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镍铁回转窑内衬,尤其是涉及一种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
技术介绍
1、红土矿焙烧生产的镍铁回转窑包括炉壳与内衬结构,所述内衬结构需要采用耐火材料,内衬结构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耐火砖结构、浇注料结构、预制件结构、预制件复合浇注料结构。其中,耐火砖结构没有锚固件,由于回转窑转动及其他因素影响,长期使用下,容易出现塌砖问题,所以逐渐被浇注料结构取代。浇注料结构的施工效率较高,但由于浇注料需要在现场加水搅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受工期和人员因素影响较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而预制件结构能够替代浇注料结构的现场浇注施工方式,但如果都用预制件结构,现场安装难度较大,由于窑炉炉体结构制作误差等因素容易造成难以紧密安装的情况,且预制件之间的安装间隙受制作工艺和实际情况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出现了预制件与浇注料复合使用的预制件复合浇注料结构,即设计一些预制件结构,在现场安装时,再用浇注料填充间隙。
2、在炉壳与内衬结构之间往往还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质通常是轻质耐火材料,所以在回转窑运行过程中,如果内衬结构发生形变,那么保温层受应力影响容易出现与炉壳分层问题,造成回转窑使用后期出现因窜气而产生炉壳发红和锚固件受热变形情况,影响安全生产且降低内衬结构的使用寿命。为避免这种情况,很多镍铁回转窑中设计了锚固结构,包括锚固砖结构、金属锚固件结构、金属锚固件复合锚固砖结构。锚固砖结构的使用温度较高,但制作周期较长,无法现场制作,当面对回转窑转动和物料冲击容易造成锚固砖断裂和内衬结构脱落问题。金属锚固件制作周期短,可现场制作,其缺点是
3、在申请号为201821408344.6的一种镍铁回转窑炉内衬结构中,分为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均由窑壳、位于窑壳内侧的浇筑料层以及用于固定浇筑料层的锚固钩组成,锚固钩固定在窑壳内侧,窑壳内侧与浇筑料层之间设置有轻质耐火层,浇筑料层包括工作层和挡料层,挡料层突出工作层并间隔设置在工作层上,工作层和挡料层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锚固钩。
4、上述方案虽然改进了内衬结构的锚固方式,但却忽略了浇注料施工带来的影响。根据实际经验来看,现场浇注的浇注料存在施工过程控制问题。浇注料现场加水受很多因素影响无法达到最佳要求,施工过程中的上料、运输、振捣过程复杂,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在浇注料的烘烤中,随着浇注料的用量及厚度增大,浇注料的烘烤难度也增大,烘烤时间也需延长,最终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为了有效解决赶工期与现场浇注质量控制之间的矛盾,应减少现场浇注施工的工作量,从而真正的减少回转窑施工时间和提高回转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用于解决目前针对红土矿焙烧生产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的缺陷,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一种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包括预制件模块、锚固模块和保温模块,在回转窑的炉壳内部安装锚固模块,所述锚固模块包括锚固网和锚固筋,锚固筋的一端固定在锚固筋上;所述保温模块紧贴炉壳内侧,卡嵌在锚固网的网格间,所述回转窑的环形部位安装有6~10块预制件模块,所述预制件模块设置有与锚固筋对应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预制件模块之间的缝隙都通过浇注料填充。
3、所述预制件模块之间设置有10-40mm的缝隙。
4、所述锚固模块采用的锚固散件包括三种类型:直行筋、弧形筋和锚固筋,锚固散件的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10-12mm。
5、所述直行筋、弧形筋焊接形成横纵交错的锚固网,锚固网通过点焊固定在炉壳上,所述锚固筋通过螺孔或焊接连接到已焊接好的锚固网的弧形筋上。
6、所述锚固筋的表面涂刷沥青,顶端安装2~4mm厚膨胀帽或缠绕相应厚度胶带。
7、所述保温模块安装的时候需要避开锚固模块的锚固筋,所述保温模块由10mm-20mm厚的弧形纳米隔热板及40-60mm厚纤维绝热板通过高温胶黏贴制作而成,所述纳米隔热板位于炉壳和纤维绝热板之间。
8、所述预制件模块采用钢模具制作,预制件模块在脱模养护2-5天后进行350-650℃的烘烤。
9、所述浇注料和预制件模块使用相同的材质。
10、所述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通过以预留锚固孔的弧形结构的预制件模块为核心,再以联网骨架式的锚固模块和现浇注锚固件为核心锚固,实现回转窑的快速安装,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件模块、锚固模块和保温模块,在回转窑的炉壳内部安装锚固模块,所述锚固模块包括锚固网和锚固筋,锚固筋的一端固定在锚固筋上;所述保温模块紧贴炉壳内侧,卡嵌在锚固网的网格间,所述回转窑的环形部位安装有6~10块预制件模块,所述预制件模块设置有与锚固筋对应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预制件模块之间的缝隙都通过浇注料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模块之间设置有10-40mm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模块采用的锚固散件包括三种类型:直行筋、弧形筋和锚固筋,锚固散件的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筋、弧形筋焊接形成横纵交错的锚固网,锚固网通过点焊固定在炉壳上,所述锚固筋通过螺孔或焊接连接到已焊接好的锚固网的弧形筋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筋的表面涂刷沥青,顶端安装2~4mm厚膨胀帽或缠绕相应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模块安装的时候需要避开锚固模块的锚固筋,所述保温模块由10-20mm厚的弧形纳米隔热板及40-60mm厚纤维绝热板通过高温胶黏贴制作而成,所述纳米隔热板位于炉壳和纤维绝热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模块采用钢模具制作,预制件模块在脱模养护2-5天后进行350-650℃的烘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料和预制件模块使用相同的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件模块、锚固模块和保温模块,在回转窑的炉壳内部安装锚固模块,所述锚固模块包括锚固网和锚固筋,锚固筋的一端固定在锚固筋上;所述保温模块紧贴炉壳内侧,卡嵌在锚固网的网格间,所述回转窑的环形部位安装有6~10块预制件模块,所述预制件模块设置有与锚固筋对应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预制件模块之间的缝隙都通过浇注料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模块之间设置有10-40mm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模块采用的锚固散件包括三种类型:直行筋、弧形筋和锚固筋,锚固散件的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镍铁回转窑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筋、弧形筋焊接形成横纵交错的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荣会,王司言,赵勇,王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