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示警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5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路面示警桩,包括基座,基座为圆台状结构,基座由混凝土制成,基座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基座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向上垂直于基座的上表面,固定杆为实心圆柱体混凝土结构,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泥柱,水泥柱为圆柱体结构,水泥柱的直径是固定杆直径的三倍,水泥柱的外侧边从上到下均匀开设有四组滑槽,滑槽的横截面为凹字形结构,水泥柱的外圆处活动套结有活动外壳,活动外壳为中空圆柱体塑料结构,活动外壳的外侧边喷涂有涂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活动外壳位于水泥柱的外侧,保护水泥柱不受外界雨水的侵蚀,达到了延长水泥柱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示警桩
本技术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示警桩。
技术介绍
路面示警桩作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的一种,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是路面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路面示警桩一般都是混凝土制成的,为了起到示警的作用直接在路面示警桩的外侧刷有涂料,混凝土制成的路面示警桩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被雨水风华腐蚀,使得路面示警桩表面凹凸不平,喷涂在路面示警桩表面起到警示作用的涂料随之脱落,导致路面示警桩不能继续起到警示的作用,此时需要对路面示警桩进行补漆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且由于路面示警桩被风化腐蚀之后表面凹凸不平,即便补漆完成较短的时间内也还会脱落,导致传统的路面示警桩示警效果差需要人工频繁补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路面示警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路面示警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示警桩,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圆台状结构,所述基座由混凝土制成,所述基座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向上垂直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杆为实心圆柱体混凝土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泥柱,所述水泥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水泥柱的直径是固定杆直径的三倍,所述水泥柱的外侧边从上到下均匀开设有四组滑槽,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凹字形结构,所述水泥柱的外圆处活动套结有活动外壳,所述活动外壳为中空圆柱体塑料结构,所述活动外壳的外侧边喷涂有涂料,所述涂料颜色鲜艳可起到示警的效果,所述涂料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活动外壳的内圆处从上到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滑块,所述滑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块趋近活动外壳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滑块的底端,所述卡块为三棱柱状结构,所述卡块的斜面位于趋近活动外壳内部中心的一侧,四组所述滑块分别位于四组滑槽的内部,所述卡块上端的斜面与水泥柱的底面贴合,所述水泥柱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金属圆环,所述第一金属圆环位金属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圆环的底面垂直向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内固定钢筋,四组所述内固定钢筋均位于水泥柱的内部,所述水泥柱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圆环,所述第二金属圆环也为金属圆环状结构,四组所述内固定钢筋的底面均与第二金属圆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金属圆环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底面左右端垂直向下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筋。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钢筋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钢筋通过连接杆的内部延伸到基座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钢筋远离基座内部中心的一侧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钢筋,所述底座钢筋与连接钢筋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面示警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路面示警桩,将路面挖好掩埋示警桩基座的坑之后,将基座固定安装于坑的底部加混凝土填充,将活动外壳内圆处设置的四组滑块对准水泥柱外圆处开设的四组滑槽,从上到下将活动外壳通过滑块套在水泥柱的外圆处,此时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下移动,当移动到滑块移动到水泥柱的底面时,与滑块侧边固定连接的卡块与水泥柱的底面贴合,此时活动外壳位于水泥柱的外侧,利用活动外壳表面喷涂的涂料起到示警的效果,活动外壳由塑料制成,表面光滑可长时间耐雨水侵蚀,达到了无需进行频繁补漆的效果。(2)、该路面示警桩,将路面挖好掩埋示警桩基座的坑之后,将基座固定安装于坑的底部加混凝土填充,将活动外壳内圆处设置的四组滑块对准水泥柱外圆处开设的四组滑槽,从上到下将活动外壳通过滑块套在水泥柱的外圆处,此时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下移动,当移动到滑块移动到水泥柱的底面时,与滑块侧边固定连接的卡块与水泥柱的底面贴合,此时活动外壳位于水泥柱的外侧,保护水泥柱不受外界雨水的侵蚀,达到了延长水泥柱使用寿命的效果。(3)、该路面示警桩,在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钢筋,在连接钢筋的作用的使得固定杆不会断裂,达到了延长警示桩使用寿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固定钢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金属圆环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基座、2固定杆、3水泥柱、4滑槽、5活动外壳、6滑块、7卡块、8第一金属圆环、9内固定钢筋、10第二金属圆环、11连接钢筋、12底座钢筋、1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路面示警桩,如图1-图4所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为圆台状结构,所述基座1由混凝土制成,所述基座1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向上垂直于基座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杆2为实心圆柱体混凝土结构,所述固定杆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泥柱3,所述水泥柱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水泥柱3的直径是固定杆2直径的三倍,所述水泥柱3的外侧边从上到下均匀开设有四组滑槽4,所述滑槽4的横截面为凹字形结构,所述水泥柱3的外圆处活动套结有活动外壳5,所述活动外壳5为中空圆柱体塑料结构,所述活动外壳5的外侧边喷涂有涂料,所述涂料颜色鲜艳可起到示警的效果,所述涂料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活动外壳5的内圆处从上到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滑块6,所述滑块6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块6趋近活动外壳5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7,所述卡块7位于滑块6的底端,所述卡块7为三棱柱状结构,所述卡块7的斜面位于趋近活动外壳5内部中心的一侧,四组所述滑块6分别位于四组滑槽4的内部,所述卡块7上端的斜面与水泥柱3的底面贴合,所述水泥柱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金属圆环8,所述第一金属圆环8位金属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圆环8的底面垂直向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内固定钢筋9,四组所述内固定钢筋9均位于水泥柱3的内部,所述水泥柱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圆环10,所述第二金属圆环10也为金属圆环状结构,四组所述内固定钢筋9的底面均与第二金属圆环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圆环10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为长方体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杆13的底面左右端垂直向下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筋11,所述连接钢筋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钢筋11通过固定杆2的内部延伸到基座1的内部,所述连接钢筋11远离基座1内部中心的一侧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钢筋12,所述底座钢筋12与连接钢筋11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路面挖好掩埋示警桩基座1的坑之后,将基座1固定安装于坑的底部加混凝土填充,将活动外壳5内圆处设置的四组滑块6对准水泥柱3外圆处开设的四组滑槽4,从上到下将活动外壳5通过滑块6套在水泥柱3的外圆处,此时滑块6在滑槽4的内部向下移动,当移动到滑块6移动到水泥柱3的底面时,与滑块6侧边固定连接的卡块7与水泥柱3的底面贴合。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示警桩,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泥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柱(3)的外侧边从上到下均匀开设有四组滑槽(4),所述水泥柱(3)的外圆处活动套结有活动外壳(5),所述活动外壳(5)的外侧边喷涂有涂料,所述活动外壳(5)的内圆处从上到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滑块(6),所述滑块(6)趋近活动外壳(5)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7),所述水泥柱(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金属圆环(8),所述第一金属圆环(8)的底面垂直向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内固定钢筋(9),所述水泥柱(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圆环(10),所述第二金属圆环(10)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面左右端垂直向下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筋(11),所述连接钢筋(11)远离基座(1)内部中心的一侧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钢筋(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示警桩,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泥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柱(3)的外侧边从上到下均匀开设有四组滑槽(4),所述水泥柱(3)的外圆处活动套结有活动外壳(5),所述活动外壳(5)的外侧边喷涂有涂料,所述活动外壳(5)的内圆处从上到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滑块(6),所述滑块(6)趋近活动外壳(5)内部中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7),所述水泥柱(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金属圆环(8),所述第一金属圆环(8)的底面垂直向下均匀固定安装有四组内固定钢筋(9),所述水泥柱(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金属圆环(10),所述第二金属圆环(10)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面左右端垂直向下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筋(11),所述连接钢筋(11)远离基座(1)内部中心的一侧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钢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德轶张军付治强赵东鹏刘焱李宏宇栾咭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公路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