(11),所述井座平台a(10)和井座平台b(11)呈阶梯状,井座平台a(10)位于井座平台b(11)上方,所述井盖本体(7)水平布置在井座平台a(10)上;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液压升降模块和引流防护壁(3);/n所述液压升降模块包括液压缸(1)和液压杆(2),所述液压缸(1)和液压杆(2)竖直方向连接,连接后整体的顶端连接井盖本体(7)下端,底部连接井座平台b(11);所述引流防护壁(3)为筒状结构,引流防护壁(3)上端接于井盖本体(7)下端,所述引流防护壁(3)和井盖本体(7)相接的平面的轮廓线与所有通水孔(8)下表面相切,且所有的通水孔(8)的下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3)的该轮廓线内部,液压升降模块上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3)的该轮廓线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包括井盖本体(7)、通水孔(8)和井座(9),其特征在于,井座(9)包括井座平台a(10)和井座平台b(11),所述井座平台a(10)和井座平台b(11)呈阶梯状,井座平台a(10)位于井座平台b(11)上方,所述井盖本体(7)水平布置在井座平台a(10)上;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液压升降模块和引流防护壁(3);
所述液压升降模块包括液压缸(1)和液压杆(2),所述液压缸(1)和液压杆(2)竖直方向连接,连接后整体的顶端连接井盖本体(7)下端,底部连接井座平台b(11);所述引流防护壁(3)为筒状结构,引流防护壁(3)上端接于井盖本体(7)下端,所述引流防护壁(3)和井盖本体(7)相接的平面的轮廓线与所有通水孔(8)下表面相切,且所有的通水孔(8)的下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3)的该轮廓线内部,液压升降模块上表面都位于引流防护壁(3)的该轮廓线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盗井盖还包括智能模块(4),智能模块(4)外部为圆柱体,智能模块(4)上端连接到井盖本体(7)底端且智能模块(4)上表面的圆心和井盖本体(7)下表面的圆心重合,智能模块(4)控制液压升降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8)为井盖本体(7)内开凿的圆柱形通孔,通水孔(8)下表面分布于智能模块(4)上表面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永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