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79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组分制成:水、水泥、粉煤灰、机制砂、碎石、减水剂、机制砂由以下组分制成: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其制备方法为:步骤01),混合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液;步骤0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粉煤灰、减水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液;步骤03),在混合浆液中加入机制砂、碎石,混合均匀,形成水泥砂浆;步骤04),将水泥砂浆浇筑至模具中,养护,脱模,获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具有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质量较好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下混凝土即在水中浇筑固化形成的混凝土,由于受水的硬性,一般会比同条件下的陆上混凝土低一个强度等级,通常需要配置高一级的混凝土以满足实际工程所需。混凝土在水下虽然可以凝固硬化,但浇筑质量较差。因此,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或在一些次要建筑物的水下部分,才采取水下浇筑的方法。申请人发现,水下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特殊工程所需,适用性较为狭窄,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水下混凝土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由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175份水泥260-280份粉煤灰75-85份机制砂770-780份碎石950-1050份减水剂6.5-6.8份;所述机制砂由以下组分制成: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特殊配方配置成的机制砂,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强度大幅提升,并且提高了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结构稳定,质量较佳,可适用于更多特殊工程中,从而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适用范围较广。优选的,所述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例为1:0.3~0.5:0.5~0.7:0.6~0.8:2.2~2.5:0.8~1.1:0.7~0.9:0.3~0.4:1.2~1.5:0.2~0.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各原料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机制砂补强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效果更佳,通过硅烷偶联剂有效提高粘合剂与各种石材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制成的机制砂结构稳定,补强效果较佳。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胶黏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氨酯胶黏剂,黏结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收到外力冲击时,可通过聚氨酯缓冲部分能量,提高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不易破损。优选的,所述机制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除粘合剂、硅烷偶联剂外的各原料粉碎成平均粒径为0.1-0.2mm的粉末状,将粉末与粘合剂、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注入模具中固化形成混合块,再将混合块破碎成平均粒径为4-4.75mm的机制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原料磨成粉末,使得各组分分布均匀,每颗机制砂中各组分的配比得以保证,使得机制砂的质量较好。优选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玻璃纤维3-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玻璃纤维,有效提高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质量较好,适用性更广。优选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六氯铱酸铵3-5份氯铂酸铵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六氯铱酸铵、氯铂酸铵配合,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一步提高,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更适用于水下环境,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内部结构不易被水侵蚀,耐久度较高,适用性更广。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上述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混合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液;步骤0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粉煤灰、减水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液;步骤03),在混合浆液中加入机制砂、碎石,混合均匀,形成水泥砂浆;步骤04),将水泥砂浆浇筑至模具中,养护,脱模,获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在水泥浆液中加入煤粉灰和减水剂,使得煤粉灰和减水剂分散均匀,避免大量机制砂和碎石加入后导致搅拌困难从而使得煤粉灰和减水剂分散不均的情况,保证制成的水泥砂浆质量较佳,从而使得浇筑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质量较好。优选的,所述步骤02)中,还加入有玻璃纤维、六氯铱酸铵、氯铂酸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玻璃纤维、六氯铱酸铵、氯铂酸铵在步骤2)中加入,使得玻璃纤维、六氯铱酸铵、氯铂酸铵较好地分散均匀,使得制成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质量较好。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通过采用特殊配方配置成的机制砂,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强度大幅提升,并且提高了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结构稳定,质量较佳,可适用于更多特殊工程中,从而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适用范围较广。2、本申请中优选通过加入六氯铱酸铵、氯铂酸铵配合,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一步提高,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更适用于水下环境,使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内部结构不易被水侵蚀,耐久度较高,适用性更广。3、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先在水泥浆液中加入煤粉灰和减水剂,使得煤粉灰和减水剂分散均匀,避免大量机制砂和碎石加入后导致搅拌困难从而使得煤粉灰和减水剂分散不均的情况,保证制成的水泥砂浆质量较佳,从而使得浇筑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质量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3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由以下组分制成:水、水泥、粉煤灰、机制砂、碎石、减水剂。水泥采用P.O42.5R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采用Ⅱ级粉煤灰。碎石平均粒径为20mm。减水剂采用河北神鹏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聚羧酸减水剂。机制砂由以下组分制成: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粘合剂采用廊坊华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4:1双组分聚氨酯胶HYW302-3。硅烷偶联剂采用广州市聚成兆业有机硅原料有限公司出售的硅烷偶联剂SI69。实施例1-3中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各组分的具体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1。表1参照图1,实施例1-3中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在搅拌釜中就让水泥和水,转速60r/min,搅拌5min,形成水泥浆液;步骤02),在水泥浆液中加入粉煤灰、减水剂,转速120r/min,搅拌5min,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液;步骤03),在混合浆液中加入机制砂、碎石,转速45r/min,搅拌15min,混合均匀,形成水泥砂浆;步骤04),将水泥砂浆浇筑至模具中,养护,脱模,获得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n水175份/n水泥260-280份/n粉煤灰75-85份/n机制砂770-780份/n碎石950-1050份/n减水剂6.5-6.8份;/n所述机制砂由以下组分制成:/n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水175份
水泥260-280份
粉煤灰75-85份
机制砂770-780份
碎石950-1050份
减水剂6.5-6.8份;
所述机制砂由以下组分制成:
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长石、方解石、萤石、锆石、石英、磷灰石、高岭石、重晶石、粘合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例为1:0.3~0.5:0.5~0.7:0.6~0.8:2.2~2.5:0.8~1.1:0.7~0.9:0.3~0.4:1.2~1.5:0.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胶黏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机制砂的水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除粘合剂、硅烷偶联剂外的各原料粉碎成平均粒径为0.1-0.2mm的粉末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为容李恒芳朱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方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