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47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由真空泵、第一阀门、第一管道、放气阀、真空压力表、氮气储存罐、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二管道、压力表、工作仓、平台、装置模板和清汤存放盒组成;将装置模板安放在定位平台上,将熬制好得清汤倒入存放盒内,启动真空泵对工作仓进行抽真空,加热装置加热,在压力和加热的作用下,薄膜带与飞檐牢牢的连接在一起,沿固定挡板和顶板右外侧用刀具将工作仓内的薄膜带与装置模板薄膜带切断分离,用刀具沿凹槽切割分离,就得到一种内部存放清汤且充满1.1个大气压氮气的清汤存放盒的包装,解决了在食品烹饪清汤使用过程中,对清汤造成重复、多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食品包装装置及使用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淮扬菜烹饪中,经常要用到清汤,清汤是指将鸡肉、排骨、火腿等食材在25度常温下浸泡3小时,入沸水中焯水,清洗干净,入恒温烹饪锅内,加入食材用3倍的凉水,加热恒温锅,并控制恒温85度对食材进行加热,3小时后,将汤过滤,即可得到淮扬菜的清汤。清汤在食品烹饪使用过程中时、经常是通过勺子在清汤存放装置中取出,通过勺子在清汤存放装置中重复取出清汤时,会对清汤造成多次污染,为了解决清汤在上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食品烹饪品质,设计出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清汤重复取用时易造成多次污染,影响食品烹饪品质等不足,提出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解决清汤使用时易造成多次污染的不足,进一步提升烹饪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装置由真空泵、第一阀门、第一管道、放气阀、真空压力表、氮气储存罐、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二管道、压力表、工作仓、平台、装置模板和清汤存放盒组成;所述真空泵、氮气储存罐、工作仓和平台均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设置在真空泵的上部,所述真空压力表连接设置在真空泵上,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放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所述氮气储存罐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二管道,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之间,所述工作仓内部设有内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所述工作仓的内仓连通,所述工作仓的外侧设有主舱口,所述主舱口的外侧设有主舱门,所述工作仓与主舱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主舱门通过第一铰链与工作仓连接,所述主舱门上左右两边对称设有第一缺口,在工作仓外侧与第一缺口相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螺栓,所述工作仓的右侧设有右舱口,所述右舱口外侧设有右舱门,所述工作仓与右舱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右舱门通过第二铰链与工作仓连接,所述右舱门上左右两边对称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工作仓外侧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螺栓,在工作仓外部一侧设有摆放装置模板的平台,所述工作仓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圆通孔和两个第二圆通孔,所述第一圆通孔中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圆通孔中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圆通孔的右侧设有安装电线的第三圆通孔,所述内仓右侧上部设有固定挡板,内仓底部右侧设有与固定挡板对应的两个第六圆通孔,所述第六圆通孔内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中间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将第三气缸分隔成第三上腔室和第三下腔室,第三活塞上方连接设有第五活塞杆,所述第五活塞杆设置在顶板的第七圆沉孔内,顶板在第五活塞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活塞的下部设有第六活塞杆,所述第六活塞杆的中心设有第五圆沉孔,所述第五圆沉孔的底端设有第五进气口,所述第五活塞杆的杆身设有与第五圆沉孔连通的第六圆沉孔,第三下腔室底端设有第六进气口,所述内仓的左边底部对称设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中心设有半圆形缺口,所述半圆形缺口上设有第一圆轴,所述第一圆轴外侧设有由薄膜带卷成的圆筒,在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部中心设有第四圆通孔,所述第四圆通孔内设有第二圆轴,所述第二圆轴外连接设有滚筒,所述内仓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直角凸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清汤存放装置的装置模板,所述装置模板顶部设有第三矩形沉孔,所述矩形沉孔内设有存放盒,所述存放盒上设有第四矩形沉孔,所述第四矩形沉孔顶部四周设有飞檐,所述第三矩形沉孔与第三矩形沉孔之间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二凸台中心设有横向和纵向相交的凹槽,所述装置模板上面设有上压块,上压块上部设有上部压板,上压块下部设有下部压板,所述下部压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矩形沉孔,第一矩形沉孔内设有加热装置,下部压板底部设有第二矩形沉孔,所述第二矩形沉孔与第二矩形沉孔之间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对应,所述上部压板上设有放置电线的第五圆通孔。所述工作仓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平台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主舱门上设有第一把手,右舱门上设有第二把手,装置模板两边设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一气缸上部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中心设有第一圆沉孔,第一圆沉孔上部顶端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气缸中间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第一气缸内腔分为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第一上腔室顶端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活塞下部设有与第一圆沉孔连接的第二圆沉孔,第一活塞下部连接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上部设有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中心设有第三圆沉孔,第三圆沉孔上部顶端设有第三进气口,第二气缸中间设有第二活塞,将第二气缸内腔分为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第二上腔室顶端设有第四进气口,第二气缸下部设有第四活塞杆,第四活塞杆上设有与第三圆沉孔连通的第四圆沉孔。所述第三矩形沉孔的数量不少于2个。一种清汤包装装置的使用方法,方法如下:使用时将圆筒上薄膜带上的一端移动到固定挡板下面,第六进气口进气使第三下腔室气压变大,挤压第三上腔室内气体从第六圆沉孔、第五圆沉孔和第五进气口流出,使第三活塞和第六活塞杆上升,带动顶板上移,将薄膜带的一端压紧,固定挡板与顶板交汇处高于装置模板上部2~3mm,在顶板处的薄膜带的一端与圆筒处的薄膜带之间形成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将存放盒放入第三矩形沉孔内,抓住第三把手,将装置模板上的左边和里边的夹角,以直角凸台的直角为定位基准,将装置模板安放在定位平台上,将熬制好得清汤倒入存放盒内,清汤高度为第四矩形沉孔高度的五分之四,利用第一把手带动主舱门关在主舱口的外侧,用螺母旋转在第一缺口外侧的第一螺栓上,将主舱门与工作仓固定在一起,利用第二把手带动工作仓右舱门关在右舱口外侧,用螺母旋转在第二缺口外侧的第二螺栓上,将右舱门与工作仓固定在一起,启动真空泵,打开真空泵控制第一阀门,对工作仓进行抽真空,工作仓内空气经第一管道从真空泵排出,打开真空压力表进行测试,当工作仓内压力为0.9个大气压时,关闭真空压力表,真空泵和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将氮气储存罐中的氮气从第二管道进入第一管道再进入工作仓,当工作仓内压力为1.1个大气压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二进气口进气,使第一上腔室气压变大,挤压第一下腔室内的气体从第二圆沉孔、第一圆沉孔和第一进气口流出,使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杆下移,带动滚筒下移挤压在成夹角的薄膜带,使之薄膜带左右平齐,第四进气口进气,使第二上腔室气压变大,挤压第二下腔室的气体从第四圆沉孔、第三圆沉孔和第三进气口流出,使第二活塞和第四活塞杆下移,带动上压块下移,压在飞檐上,压制时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对应,电线通电,使加热装置加热,在压力和加热的作用下,薄膜带与飞檐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使存放盒的第四矩形沉孔与薄膜带之间充满1.1个大气压氮气,电线断电,上压块上移,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放气阀,使工作仓内压力与外界相同,松开螺母、打开右舱门和主舱门,将顶板下移低于装置模板下部2~3mm,抓住第三把手,将装置模板移至平台上,再将顶板上移,把薄膜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装置由真空泵(2)、第一阀门(3)、第一管道(4)、放气阀(5)、真空压力表(6)、氮气储存罐(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第二管道(10)、压力表(11)、工作仓(12)、平台(26)、装置模板(47)和清汤存放盒(51)组成;/n所述真空泵(2)、氮气储存罐(7)、工作仓(12)和平台(26)均设置在地面(1)上,所述第一管道(4)连接设置在真空泵(2)的上部,所述真空压力表(6)连接设置在真空泵(2)上,所述第一阀门(3)设置在第一管道(4)上,所述放气阀(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4)的上端,所述氮气储存罐(7)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和第二管道(10),所述压力表(11)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8)与第三阀门(9)之间,所述工作仓(12)内部设有内仓(49),所述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10)与所述工作仓(12)的内仓(49)连通,所述工作仓(12)的外侧设有主舱口(50),所述主舱口(50)的外侧设有主舱门(13),所述工作仓(12)与主舱门(1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0),所述主舱门(13)通过第一铰链(19)与工作仓(12)连接,所述主舱门(13)上左右两边对称设有第一缺口(17),在工作仓(12)外侧与第一缺口(17)相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螺栓(18),所述工作仓(12)的右侧设有右舱口(35),所述右舱口(35)外侧设有右舱门(22),所述工作仓(12)与右舱门(2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3),所述右舱门(22)通过第二铰链(31)与工作仓(12)连接,所述右舱门(22)上左右两边对称设有第二缺口(25),所述工作仓(12)外侧与所述第二缺口(25)相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螺栓(29),在工作仓(12)外部一侧设有摆放装置模板(47)的平台(26),所述工作仓(12)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圆通孔(32)和两个第二圆通孔(33),所述第一圆通孔(32)中设有第一气缸(14),所述第二圆通孔(33)中设有第二气缸(15),所述第二圆通孔(33)的右侧设有安装电线(16)的第三圆通孔(34),所述内仓(49)右侧上部设有固定挡板(36),内仓(49)底部右侧设有与固定挡板(36)对应的两个第六圆通孔(52),所述第六圆通孔(52)内设有第三气缸(28),所述第三气缸(28)中间设有第三活塞(28-3),所述第三活塞(28-3)将第三气缸(28)分隔成第三上腔室(28-2)和第三下腔室(28-4),第三活塞上方连接设有第五活塞杆(28-1),所述第五活塞杆(28-1)设置在顶板(37)的第七圆沉孔(37-1)内,顶板(37)在第五活塞杆(28-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活塞(28-3)的下部设有第六活塞杆(28-5),所述第六活塞杆(28-5)的中心设有第五圆沉孔(28-6),所述第五圆沉孔(28-6)的底端设有第五进气口(28-7),所述第五活塞杆(28-1)的杆身设有与第五圆沉孔(28-6)连通的第六圆沉孔(28-8),第三下腔室(28-4)底端设有第六进气口(28-9),所述内仓(49)的左边底部对称设有两根固定杆(38),所述固定杆(38)的顶部中心设有半圆形缺口(39),所述半圆形缺口(39)上设有第一圆轴(40),所述第一圆轴(40)外侧设有由薄膜带(42)卷成的圆筒(41),在所述第二活塞杆(14-9)的底部中心设有第四圆通孔(43),所述第四圆通孔(43)内设有第二圆轴(44),所述第二圆轴(44)外连接设有滚筒(45),所述内仓(49)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平台(48),所述定位平台(48)上设有直角凸台(48-1),所述定位平台(48)上设有清汤存放装置的装置模板(47),所述装置模板(47)顶部设有第三矩形沉孔(47-1),所述矩形沉孔(47-1)内设有存放盒(51),所述存放盒(51)上设有第四矩形沉孔(51-1),所述第四矩形沉孔(51-1)顶部四周设有飞檐(51-2),所述第三矩形沉孔(47-1)与第三矩形沉孔(47-1)之间设有第二凸台(47-2),所述第二凸台(47-2)与第二凸台(47-2)中心设有横向和纵向相交的凹槽(47-3),所述装置模板(47)上面设有上压块(46),上压块(46)上部设有上部压板(46-1),上压块(46)下部设有下部压板(46-2),所述下部压板(46-2)的顶部设有第一矩形沉孔(46-3),第一矩形沉孔(46-3)内设有加热装置(46-4),下部压板(46-2)底部设有第二矩形沉孔(46-5),所述第二矩形沉孔(46-5)与第二矩形沉孔(46-5)之间设有第一凸台(46-6),所述第一凸台(46-6)与第二凸台(47-2)相对应,所述上部压板(46-1)上设有放置电线(16)的第五圆通孔(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装置由真空泵(2)、第一阀门(3)、第一管道(4)、放气阀(5)、真空压力表(6)、氮气储存罐(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第二管道(10)、压力表(11)、工作仓(12)、平台(26)、装置模板(47)和清汤存放盒(51)组成;
所述真空泵(2)、氮气储存罐(7)、工作仓(12)和平台(26)均设置在地面(1)上,所述第一管道(4)连接设置在真空泵(2)的上部,所述真空压力表(6)连接设置在真空泵(2)上,所述第一阀门(3)设置在第一管道(4)上,所述放气阀(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4)的上端,所述氮气储存罐(7)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和第二管道(10),所述压力表(11)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8)与第三阀门(9)之间,所述工作仓(12)内部设有内仓(49),所述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10)与所述工作仓(12)的内仓(49)连通,所述工作仓(12)的外侧设有主舱口(50),所述主舱口(50)的外侧设有主舱门(13),所述工作仓(12)与主舱门(1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0),所述主舱门(13)通过第一铰链(19)与工作仓(12)连接,所述主舱门(13)上左右两边对称设有第一缺口(17),在工作仓(12)外侧与第一缺口(17)相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螺栓(18),所述工作仓(12)的右侧设有右舱口(35),所述右舱口(35)外侧设有右舱门(22),所述工作仓(12)与右舱门(2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3),所述右舱门(22)通过第二铰链(31)与工作仓(12)连接,所述右舱门(22)上左右两边对称设有第二缺口(25),所述工作仓(12)外侧与所述第二缺口(25)相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螺栓(29),在工作仓(12)外部一侧设有摆放装置模板(47)的平台(26),所述工作仓(12)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圆通孔(32)和两个第二圆通孔(33),所述第一圆通孔(32)中设有第一气缸(14),所述第二圆通孔(33)中设有第二气缸(15),所述第二圆通孔(33)的右侧设有安装电线(16)的第三圆通孔(34),所述内仓(49)右侧上部设有固定挡板(36),内仓(49)底部右侧设有与固定挡板(36)对应的两个第六圆通孔(52),所述第六圆通孔(52)内设有第三气缸(28),所述第三气缸(28)中间设有第三活塞(28-3),所述第三活塞(28-3)将第三气缸(28)分隔成第三上腔室(28-2)和第三下腔室(28-4),第三活塞上方连接设有第五活塞杆(28-1),所述第五活塞杆(28-1)设置在顶板(37)的第七圆沉孔(37-1)内,顶板(37)在第五活塞杆(28-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活塞(28-3)的下部设有第六活塞杆(28-5),所述第六活塞杆(28-5)的中心设有第五圆沉孔(28-6),所述第五圆沉孔(28-6)的底端设有第五进气口(28-7),所述第五活塞杆(28-1)的杆身设有与第五圆沉孔(28-6)连通的第六圆沉孔(28-8),第三下腔室(28-4)底端设有第六进气口(28-9),所述内仓(49)的左边底部对称设有两根固定杆(38),所述固定杆(38)的顶部中心设有半圆形缺口(39),所述半圆形缺口(39)上设有第一圆轴(40),所述第一圆轴(40)外侧设有由薄膜带(42)卷成的圆筒(41),在所述第二活塞杆(14-9)的底部中心设有第四圆通孔(43),所述第四圆通孔(43)内设有第二圆轴(44),所述第二圆轴(44)外连接设有滚筒(45),所述内仓(49)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平台(48),所述定位平台(48)上设有直角凸台(48-1),所述定位平台(48)上设有清汤存放装置的装置模板(47),所述装置模板(47)顶部设有第三矩形沉孔(47-1),所述矩形沉孔(47-1)内设有存放盒(51),所述存放盒(51)上设有第四矩形沉孔(51-1),所述第四矩形沉孔(51-1)顶部四周设有飞檐(51-2),所述第三矩形沉孔(47-1)与第三矩形沉孔(47-1)之间设有第二凸台(47-2),所述第二凸台(47-2)与第二凸台(47-2)中心设有横向和纵向相交的凹槽(47-3),所述装置模板(47)上面设有上压块(46),上压块(46)上部设有上部压板(46-1),上压块(46)下部设有下部压板(46-2),所述下部压板(46-2)的顶部设有第一矩形沉孔(46-3),第一矩形沉孔(46-3)内设有加热装置(46-4),下部压板(46-2)底部设有第二矩形沉孔(46-5),所述第二矩形沉孔(46-5)与第二矩形沉孔(46-5)之间设有第一凸台(46-6),所述第一凸台(46-6)与第二凸台(47-2)相对应,所述上部压板(46-1)上设有放置电线(16)的第五圆通孔(4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仓(12)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架(21),所述平台(26)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门(13)上设有第一把手(20),右舱门(22)上设有第二把手(24),装置模板(47)两边设有第三把手(4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汤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4)上部设有第一活塞杆(14-1),第一活塞杆(14-1)的中心设有第一圆沉孔(14-2),第一圆沉孔(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燕曹仲文朱文政孟祥忍章海风秦康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