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79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修复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中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不饱和树脂和促凝剂;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或甲级丙烯酸‑β‑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不饱合树脂为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所述促凝剂为N,N‑二甲基苯胺;所述B组分中包括催化剂和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道路修复材料,可在‑30℃~40℃的温度环境下使用,在‑30℃的条件下可在1~2h固化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道路修复常用材料有水泥、沥青、环氧树脂基材料和其他高分子复合材料。水泥作为一种无机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成本低廉,但需在常温下使用,低温硬化困难,成型后需要养护,施工周期较长,且传统的水泥材料硬化后属于微孔结构,缺陷较多。粘接力低,易开裂。沥青作为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具有憎水性、构造致密的特点,热态沥青修补需加热,冷态粘接强度低,乳化沥青无法满足低温工况使用。此类材料存在施工效率低,不环保,能耗高等问题。环氧树脂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固化物强度,韧性好,收缩率低,但低温施工困难,低温固化时间长,耐候性较差,且固化表面光滑摩擦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道路修复材料存在的低温固化时间长、耐低温性能差、耐磨性差、新旧界面粘接力差等各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道路修复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道路修复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br>所述A组分中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n所述A组分中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不饱和树脂和促凝剂;/n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或甲级丙烯酸-β-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不饱合树脂为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所述促凝剂为N,N-二甲基苯胺;/n所述B组分中包括催化剂和纳米二氧化硅;/n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两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中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不饱和树脂和促凝剂;
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或甲级丙烯酸-β-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不饱合树脂为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所述促凝剂为N,N-二甲基苯胺;
所述B组分中包括催化剂和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剂与所述不饱和树脂的质量比为1:5~20;
和/或,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还包括石英砂、石英粉和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的粒径包括3~5mm、2~1mm和1~0.5mm级配;
和/或,所述石英粉的粒径为0.05-0.08mm;
和/或,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粒径3~5mm的石英砂、2~1mm的石英砂和1~0.5mm的石英砂的质量比为1:0.4~0.8:0.2~0.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道路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与石英砂、石英粉和水泥的总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硕章荣会徐吉龙王丽丽马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