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27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打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打印设备存在的流平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该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平台,用于承载并传输打印介质;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用于向打印介质表面喷射流体;循环储料装置,用于承接已喷射流体的打印介质并将打印介质缓存预设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印设备不需要设置过长的传输机构来传输打印介质,在循环储料装置上进行流平,使打印介质上的图案的流平效果好,进而保证了打印质量,具有流平效果好、打印效果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打印装置通常是利用喷头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涂光油,以在打印介质表面形成光油图案。目前的打印装置通常是将打印介质进行打印后,流经固化机构,固化机构将光油进行固化,以形成所需的图案。光油在打印的过程中,流平到一定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流平时间,但是目前打印装置中,通常将喷完光油的打印介质直接传输至固化机构的下方进行固化;这样一来,导致光油的流平时间不够,导致流平效果不好,得不到预期的光油图案,影响打印效果;因此现有的打印设备存在流平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打印设备存在流平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打印平台,用于承载并传输打印介质;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用于向打印介质表面喷射流体;循环储料装置,用于承接已喷射流体的打印介质并将打印介质缓存预设时间。进一步,所述循环储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用于储存打印介质;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与所述储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循环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储料机构在所述循环储料装置的进料端以及出料端之间循环。进一步,所述循环储料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过桥递料装置;各所述过桥递料装置分别对应所述循环结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设置。进一步,所述循环储料机构至少包括两个储料机构;所述过桥递料装置包括第一过桥递料装置以及第二过桥递料装置;其中一个所述储料机构接收所述第一过桥递料装置输出的打印介质时,所述第二过桥递料装置将另一所述储料机构中的打印介质输出。进一步,所述循环机构使打印介质沿其自身厚度方向间隔堆叠于所述储料机构中。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循环储料装置,所述循环储料装置的个数为偶数,且上游的所述循环储料装置的输出端与下游的循环储料装置的进料端对应设置。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设于所述循环储料装置的出料端,用于按照预设的顺序将打印介质从所述循环储料装置中输出。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打印介质上料传输至打印平台。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斜拉规装置,所述斜拉规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以及所述打印平台之间,所述斜拉规装置用于将打印介质按照预设的路线传输至打印平台。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对应所述排料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装载部,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装载部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装载部升降。进一步,所述收料机构还包括:测距机构,所述测距机构用于测试打印介质收集的高度,并向所述升降机构发送高度信号,以使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装载部升降。进一步,所述打印平台设置为吸风平台,所述打印平台的吸风区域对应非打印区域设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打印装置对在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打印完毕后,打印平台将打印了流体的打印介质传输至循环储料装置中,打印介质在循环储料装置中进行储存预设时间实现流平,这样不需要设置过长的传输机构来传输打印介质,在循环储料装置上进行流平,使打印介质上的图案的流平效果好,进而保证了打印质量。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打印设备存在流平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具有流平效果好、打印效果佳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斜拉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斜拉规装置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斜拉规装置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过桥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插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传输机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过桥递料装置的剖视图。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1、上料机构;11、飞达机构;111、吸嘴;112、吹嘴;113、下压杆;114、横杆;115、配重块;116、调节件;12、调节机构;121、驱动元件;122、蜗杆;123、安装杆;124、限位件;125、固定座;13、输送机构;131、吸风辊;1311、吸风辊本体;1312、负压通道;132、电机组件;133、同步组件;1331、安装部;1332、同步带;1333、连接辊;134、吸风部件;14、堆料机构;141、承载部;142、导向杆;143、升降电机;15、套接件;151、抵紧螺丝;2、斜拉规装置;21、输送组件;211、驱动件;212、输送件;213、滚筒;214、张紧机构;215、同步带;22、限位组件;221、第一限位面;222、第二限位面;23、调节组件;231、连接件;232、定位件;233、座体;234、横向导轨;235、纵向调节件;31、第一过桥递料装置;32、第二过桥递料装置;33、传输机构本体;331、第一腔室;332、第二腔室;333、第三腔室;334、气道;335、支撑架体;336、总腔室;34、传输带;35、滚轴;36、下压部;37、机架;38、进料检测机构;39、排料检测机构;4、循环机构;41、第一输送机构;411、第一驱动件;412、安装座;42、第二输送机构;421、第二驱动件;422、承接座;43、第三输送机构;44、第四输送机构;45、导向机构;5、储料机构;51、储料机构本体;511、底板;512、上板;513、背板;514、侧板;515、减重孔;52、存放部;521、腔体;522、楔形部;53、抵紧部;54、限位部;6、锁止机构;61、插接件;62、插座;63、限位件;64、打开件;7、插销机构;71、插销;72、插槽部件;73、紧固件;8、打印平台;9、排料机构;10、收料机构;101、升降机构;102、装载部;103、测距机构;104、限位结构;100、打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n打印平台,用于承载并传输打印介质;/n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用于向打印介质表面喷射流体;/n循环储料装置,用于承接已喷射流体的打印介质并将打印介质缓存预设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打印平台,用于承载并传输打印介质;
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用于向打印介质表面喷射流体;
循环储料装置,用于承接已喷射流体的打印介质并将打印介质缓存预设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储料装置包括:
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用于存储打印介质;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与所述储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循环机构驱动所述储料机构在所述循环储料装置的进料端以及出料端之间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储料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过桥递料装置;各所述过桥递料装置分别对应所述循环机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储料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储料机构;所述过桥递料装置包括第一过桥递料装置以及第二过桥递料装置;其中一个所述储料机构接收所述第一过桥递料装置输入的打印介质时,所述第二过桥递料装置将另一所述储料机构中的打印介质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林何凯瞿卫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