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及测试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63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及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结构包括若干个鳍和若干个不互联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连接于每个待测鳍的两端,所述鳍的个数取值范围:3-1000根,鳍的宽度1-50nm,鳍长度0.1-1000um,所述鳍之间的距离为:1-100nm之间;上述用于FinFET工艺中探测晶体管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根据FINFET工艺的特点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测试可靠性高,能够准确探测并对比边缘鳍的形变程度,从而监控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帮助制造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制造方案,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及测试电路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测试结构,特别是一种FinFET工艺中用于晶体管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当工艺技术节点小于28nm之后,出现了传统平面MOS器件因性能急剧退化而被三维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逐渐替代的趋势。图1为平面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维鳍式场效应管的结构示意图,与平面晶体管相比,FinFET器件关键尺寸由栅极高度和宽度两个因素同时决定,栅极材料分布于晶体管的两侧和顶部。标准FinFET可以利用通过蚀刻掉衬底中的部分硅层形成从衬底延伸的垂直薄鳍(鳍结构)来制造,相比于传统平面晶体管的栅下衬底表面沟道,FinFET的沟道则是垂直型的,位于沟道两侧的栅极能够从两侧对沟道进行栅极控制。FinFET器件是22nm以下工艺最好的选择,但由于本身是在纳米级别上制造,所以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FinFET器件特点,FinFET技术中其沟道源漏形成了三维结构,为保证该结构,在刻蚀时需按照宽度和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构包括若干个鳍和若干个不互联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连接于每个待测鳍的两端,所述鳍的个数取值范围:3-1000根,鳍的宽度1-50nm,鳍长度0.1-1000um,所述鳍之间的距离为:1-100nm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构包括若干个鳍和若干个不互联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连接于每个待测鳍的两端,所述鳍的个数取值范围:3-1000根,鳍的宽度1-50nm,鳍长度0.1-1000um,所述鳍之间的距离为:1-100n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而产生的一种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电路包括两端法测试电路和四端法测试电路;
所述两端法测试电路包括所述测试结构、一个电流采集单元和一个电压源,所述电压源及电流采集单元串联连接于待测鳍两端的连接层;
所述四端法测试电路包括所述测试结构、一个电流源及两个电压采集单元,所述电流源连接于待测鳍两端的连接层,所述两个电压采集单元分别连接在鳍的两端。


3.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构包括一个FinFET晶体管及若干个不互联的连接层,所述FinFET晶体管包括衬底、栅极、源极、漏极和若干鳍,所述若干不互联的连接层垂直覆盖在待测鳍上;
所述鳍的个数取值范围:3-1000根,鳍的宽度1-50nm,鳍长度0.1-1000um,所述鳍之间的距离为:1-10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FinFET工艺中检测边缘鳍形变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以两个所述连接层为一组,每组连接层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虎陆梅君刘慧斌杨慎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