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技术

技术编号:280252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岩溶隧道施工中常遇到隧道穿越大型溶洞区,采用空间分解方法治理大型溶洞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处理隧道穿越大型溶洞的技术难题。根据空间分解方法,按照隧道顶部溶洞空间、隧道底部溶洞空间、隧道两翼溶洞空间的顺序分别治理,分别采取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隧道底部空间处治技术和隧道两翼空间处治技术治理大型溶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岩溶隧道安全施工
,特别涉及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
技术介绍
我国西南部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崇山峻岭,岩溶发育十分典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岩溶隧道工程量迅速增加,各种岩溶隧道技术问题不断涌现,其中穿越大型溶洞是隧道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难题之一,对溶洞治理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技术专利《隧道穿越特大型溶洞施工工艺》(专利号:ZL201110200686.5),是专利技术人2011年获得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该方法提出了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时对溶洞底部和溶洞一侧进行的支护处理,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专利号:ZL201920428778.0),是专利技术人2019年获得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该方法提出了对隧道内大型溶洞、暗河拱跨结构的加固方式,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形成指导性的通用方法,只是单独对某一方面提出处理措施,并未形成理论体系,本专利技术专利是将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形成配套技术,通过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隧道底部空间处治技术和隧道两翼空间处治技术。/n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隧道底部空间处治技术和隧道两翼空间处治技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有以下要求:隧道顶部(b)和溶洞壁(a)之间的隧道顶部溶洞空间(1),当顶部的溶洞壁(a)稳定性较差,且隧道顶部溶洞空间(1)高度较大时,应对隧道顶部溶洞空间(1)采取锚网支护(5),并将支撑柱(4)桩底深入完整溶洞壁(a),支撑柱(4)桩顶安装U型混凝土板(7),并在U型混凝土板(7)槽内充填混凝土(6);当溶洞壁(a)稳定较好,隧道顶部溶洞空间(1)高度较大时,可不对溶洞壁(a)进行处理,直接采用锚网支护(5),对顶部的溶洞壁(a)进行加固;当隧道顶部(b)与上方溶洞壁(a)距离较近时,增加隧道两翼(c)高度,使隧道两翼(c)直接接触甚至深入到溶洞壁(a)顶部完整岩石中,并向隧道顶部(b)灌注混凝土(6)充填隧道顶部溶洞空间(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大溶洞空间分解方法的配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两翼空间处治技术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振跃王清标王富强宋红旭袁月明李因旭于小鸽王普王栋张庆山赵业男聂海祥张文恺刘俊鹏田园园由洪悦秦亚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李欣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