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7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研制的产品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80份乳化沥青,50‑60份混凝土浆料,100‑200份粗集料;所述乳化沥青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0‑800份氧化沥青,100‑120份交联聚丙烯酸钠,30‑50份乳化剂,8‑10份稳定剂,800‑1000份水;所述混凝土浆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100份水泥,70‑90份水,3‑5份聚羧酸减水剂,4‑10份聚丙烯纤维。另外,还包括乳化沥青质量5‑10%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表面接枝有乙烯基官能团的纳米二氧化硅。其中,所述聚丙烯纤维为短纤;所述短纤为长度为300‑600μm,长径比为5:1‑10:1的短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全国公路里程在2018年就达到了484.6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4.26万公里。沥青路面由于兼具行车舒适、养护简便、通行安全等优点,在公路中所占比例高达95%。然而,沥青路面经历一段时间服役后,在一系列恶劣的环境(紫外光照射、极端低温、连续超重行车载荷)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和老化的路面问题。目前解决微小宏观裂纹问题主要采用雾封层、刮涂式封层、灌缝等养护方法修复裂缝。但是上述方法是在沥青路面服役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时才去的被动修复手段,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老化这一关键问题。目前的单一热诱导(电磁感应诱导加热、微波诱导加热、红外诱导加热)技术虽然能加速沥青路面微裂缝的愈合,但是仍然无法解决沥青老化这一历史性难题。自愈合胶囊技术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胶囊内部再生剂的应力释放,在裂缝出现的初期,对裂缝形成区域进行定向修复愈合和老化沥青的原位再生,从而同时在力学性能和化学组成这两方面完成恢复,初步实现沥青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60-80份乳化沥青,50-60份混凝土浆料,100-200份粗集料;/n所述乳化沥青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0-800份氧化沥青,100-120份交联聚丙烯酸钠,30-50份乳化剂,8-10份稳定剂,800-1000份水;/n所述混凝土浆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100份水泥,70-90份水,3-5份聚羧酸减水剂,4-10份聚丙烯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904 CN 20201091932891.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60-80份乳化沥青,50-60份混凝土浆料,100-200份粗集料;
所述乳化沥青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0-800份氧化沥青,100-120份交联聚丙烯酸钠,30-50份乳化剂,8-10份稳定剂,800-1000份水;
所述混凝土浆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100份水泥,70-90份水,3-5份聚羧酸减水剂,4-10份聚丙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中还包括乳化沥青质量5-10%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表面接枝有乙烯基官能团的纳米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沥青是由石油沥青经高碘酸钠氧化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为短纤;所述短纤为长度为300-600μm,长径比为5:1-10:1的短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CMC和海泡石按质量比为1:1-3:1复配而成。


6.一种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乳化沥青的配制:
按重量份数计,取600-800份氧化沥青,100-120份交联聚丙烯酸钠,30-50份乳化剂,8-10份稳定剂,800-1000份水;
将交联聚丙烯酸钠、乳化剂、稳定剂和水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氧化沥青;高速剪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材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至城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