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66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包括粘连层、天线机构和天线放大器,所述粘连层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中央滑动连接有调节钮,所述调节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右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放大器,所述天线机构和天线放大器上方均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下方边角固定连接于粘连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天线机构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提高装置的可穿戴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调节块天线放大器可以对天线的功率进行放大使传播的距离更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
本技术涉及可穿戴天线
,具体为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
技术介绍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电磁波工程系统一为无线通信系统,如电视、广播、移动通信、雷达、导航、气象、定位卫星以及军事领域中的制导武器、电子对抗等,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它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人体无线通信将是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该领域包括无线人体网络、无线传感网、无线个人网,它们在个人保健、家庭智能、娱乐及识别系统乃至太空探索、军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天线几乎全是由金属导体制作而成的,不易弯曲,在人体无线通信技术中得不到应用,而纺织材料的发展,为人体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带来了一种有效的方式,纺织天线是以织物为基质,与导电材料结合,可利用织物的低介电常数,减小天线的表面波损耗,提高天线带宽,同时纺织天线发生弯折后,天线的性质不会受到影响,目前的可穿戴天线无法对天线的频率进行调整,极大的影响了天线的使用范围,同时可穿戴天线也会影响衣物的美观性降低其实用效果,同时目前使用的可穿戴天线的材料也会影响天线的使用效果,降低天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包括粘连层、天线机构和天线放大器,所述粘连层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中央滑动连接有调节钮,所述调节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右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放大器,所述天线机构和天线放大器上方均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下方边角固定连接于粘连层。优选的,所述天线机构包括隔离层、电路板层和调节层,所述隔离层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下方固定连接有粘连层,所述隔离层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池层,所述电池层上方固定连接有电路板层,所述电路板层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上方固定连接有馈电层,所述馈电层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二织物层上方固定连接有辐射贴片,所述辐射贴片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织物层,所述第三织物层上方固定连接有耦合层,所述耦合层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上方固定连接有寄生贴片层,所述寄生贴片层上方固定连接有反射板层,所述反射板层上方固定连接有第四织物层,所述第四织物层上方固定连接有装饰层,所述隔离层右内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层,所述调节层上端固定连接有接口,所述接口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中央开设有调节槽。优选的,所述电池层为柔性电池,所述电路板层为柔性电路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第三织物层和第四织物层、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均采用普通织物制成,所述普通织物为高分子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优选的,所述馈电层、辐射贴片、耦合层、寄生贴片层和反射板层均为电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的横截面呈U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粘连层、调节块和天线放大器,可以通过粘连层和装饰层将天线机构和天线放大器进行封装并对其隐藏,且粘连层可以方便将其粘连在衣服上,方便对其穿戴提高装置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调节块上的调节钮上下移动对天线放大器的功率进行调整,同时通过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对功率放大器和天线机构进行连接方便对天线机构的功率发大,提高天线的工作范围;2、本技术中,隔离层、第一织物层和第一支撑层,通过设置的隔离层可以对天线发出的辐射对其隔离,防止本装置在穿戴时辐射对人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天线机构中的电池层和电路板层均为柔性方便对弯曲,馈电层、辐射贴片、耦合层、寄生贴片层和反射板层均为电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支撑层和织物层均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可以实现对天线的方便穿戴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天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粘连层、2-天线机构、201-第一织物层、202-隔离层、203-电池层、204-电路板层、205-第一支撑层、206-馈电层、207-第二织物层、208-辐射贴片、209-第三织物层、210-耦合层、211-第二支撑层、212-寄生贴片层、213-第四织物层、214-调节层、215-接口、216-反射板层、3-第一连接线、4-调节块、5-调节槽、6-调节钮、7-天线放大器、8-装饰层、9-第二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包括粘连层1、天线机构2和天线放大器7,粘连层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2,天线机构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第一连接线3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调节块4中央滑动连接有调节钮6,调节块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9,第二连接线9右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放大器7,天线机构2和天线放大器7上方均设有装饰层8,装饰层8下方边角固定连接于粘连层1。天线机构2包括隔离层202、电路板层204和调节层214,隔离层20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织物层201,第一织物层201下方固定连接有粘连层1,隔离层202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池层203,电池层20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路板层204,电路板层204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205,第一支撑层205上方固定连接有馈电层206,馈电层206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织物层207,第二织物层207上方固定连接有辐射贴片208,辐射贴片208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织物层209,第三织物层209上方固定连接有耦合层210,耦合层210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层211,第二支撑层211上方固定连接有寄生贴片层212,寄生贴片层212上方固定连接有反射板层216,反射板层216上方固定连接有第四织物层213,第四织物层213上方固定连接有装饰层8,隔离层202右内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层214,调节层214上端固定连接有接口215,接口215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提高天线的可穿带性;调节块4中央开设有调节槽5;电池层203为柔性电池,电路板层204为柔性电路板;第一织物层201、第二织物层207、第三织物层209和第四织物层213、第一支撑层205和第二支撑层211均采用普通织物制成,普通织物为高分子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隔离层202的横截面呈U形设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工作流程:使用本技术时,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包括粘连层(1)、天线机构(2)和天线放大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层(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2),所述天线机构(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所述第一连接线(3)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中央滑动连接有调节钮(6),所述调节块(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9),所述第二连接线(9)右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放大器(7),所述天线机构(2)和天线放大器(7)上方均设有装饰层(8),所述装饰层(8)下方边角固定连接于粘连层(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包括粘连层(1)、天线机构(2)和天线放大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层(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2),所述天线机构(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所述第一连接线(3)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中央滑动连接有调节钮(6),所述调节块(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9),所述第二连接线(9)右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放大器(7),所述天线机构(2)和天线放大器(7)上方均设有装饰层(8),所述装饰层(8)下方边角固定连接于粘连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小型可穿戴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2)包括隔离层(202)、电路板层(204)和调节层(214),所述隔离层(20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织物层(201),所述第一织物层(201)下方固定连接有粘连层(1),所述隔离层(202)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池层(203),所述电池层(20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路板层(204),所述电路板层(204)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205),所述第一支撑层(205)上方固定连接有馈电层(206),所述馈电层(206)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织物层(207),所述第二织物层(207)上方固定连接有辐射贴片(208),所述辐射贴片(208)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织物层(209),所述第三织物层(209)上方固定连接有耦合层(210),所述耦合层(210)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层(211),所述第二支撑层(211)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马浩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