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包括圆柱体形的工装本体,工装本体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第一延伸块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第二延伸块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螺栓对称设置,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螺栓对称设置;第一固定螺栓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与第一延伸块下端连接,第一弹簧下端连接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固定螺栓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与第二延伸块下端连接,第二弹簧下端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工装本体的顶部连接有把手杆,把手杆连接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模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网机模具安装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
技术介绍
净水器内通常设置有反渗透膜,反渗透膜需要使用过滤网,反渗透膜用的滤网为浓水网,一般情况下,生产浓水网需要特制模具;如图4所示的模具为生产浓水网专用模具;其模具由内转体和外转体组成,设计的时候在内转体上设有半径较大的固定孔,在固定孔附近设有半径较小的定位孔;其中定位孔与固定孔对称设置;当需要生产浓水网的时候,需要将内转体安装在外转体内,当生产结束后或者生产过程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将内转体从外转体内拆卸出来,由于工作时候内转体的温度达到200-300度,没有特殊的工具,不便于将其拆卸下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模具的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模具的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包括圆柱体形的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延伸块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螺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螺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所述第一延伸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连接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所述第二延伸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下端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所述工装本体的顶部连接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连接把手。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两侧对称固定连接孔,连接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孔内。优选地,所述连接孔数量为一对。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的顶部设有顶端连接孔,顶端连接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把手杆上设有与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把手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所述工装本体连接。优选地,所述把手杆的底部设有紧固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的工装本体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第一延伸块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孔;第二延伸块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螺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螺栓对称设置;通过对称方式设置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螺栓以及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螺栓,便于与内转体定位;2、在第一固定螺栓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并在第一弹簧下方连接第一定位螺栓;同时,在第二固定螺栓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又第二弹簧下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当需要对内转体进行拆卸和安装的时候,将圆柱形的工装本体插入内转体的中心孔处,由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到一定力的压缩,当将第一定位螺栓或第二定位螺栓放至定位孔处,由于弹簧不受压缩,会反弹,第一弹簧或者第二弹簧的回弹作用,会将第一定位螺栓或第二螺栓快速弹入半径较小的定位孔内,便于快速定位,特别是刚刚生产结束后,内转体温度在200-300度的高温下,更能够快速定位;定位后利用螺栓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半径较大的固定孔固定起来,通过旋转把手,便能够将内转体拆卸出外转体或者安装在外转体上;操作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生产浓水网专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具体包括圆柱体形的工装本体1,在工装本体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第一延伸块2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固定螺栓21和第一固定孔22,其中第一固定螺栓21用于定位,第一固定孔22便于插入螺栓将工装本体1与模具内转体固定;第二延伸块3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二固定螺栓31和第二固定孔32,其中第二固定螺栓31和第二固定孔32的作用与第一固定螺栓21和第一固定孔22相同;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螺栓31对称设置,第二固定孔32与第一固定螺栓21对称设置,这样便于与内转体定位;第一固定螺栓21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上端与第一延伸块2下端连接,第一弹簧23下端连接第一定位螺栓24;第二固定螺栓31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上端与第二延伸块3下端连接,第二弹簧33下端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34;工装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把手杆4,把手杆4连接把手41。为了便于更换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工装本体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孔5,连接孔5内壁设有内螺纹;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孔5内;这样便于更换和安装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当然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也可以通过焊接在工装本体1上,这样的方式不变于更换而已。为了使得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安装的平衡性和稳固性较好,连接孔5数量为一对。为了便于安装把手杆4,工装本体1的顶部设有顶端连接孔6,顶端连接孔6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把手杆4上设有与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把手杆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工装本体1连接。同时,为了便于固定把手杆4,在把手杆4的底部设有紧固螺母42。本技术具体使用如下:当需要将内转体安装在外转体上的时候,将圆柱体形的工装本体1上插入内转体的中心孔内,由于圆柱体型的工装本体1的底部至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距离一定的高度,当工装本体1插入内转体的中心孔后,通过旋转把手41,将第一定位螺栓24或第二定位螺栓34对准内转体的定位孔,此时由于第一弹簧23和第二弹簧33受到一定力的压缩,当将第一定位螺栓24或第二定位螺栓34放至定位孔处,由于弹簧不受压缩,会反弹,第一弹簧24或者第二弹簧34的回弹作用,会将第一定位螺栓24或第二螺栓34快速弹入半径较小的定位孔内,便于快速定位,当将第一定位螺栓24或第二螺栓34完全落入定位孔内以后,再取两根螺钉,将第一固定孔22和第二固定孔32分别将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与内转体固定;然后通过旋转把手41,便可将模具的内转体安装在外转体内;拆卸的时候同理,操作十分方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故在此不再赘述。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包括圆柱体形的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所述第一延伸块(2)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固定螺栓(21)和第一固定孔(22);所述第二延伸块(3)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二固定螺栓(31)和第二固定孔(32);所述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螺栓(3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32)与第一固定螺栓(2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1)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上端与所述第一延伸块(2)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3)下端连接第一定位螺栓(24);所述第二固定螺栓(31)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33),所述第二弹簧(33)上端与所述第二延伸块(3)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3)下端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34);所述工装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把手杆(4),所述把手杆(4)连接把手(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模具的工装,包括圆柱体形的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延伸块(2)和第二延伸块(3);所述第一延伸块(2)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固定螺栓(21)和第一固定孔(22);所述第二延伸块(3)上沿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二固定螺栓(31)和第二固定孔(32);所述第一固定孔(22)与第二固定螺栓(3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32)与第一固定螺栓(2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1)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上端与所述第一延伸块(2)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3)下端连接第一定位螺栓(24);所述第二固定螺栓(31)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33),所述第二弹簧(33)上端与所述第二延伸块(3)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3)下端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34);所述工装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把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韵,杨昌廷,唐建,罗明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海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