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4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壳体、多个算力板以及散热模块。多个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壳体内,每个算力板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算力板包括算力板板体,算力板板体上设有算力芯片,散热模块至少对算力板散热,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板、水冷板以及至少一条热管,水冷板设在算力板板体的一侧表面上,热管设在算力板板体上,且一端搭在第一冷却板上且另一端搭在水冷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服务器,通过在算力板板体上设置热管,可以提高对热源的散热效率,减小了能耗,降低了成本且可以使得服务器在散热时无噪音,同时散热效果和热稳定性好。另外,便于热源的多样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务器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服务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耗能导致服务器的散热问题变得尤为重要。相关技术中,服务器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算力板,一些服务器利用系统风扇进行散热,这样会耗费能耗,且噪音较大,系统风扇一般设于多个算力板的一端,因算力板板体的遮挡,无法兼顾算力板的两端的散热;另一些服务器在每个算力板上设置独立的散热风扇和其他散热器,散热风扇设置于相邻的算力板之间。多个散热风扇的设置,会导致单个散热风扇的尺寸变小,失效率高,会导致散热困难,且冷热风路不清,热回流散热困难。同时,因多个算力板之间间距有限,导致散热风扇的厚度有限,进而使得其散热能力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散热效果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多个算力板,多个所述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算力板包括算力板板体,所述算力板板体上设有算力芯片;以及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至少对所述算力板散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水冷板,所述水冷板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的一侧表面上;至少一条热管,所述热管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且一端搭在所述第一冷却板上且另一端搭在所述水冷板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通过在算力板板体上设置热管,且热管的一端搭在第一冷却板上,另一端搭在所述水冷板上,可以建立热量传递通道,增加了水冷板的利用效率,可以提高对热源的散热效率。同时,可以省略散热风扇的设置,减小了能耗,降低了成本且可以使得服务器在散热时无噪音,同时散热效果和热稳定性好。另外,避免了多个算力板上的热源散热级联以及热风回流等问题,进而可以便于热源的多样化设计。此外,散热模块的第一冷却板、水冷板、热管的配合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算力板还包括降压电路模块,所述降压电路模块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且与所述算力芯片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降压电路模块上。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在所述降压电路模块上间隔布置的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冷却板对应于至少一条所述热管。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冷却板包括一个,所有所述热管的一端均搭在所述第一冷却板上。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设在水冷板的背离所述算力板板体的一侧表面上,所有所述热管的另一端均搭在所述第二冷却板上。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所述第二冷却板的至少一个上具有至少一条长槽,所述长槽适于容纳所述热管的一部分。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降压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冷却板之间设有可调整所述第一冷却板的高度的导热凝胶。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热管包括:搭在所述水冷板一侧的第一热管段;搭在所述第一冷却板一侧的第二热管段,所述第二热管段与所述算力板板体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热管段与所述算力板板体的距离;连接管段,所述连接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热管段和所述第二热管段之间以形成台阶结构。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管段的高度h和所述连接管段的水平长度L的关系满足:1/20≤h/L≤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热管段与所述连接管段之间、所述第二热管段与所述连接管段之间均弧形过渡,所述弧形半径大于等于所述热管的直径的两倍。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算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图2的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图2的B-B处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算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图5的C处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算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图7的D处的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算力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服务器100;壳体10;算力板20;算力板板体21;算力芯片211;降压电路模块22;散热模块30;第一冷却板41;水冷板42;热管43;第一热管段431;第二热管段432;连接管段433;第二冷却板40;长槽50;挡板60;把手70;电源模块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水平”、“上”、“下”、“底”、“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100,服务器100包括壳体10、多个算力板20以及散热模块30。如图1-图8所示,壳体10被构造成框架结构。多个算力板20沿第一方向(例如,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并列地设在壳体10内,每个算力板20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算力板20包括算力板板体21,算力板板体21上设有算力芯片211。散热模块30至少对算力板20散热。散热模块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板41、水冷板42以及至少一条热管43。需要说明的是,“水冷板42”的管路中的介质并不特指水,而可以为多种液体。热管43为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通过在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热管43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液体遇热而汽化,蒸汽由受热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温度低,蒸汽遇冷而液化,冷凝的液体可以在例如毛细力的作用回到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43里的液体不断地汽化和液化,液体在汽化和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量,热管43两端具有温度差,热量可以快速传导,进而可以起到制冷的效果。第一冷却板41设在算力板板体21上,水冷板42设在算力板板体21的一侧表面上。热管43设在算力板板体21上,且一端搭在第一冷却板41上且另一端搭在水冷板42上,进而可以对所需散热的位置进行散热。例如,第一冷却板41可以设于热源上,热管43的一端搭在第一冷却板41,热管43的另一端搭在水冷板42,热管43的两端具有温度差,如此,可以通过热管43对热源进行散热,且散热效果好。同时,水冷板42、第一冷却板41同样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热源可以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冷却板41,第一冷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n多个算力板,多个所述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算力板包括算力板板体,所述算力板板体上设有算力芯片;以及/n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至少对所述算力板散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n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n水冷板,所述水冷板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的一侧表面上;/n至少一条热管,所述热管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且一端搭在所述第一冷却板上且另一端搭在所述水冷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
多个算力板,多个所述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算力板包括算力板板体,所述算力板板体上设有算力芯片;以及
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至少对所述算力板散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
水冷板,所述水冷板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的一侧表面上;
至少一条热管,所述热管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且一端搭在所述第一冷却板上且另一端搭在所述水冷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板还包括降压电路模块,所述降压电路模块设在所述算力板板体上且与所述算力芯片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降压电路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在所述降压电路模块上间隔布置的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冷却板对应于至少一条所述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板包括一个,所有所述热管的一端均搭在所述第一冷却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博郝明亮杜良舒建军陈鹏飞杨斌江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硅基远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