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3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包括底板,底板前侧设有折叠梯,折叠梯包括两个折叠支架,每个折叠支架包括N组单体,位置相对的两个单体之间设有踏板,单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对任意相邻的两组单体,位于下方单体的第一支撑杆外端与上方单体的第二支撑杆外端铰接,下方单体的第二支撑杆内端与上方单体的第一支撑杆内端铰接,底板对应每个折叠支架旁侧设有油缸,油缸与最下方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底板的后侧上端处设有铰接座,底板后侧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向后延伸的油缸,上述所有铰接结构的铰接轴均为左右走向。本扶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折叠功能,使用方便而且不影响起重机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
技术介绍
汽车起重机上车操纵室位于汽车起重机走台板以上,操纵人员要进行操纵吊装作业时,必须通过扶梯爬到汽车起重机上进行操作,目前通用汽车起重机为例,走台板面距离地面约1.5m左右。扶梯垂直安装于汽车起重机侧面,操作人员上、下时较为费力,特别对于体态偏胖操作人员,而对于汽车起重机操作人员来说,需要经常上下汽车起重机进行操作、检修等工作,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其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折叠功能,使用方便而且不影响起重机正常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包括竖向布置的长方形底板,底板为下侧靠前、上侧靠后倾斜布置,底板前侧设有折叠梯,折叠梯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折叠支架,所述的每个折叠支架包括N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单体,两个折叠支架上位置相对的两个单体之间设有一个踏板,所述的每组单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组单体中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区域和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区域铰接,设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沿其长度方向靠近底板的一侧为内、远离底板的一侧为外,对任意相邻的两组单体,其中位于下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外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位于下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内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位于最上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内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底板前侧铰接,底板前侧位置上对应每个折叠支架旁侧均设有一个沿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底板前侧铰接,第一油缸缸底与位于最下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底板的后侧位置上靠近上端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铰接座,底板后侧下部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铰接座,每个第四铰接座上均铰接有一个向后延伸的第二油缸,上述所有铰接结构的铰接轴均为左右走向。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均简称为本扶梯。本扶梯的使用方法为:本扶梯竖直设于起重机侧面,其上侧通过第三铰接座与起重机走台板侧边铰接,第二油缸远离底板的一端铰接于起重机侧面位置上对应地三铰接座的下方,使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伸长,此时底板处于倾斜状态,折叠梯处于展开状态;使用完毕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回缩,第一油缸回缩时,折叠梯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第二油缸回缩时,底板从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本扶梯的优点:本扶梯展开和折叠方便;可在汽车起重机或工程机械整机合适位置布置,安装方便灵活;共用汽车起重机或工程机械动力源即可,功率需求低,不需要额外动力源;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使得操纵人员及维修服务人员更方便及省时省力;本扶梯的大斜度设计使得相关人员上、下工程机械更为安全,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起重机正常工作。为达到本扶梯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为弯杆,第二支撑杆外端向下弯曲、内端向上弯曲。第二支撑杆为弯杆便于让位,使其折叠后更加整齐。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位于最下方的单体上设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与该单体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安装板的另一端与该单体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销接。安装板对展开状态的扶梯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其更加稳定。折叠梯折叠时,仅需拆除安装板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销轴即可完成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扶梯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汽车起重机)。图2是本扶梯折叠状态的示意图(未示出汽车起重机)。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包括竖向布置的长方形底板1,底板1为下侧靠前、上侧靠后倾斜布置,底板1前侧设有折叠梯,折叠梯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折叠支架2,所述的每个折叠支架2包括七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单体21,两个折叠支架2上位置相对的两个单体21之间设有一个踏板,所述的每组单体21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每组单体21中第一支撑杆211的中部区域和第二支撑杆212的中部区域铰接,设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支撑杆212沿其长度方向靠近底板1的一侧为内、远离底板1的一侧为外,所述的第二支撑杆212为弯杆,第二支撑杆212外端向下弯曲、内端向上弯曲。对任意相邻的两组单体21,其中位于下方的单体21的第一支撑杆211的外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21的第二支撑杆212的外端铰接,位于下方的单体21的第二支撑杆212的内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21的第一支撑杆211的内端铰接,位于最上方的单体21的第二支撑杆212的内端通过第一铰接座4与底板1前侧铰接,其中最上方的单体21的第一支撑杆211长度仅有其它单体21第一支撑杆211的一半,其外端不超出对应第二支撑杆212的外端,底板1前侧位置上对应每个折叠支架2旁侧均设有一个沿底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油缸5,第一油缸5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二铰接座51与底板1前侧铰接,第一油缸5缸底与位于最下方的单体21的第一支撑杆211的内端铰接,底板1的后侧位置上靠近上端处设有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三铰接座7,底板1后侧下部设有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第四铰接座61,每个第四铰接座61上均铰接有一个向后延伸的第二油缸6,上述所有铰接结构的铰接轴均为左右走向。所述的位于最下方的单体21上设有一个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一端与该单体21第一支撑杆211的内端铰接,安装板8的另一端与该单体21第二支撑杆212的外端销接。本扶梯的使用方法为:本扶梯竖直设于起重机侧面,其上侧通过第三铰接座7与起重机走台板侧边铰接,第二油缸6远离底板1的一端铰接于起重机侧面位置上对应地三铰接座的下方,使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油缸5、第二油缸6伸长,此时底板1处于倾斜状态,折叠梯处于展开状态;使用完毕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油缸5、第二油缸6回缩,第一油缸5回缩时,折叠梯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第二油缸6回缩时,底板1从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本扶梯的优点:本扶梯展开和折叠方便;可在汽车起重机或工程机械整机合适位置布置,安装方便灵活;共用汽车起重机或工程机械动力源即可,功率需求低,不需要额外动力源;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使得操纵人员及维修服务人员更方便及省时省力;本扶梯的大斜度设计使得相关人员上、下工程机械更为安全,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起重机正常工作。第二支撑杆212为弯杆便于让位,使其折叠后更加整齐。安装板8对展开状态的扶梯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其更加稳定。折叠梯折叠时,仅需拆除安装板8与第二支撑杆212之间的销轴即可完成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布置的长方形底板,底板为下侧靠前、上侧靠后倾斜布置,底板前侧设有折叠梯,折叠梯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折叠支架,所述的每个折叠支架包括N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单体,两个折叠支架上位置相对的两个单体之间设有一个踏板,所述的每组单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组单体中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区域和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区域铰接,设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沿其长度方向靠近底板的一侧为内、远离底板的一侧为外,对任意相邻的两组单体,其中位于下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外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位于下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内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位于最上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内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底板前侧铰接,底板前侧位置上对应每个折叠支架旁侧均设有一个沿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底板前侧铰接,第一油缸缸底与位于最下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底板的后侧位置上靠近上端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铰接座,底板后侧下部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铰接座,每个第四铰接座上均铰接有一个向后延伸的第二油缸,上述所有铰接结构的铰接轴均为左右走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起重机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布置的长方形底板,底板为下侧靠前、上侧靠后倾斜布置,底板前侧设有折叠梯,折叠梯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折叠支架,所述的每个折叠支架包括N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单体,两个折叠支架上位置相对的两个单体之间设有一个踏板,所述的每组单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组单体中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区域和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区域铰接,设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沿其长度方向靠近底板的一侧为内、远离底板的一侧为外,对任意相邻的两组单体,其中位于下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外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铰接,位于下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内端与位于上方的单体的第一支撑杆的内端铰接,位于最上方的单体的第二支撑杆的内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底板前侧铰接,底板前侧位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龙王充柳坤宋雅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