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80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光控场效应管U2,三极管Q2,电容C2、C3和电阻R4、R5、R6;光控场效应管U2的源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光控场效应管U2的漏极引出接线端VCC2,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串联电阻R4后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5后与接线端DRV电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容C3的正极与接线端VCC2电连接,电容C3的负极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且没有噪声干扰的优点;此外,光控场效应管在导通时,具有阻抗小、能源损耗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开关控制模块
本技术涉及开关控制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开关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路通断控制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场效应管进行通断控制,但是目前的场效应管在对电路进行通断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电荷泵来驱动场效应管,这样一来,不仅存在场效应管开关速度慢的缺点,而且电荷泵拉升的电压有限,导致场效应管的损耗还是会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其通过采用光控场效应管中的光电池板的发电来拉高光控场效应管的驱动电压,驱动电压的高低不受限于原电路电压,光电的响应速度也会更快,且没有噪声干扰;此外,光控场效应管在导通时,具有阻抗小、能源损耗低的优点。本技术的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光控场效应管U2,三极管Q2,电容C2、C3和电阻R4、R5、R6;光控场效应管U2的源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光控场效应管U2的漏极引出接线端VCC2,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串联电阻R4后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5后与接线端DRV电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容C3的正极与接线端VCC2电连接,电容C3的负极接地。本技术的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其中,光控场效应管U2的型号为UC3842B。本技术通过采用光控场效应管中的光电池板的发电来拉高光控场效应管的驱动电压,驱动电压的高低不受限于原电路电压,光电的响应速度也会更快,且没有噪声干扰;此外,光控场效应管在导通时,具有阻抗小、能源损耗低的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光控场效应管U2,三极管Q2,电容C2、C3和电阻R4、R5、R6;光控场效应管U2的源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光控场效应管U2的漏极引出接线端VCC2,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串联电阻R4后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5后与接线端DRV电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容C3的正极与接线端VCC2电连接,电容C3的负极接地;光控场效应管U2的型号为UC3842B;本技术通过采用光控场效应管中的光电池板的发电来拉高光控场效应管的驱动电压,驱动电压的高低不受限于原电路电压,光电的响应速度也会更快,且没有噪声干扰;此外,光控场效应管在导通时,具有阻抗小、能源损耗低的优点。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接线端DRV处于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导通时,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此时,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电池板发电,光控场效应管U2截止(光控场效应管U2为耗尽型场效应管),此时,接线端VCC1无法向接线端VCC2提供电能;当DRV处于低电平时,三极管Q2截止,此时,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光控场效应管U2导通,此时,接线端VCC1即可给接线端VCC2供电。基于上述工作情况,当接线端DRV输入矩形波时,光控场效应管U2能够工作在截止和导通交替的状态,即能够使得接线端VCC2与接线端VCC1接通或断开,即能够起到开关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控场效应管U2,三极管Q2,电容C2、C3和电阻R4、R5、R6;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的源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的漏极引出接线端VCC2,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串联电阻R4后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5后与接线端DRV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正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3的正极与接线端VCC2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负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开关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控场效应管U2,三极管Q2,电容C2、C3和电阻R4、R5、R6;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的源极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的漏极引出接线端VCC2,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串联电阻R4后与接线端VCC1电连接,所述光控场效应管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铭葛柱龙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平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