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3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抱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包括包括顶部抱箍,底部抱箍和支撑架;所述顶部抱箍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螺栓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抱箍半体和第二抱箍半体;所述底部抱箍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螺栓二拆卸式连接的辅助抱箍半体一和辅助抱箍半体二;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一与所述第一抱箍半体或连接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二与所述第二抱箍半体。本申请采用双重抱箍结构,底部抱箍能够通过支撑架支撑顶部抱箍以防止顶部抱箍下滑,有效提高了顶部抱箍的抗滑移性能,从而使顶部抱箍的承载能力更强,且底部抱箍及支撑架拆装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抱箍
,具体为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
技术介绍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墩柱适当位置安装抱箍,通过抱箍来支撑盖梁及临时施工设施。抱箍施工的关键是保证抱箍与墩柱之间有足够的竖向摩擦力,使得抱箍在荷载作用下不沿墩柱向下滑动。而在实际连接过程中,由于抱箍的内表面往往很难与墩柱的外表面完全贴合,造成实际紧密贴合而形成的有效摩擦面比较小(即实际形成的竖向摩擦力较小),导致抱箍在较大荷载作用下易出现向下滑移现象。为此,申请号为CN200620001778.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墩柱抱箍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抱箍单体,该抱箍单体包括有刚性抱箍外框,在该抱箍外框的内侧面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突出于内侧面的摩擦面,用以增加有效摩擦面积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然而,虽然抱箍摩擦面与墩柱的接触效果相对变好了,但是抱箍与墩柱的总体接触面积减少了,使得该抱箍的实际抗滑移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还需要对现有的抱箍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抱箍的抗滑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滑移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抱箍,底部抱箍和支撑架(5);/n所述顶部抱箍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螺栓(3)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抱箍半体(1)和第二抱箍半体(2);/n所述底部抱箍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螺栓二拆卸式连接的辅助抱箍半体一(4)和辅助抱箍半体二;/n所述支撑架(5)连接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一(4)与所述第一抱箍半体(1)或连接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二与所述第二抱箍半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抱箍,底部抱箍和支撑架(5);
所述顶部抱箍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螺栓(3)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抱箍半体(1)和第二抱箍半体(2);
所述底部抱箍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螺栓二拆卸式连接的辅助抱箍半体一(4)和辅助抱箍半体二;
所述支撑架(5)连接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一(4)与所述第一抱箍半体(1)或连接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二与所述第二抱箍半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一体成型且首尾依次连接的竖向直板(51)、横向底板(52)、竖向斜板(53)和横向顶板(54);所述横向顶板(54)顶部设有限位凸起(55),所述第一抱箍半体(1)设有牛腿支撑台(6),所述牛腿支撑台(6)底部设有允许所述限位凸起(55)插入的限位槽(61);
所述竖向直板(51)与所述横向底板(52)连接处为直角连接部,所述辅助抱箍半体一(4)设有支撑块(41),所述支撑块(41)开有允许所述直角连接部进入的支撑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底板(52)开有装配孔(56),所述支撑块(41)位于所述支撑槽(42)底部设有装配对接孔(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滑移桥梁抱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亦枫陈海平张华杨斌蒋旭锋童德咏王炳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