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0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包括医用胶布层,所述医用胶布层的两端中部均设置有突出部,所述医用胶布层的下端设置有远红外涂层,所述远红外涂层的下端设置有止痛层,所述医用胶布层下端中部设置有针柄,所述针柄与所述医用胶布层通过固定层固定连接,所述针柄的中部下端连接有揿针,所述针柄与所述揿针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揿针的下端设置有针尖,所述突出部的上端中部均设置有易拉弧形布,所述突出部上端中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易拉弧形布的侧边设置有易拉带,所述易拉带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内壁与所述易拉带之间设置有限位带。有益效果:无痛感,其具有使用方便、即时见效、效果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
技术介绍
揿针是一种微型针灸针,形似图钉,包括上部的针环和下部的针杆。使用时将针体揿入皮下,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现有技术的揿针,直接揿入皮下,被揿入者还有长时间忍受揿入的疼痛,尤其对于年龄较小或怕疼的揿入者,是一种煎熬,因此,一种具有止痛作用的揿针十分重要,并且,很多揿针上连接的胶布不易取下,尤其对于没有指甲的工作者,对胶布的取下极其不易。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包括医用胶布层,所述医用胶布层的两端中部均设置有突出部,所述医用胶布层的下端设置有远红外涂层,所述远红外涂层的下端设置有止痛层,所述医用胶布层下端中部设置有针柄,所述针柄与所述医用胶布层通过固定层固定连接,所述针柄的中部下端连接有揿针,所述针柄与所述揿针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揿针的下端设置有针尖,所述突出部的上端中部均设置有易拉弧形布,所述突出部上端中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易拉弧形布的侧边设置有易拉带,所述易拉带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内壁与所述易拉带之间设置有限位带。进一步的,所述远红外涂层为涂有红外陶瓷粉的无纺布。进一步的,所述止痛层的材质为丁丙喏啡透皮贴层。进一步的,所述揿针的针体上涂有壳聚糖涂层。进一步的,所述易拉弧形布的内部底端与所述突出部之间设置有加韧布。进一步的,所述易拉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侧凸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止痛层与揿针附近的皮肤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把丁丙喏啡药物吸收到体内,进而产生非常好的止痛作用,提高被揿针者的舒适性,减少疼痛感,通过易拉弧形布和易拉带,进而便于整个医用胶布层的拉起,使得对医用胶布层与皮肤的脱离具有便捷性,同时,由于人体皮下血管和神经分布最为丰富,而病人自己也可以随时随地操作揿针,且无痛感,因此,其具有使用方便、即时见效、效果明显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的易拉带示意图。图中:1、医用胶布层;2、突出部;3、远红外涂层;4、止痛层;5、针柄;6、固定层;7、揿针;8、针尖;9、易拉弧形布;10、易拉带;11、延伸块;12、限位带;13、加韧布;14、防滑侧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包括医用胶布层1,所述医用胶布层1的两端中部均设置有突出部2,所述医用胶布层1的下端设置有远红外涂层3,所述远红外涂层3的下端设置有止痛层4,所述医用胶布层1下端中部设置有针柄5,所述针柄5与所述医用胶布层1通过固定层6固定连接,所述针柄5的中部下端连接有揿针7,所述针柄5与所述揿针7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揿针7的下端设置有针尖8,所述突出部2的上端中部均设置有易拉弧形布9,所述突出部2上端中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易拉弧形布9的侧边设置有易拉带10,所述易拉带10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11,所述延伸块11的内壁与所述易拉带10之间设置有限位带12。实施例二:如图1-3所示,所述远红外涂层3为涂有红外陶瓷粉的无纺布。所述止痛层4的材质为丁丙喏啡透皮贴层。所述揿针7的针体上涂有壳聚糖涂层。通过丁丙喏啡药物皮肤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把丁丙喏啡药物吸收到体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而产生非常好的止痛作用,同时也可采用丁丙喏啡药物之外的止疼药物进行皮肤的止疼作用。如图1-3所示,所述易拉弧形布9的内部底端与所述突出部2之间设置有加韧布13。所述易拉带10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侧凸起14。通过加韧布13可以易拉弧形布9的与突出部2的连接性。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在医用胶布层1位于揿针7附近的止痛层4,使得具有丁丙喏啡透皮贴的止痛层4,止痛层4与揿针7附近的皮肤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把丁丙喏啡药物吸收到体内,进而产生非常好的止痛作用,相比较现有的揿针7具有疼痛感,通过具有丁丙喏啡透皮贴的止痛层4,在二合一的作用,提高被揿针者的舒适性,当需要对医用胶布层1需要进行取走时,可通过手指伸进易拉弧形布9的内弧中,进行将医用胶布层1进行撕离,而手部较大无法进去到易拉弧形布9中,可通过易拉带10进行撕离,通过易拉带10上的延伸块11和防滑侧凸起14,进而提高了易拉带10的防滑性和便捷性,方便易拉带10对突出部2的拉起,进而对整个医用胶布层1的拉起。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痛层4与揿针7附近的皮肤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把丁丙喏啡药物吸收到体内,进而产生非常好的止痛作用,提高被揿针者的舒适性,减少疼痛感,通过易拉弧形布9和易拉带10,进而便于整个医用胶布层1的拉起,使得对医用胶布层1与皮肤的脱离具有便捷性,同时,由于人体皮下血管和神经分布最为丰富,而病人自己也可以随时随地操作揿针,且无痛感,因此,其具有使用方便、即时见效、效果明显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胶布层(1),所述医用胶布层(1)的两端中部均设置有突出部(2),所述医用胶布层(1)的下端设置有远红外涂层(3),所述远红外涂层(3)的下端设置有止痛层(4),所述医用胶布层(1)下端中部设置有针柄(5),所述针柄(5)与所述医用胶布层(1)通过固定层(6)固定连接,所述针柄(5)的中部下端连接有揿针(7),所述针柄(5)与所述揿针(7)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揿针(7)的下端设置有针尖(8),所述突出部(2)的上端中部均设置有易拉弧形布(9),所述突出部(2)上端中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易拉弧形布(9)的侧边设置有易拉带(10),所述易拉带(10)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11),所述延伸块(11)的内壁与所述易拉带(10)之间设置有限位带(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无菌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胶布层(1),所述医用胶布层(1)的两端中部均设置有突出部(2),所述医用胶布层(1)的下端设置有远红外涂层(3),所述远红外涂层(3)的下端设置有止痛层(4),所述医用胶布层(1)下端中部设置有针柄(5),所述针柄(5)与所述医用胶布层(1)通过固定层(6)固定连接,所述针柄(5)的中部下端连接有揿针(7),所述针柄(5)与所述揿针(7)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揿针(7)的下端设置有针尖(8),所述突出部(2)的上端中部均设置有易拉弧形布(9),所述突出部(2)上端中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易拉弧形布(9)的侧边设置有易拉带(10),所述易拉带(10)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11),所述延伸块(11)的内壁与所述易拉带(10)之间设置有限位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