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65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所述菱形网编织设备包括编织设备本体,所述编织设备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框,所述集液框内相对的一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上放置有收网托板,所述收网托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落液孔,所述集液框远离编织设备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终端引导框,所述终端引导框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一对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收网托板的两侧并卡接在集液框与收网托板之间,所述集液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成品菱形网上附着的多余的冷却液进行回收,使多余的冷却液不易溢流至地面上,可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冷却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冷却液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矿用菱形网一般是使用菱形网编织设备编织的,菱形网编织设备一般包括机头、成型架、冷却系统和收网托盘,其原料一般为低碳钢丝、不锈钢丝或铝合金丝,在编织的过程会造成温度升高,长时间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冷却系统进行散热,冷却系统一般是通过淋洒冷却液实现对编织过程中的菱形网和成型架进行散热,然后编织完毕的菱形网会依次逐步自动移动到收网托盘上,再由工作人员进行卷绕成卷即可。但是编织完毕的成品菱形网到达收网托盘后还会附着有较多的冷却液,长时间会导致冷却液在收网托盘上聚集,并溢流至地面上,不仅仅造成了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不易清理,而且造成了冷却液的浪费。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所述菱形网编织设备包括编织设备本体,所述编织设备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框,所述集液框内相对的一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上放置有收网托板,所述收网托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落液孔;所述集液框远离编织设备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终端引导框,所述终端引导框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一对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收网托板的两侧并卡接在集液框与收网托板之间。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液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贯穿集液框的侧壁,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且阀门位于集液框的外侧。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液管位于集液框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过滤套管。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网托板与终端引导框之间放置有过渡条。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液框的一对侧壁上均设置有一对观察窗。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网托板的边缘不高于与之对应的集液框的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便于对成品菱形网上附着的多余的冷却液进行回收,使多余的冷却液不易溢流至地面上,可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冷却液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爆炸图。图中:01.编织设备本体、1.集液框、2.观察窗、3.排液管、4.阀门、5.过滤套管、6.支撑杆、7.收网托板、701.落液孔、8.终端引导框、9.限位块、10.过渡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参图1~图4所示,菱形网编织设备包括编织设备本体01,编织设备本体01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框1,集液框1用于存储多余的冷却液,编织设备本体01用于实现菱形网的编织,编织设备本体01可以具体包括机头、成型架、冷却系统等结构,图中未具体画出,编织设备本体01编织完成的成品菱形网向靠近集液框1的方向移动,即会落在集液框1的上侧。参图2~图4所示,集液框1内相对的一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6,若干支撑杆6上放置有收网托板7,支撑杆6用于对收网托板7的承载,收网托板7的边缘不高于与之对应的集液框1的边缘,即收网托板7位于集液框1的内部或与集液框1平齐,优选地,收网托板7位于集液框1的内部,不突出于集液框1与之对应的边缘,同时收网托板7的两边与集液框1的侧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保证成品菱形网上的冷却液从收网托板7上溢出后都能落在集液框1内,避免了冷却液的外泄,收网托板7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落液孔701,冷却液可从落液孔701直接落入集液框1内。参图1~图4所示,集液框1远离编织设备本体01的一端安装有终端引导框8,终端引导框8与收网托板7有部分重叠,收网托板7与终端引导框8之间放置有过渡条10,过渡条10放置在收网托板7上并紧贴终端引导框8,可实现收网托板7与终端引导框8之间的平滑过渡,便于成品菱形网的通过,同时由于收网托板7与终端引导框8的高度差和成品菱形网与过渡条10的摩擦,也具有进一步去除多余冷却液的作用。终端引导框8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9,一对限位块9分别位于收网托板7的两侧并卡接在集液框1与收网托板7之间,即可保证收网托板7与集液框1的一对侧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由于限位块9的阻挡,可限制收网托板7发生偏移,保证收网托板7与集液框1的侧壁之间始终存在间隙和距离,便于收网托板7上的冷却液进入集液框1内。参图3~图4所示,集液框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液管3,排液管3贯穿集液框1的侧壁,排液管3上安装有阀门4,且阀门4位于集液框1的外侧,通过开启和关闭阀门4可实现排液管3的闭合和连通,当集液框1内积累的冷却液较多时,可通过排液管3排出,必要时,可将排液管3与相应的抽液泵连接,可将集液框1内的冷却液泵入指定的容器内。参图3~图4所示,排液管3位于集液框1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过滤套管5,过滤套管5具有过滤的作用,具体的,过滤套管5可以为底部闭合的套管上开凿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且具有一定的长度,可提升过滤的效率,且螺纹连接在排液管3上,便于拆卸和更换,本领有技术人员也可选择其他例如过滤网的结构。参图1~图4所示,集液框1的一对侧壁上均设置有一对观察窗2,通过观察窗2可实现对集液框1内液位的观察,观察窗2位于集液框1远离编织设备本体01的位置,其液位具有代表性,排液管3位于集液框1靠近编织设备本体01的位置,可使排液管3不易被误触。使用时,参图1~图2所示,附着的多余的冷却液的菱形网从编织设备本体01被生产出后,会依次经过收网托板7和过渡条10最终到达终端引导框8,到达终端引导框8后即可由工作人员进行卷绕,成品菱形网经过收网托板7和过渡条10时其上大部分多余的冷却液会掉落在收网托板7上,最终落入集液框1内,落液孔701也具有一定的使成品菱形网微振的效果,也便于成品菱形网上冷却液的掉落,一定时间后,通过观察窗2观察液位,液位较高时即可通过排液管3进行释放。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所述菱形网编织设备包括编织设备本体(0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设备本体(01)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框(1),所述集液框(1)内相对的一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6),若干所述支撑杆(6)上放置有收网托板(7),所述收网托板(7)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落液孔(701);/n所述集液框(1)远离编织设备本体(01)的一端安装有终端引导框(8),所述终端引导框(8)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9),一对所述限位块(9)分别位于收网托板(7)的两侧并卡接在集液框(1)与收网托板(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所述菱形网编织设备包括编织设备本体(0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设备本体(01)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框(1),所述集液框(1)内相对的一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6),若干所述支撑杆(6)上放置有收网托板(7),所述收网托板(7)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落液孔(701);
所述集液框(1)远离编织设备本体(01)的一端安装有终端引导框(8),所述终端引导框(8)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块(9),一对所述限位块(9)分别位于收网托板(7)的两侧并卡接在集液框(1)与收网托板(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菱形网编织设备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框(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液管(3),所述排液管(3)贯穿集液框(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博张孝银李燕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威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