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81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包含形成有气流通道的一筒体、及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一导流件。所述筒体形成有分别位于所述气流通道起始端与终端的一长形进气区与一排气口。所述气流通道定义有位于所述导流件相反侧的一导流室与一气旋室、及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所述气旋室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在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据此,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而具备较佳的运作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排风装置的结构已趋于成熟,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逐渐地忽视现有排风装置的结构改良,进而导致现有排风装置的运作效能面临瓶颈而难以进一步地提升。于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排风装置所可能产生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业设备,其包括:一制程机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以及一气旋式排风装置,安装于制程机器的开口,并且气旋式排风装置包括: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筒体沿着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筒体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一导流件,安装于气流通道内;及一隔板,位于气流通道内并连接导流件与筒体;其中,气流通道定义有:一导流室,位于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之间;一气旋室,位于导流件远离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导流件、并连通导流室与气旋室;其中,在导流室与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及一集气室,连通于气旋室与排气口、且通过隔板而与导流室隔离;其中,气旋式排风装置能用来供制程机器内部的一气流穿过开口与长形进气区而进入气流通道,并且导流件能用来导引气流穿过至少一个导流间隙而于气旋室内形成朝向集气室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优选地,导流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轴方向,并且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40%~75%。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3%~7%。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于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及不大于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宽度,而第一宽度为第二宽度的1~15倍。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第一宽度为第二宽度的1~8倍。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具有第一宽度的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区域远离排气口,而具有第二宽度的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区域邻近排气口。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宽度由远离排气口朝向排气口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气流的速度由远离排气口朝向排气口渐增。优选地,导流件在远离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导风口正投影于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16%。优选地,导风口的投影面积小于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5%。优选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长形进气区朝远离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优选地,两个导流面形成有介于30度至180度的一夹角,并且位于两个导流面相反侧的导流件部位呈凹陷状,用以供至少一个气旋形成。优选地,任一个导流面与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其等同于另一个导流面与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优选地,在垂直长轴方向的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角进一步限定为0度~60度。优选地,长形进气区包含有多个进气孔;导流件沿一投影方向朝向长形进气区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其覆盖多个进气孔的至少70%。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多个进气孔中的部分进气孔的位置沿着投影方向对应于两个导流间隙。优选地,气旋式排风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排风扇,并且排风扇安装于筒体的排气口,用以于排气口形成负压。优选地,长形进气区沿着长轴方向的一长度为至少0.5公尺,并且筒体仅以长形进气区与排气口来供一气体进出气流通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也公开一种气旋式排风装置,其包括: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筒体沿着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筒体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以及一导流件,安装于气流通道内;其中,气流通道定义有:一导流室,位于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之间;一气旋室,位于导流件远离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及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导流件、并连通导流室与气旋室;其中,在导流室与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优选地,导流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轴方向,并且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40%~75%。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3%~7%。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于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及不大于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宽度,而第一宽度为第二宽度的1~15倍。优选地,导流件在远离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导风口正投影于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16%。优选地,在垂直长轴方向的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优选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长形进气区朝远离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其中,在垂直长轴方向的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每个导流面是与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介于0度~60度的一导流角,并且两个导流角的角度相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其在有限的构件之下,通过改良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比例及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比例,据以使得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而具备较佳的运作效能(如:排尘效能提升、负压分布均匀)。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工业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省略排风扇)。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4沿剖线V-V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4的部位VI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沿剖线VII-VII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设备包括:/n一制程机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以及/n一气旋式排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制程机器的所述开口,并且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包括:/n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所述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所述筒体沿着所述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所述筒体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n一导流件,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及/n一隔板,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连接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筒体;/n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定义有:/n一导流室,位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长形进气区之间;/n一气旋室,位于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所述气旋室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n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所述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并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其中,在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及/n一集气室,连通于所述气旋室与所述排气口、且通过所述隔板而与所述导流室隔离;/n其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用来供所述制程机器内部的一气流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长形进气区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且所述导流件能用来导引所述气流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而于所述气旋室内形成朝向所述集气室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28 TW 109117763;20191008 US 62/912,0881.一种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设备包括:
一制程机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以及
一气旋式排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制程机器的所述开口,并且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包括:
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所述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所述筒体沿着所述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所述筒体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
一导流件,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及
一隔板,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连接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筒体;
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定义有:
一导流室,位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长形进气区之间;
一气旋室,位于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所述气旋室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
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所述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并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其中,在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及
一集气室,连通于所述气旋室与所述排气口、且通过所述隔板而与所述导流室隔离;
其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用来供所述制程机器内部的一气流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长形进气区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且所述导流件能用来导引所述气流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而于所述气旋室内形成朝向所述集气室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长轴方向,并且所述气旋室的所述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所述容积总和的40%~75%。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所述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3%~7%。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于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及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而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二宽度的1~15倍。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向剖面中,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二宽度的1~8倍。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向剖面中,具有所述第一宽度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区域远离所述排气口,而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区域邻近所述排气口。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宽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所述气流的速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渐增。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在远离所述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所述导风口正投影于所述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16%。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的所述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5%。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所述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所述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所述长形进气区朝远离所述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


11.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面形成有介于30度至180度的一夹角,并且位于两个所述导流面相反侧的所述导流件部位呈凹陷状,用以供至少一个所述气旋形成。


12.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堂黄彦文邱毓絜
申请(专利权)人: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