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4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壳体、多个算力板、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电连接板,多个算力板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电源模块设在壳体内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电连接板设在壳体内,算力板、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电连接板相连,电源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算力板供电,供电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控制模块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服务器,可以实现双电路供电,进而可以提高供电安全以及稳定性。此外,可以提高排查故障和维修效率。另外,实现了模块化设置,多个模块可以单独拆装及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务器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具有电源模块、多个算力板以及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需要同时对多个算力板以及控制模块供电。这样设置一方面供电稳定性较低,另一方面,当出现供电故障时,无法快速排查故障的位置。另外,服务器的多个模块的拆装较复杂,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的电路的稳定性好,且排查故障和维修效率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多个算力板,所述多个算力板沿左右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所述第四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分布;电连接板,所述电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算力板、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连接板相连,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算力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电源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算力板供电,供电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控制模块供电,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双电路供电,两个电路之间互不干涉,进而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同时,两个电路可以引入不同的电压,也可以对算力板和控制模块提供不同的电压,提高了适应性,且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供电安全以及稳定性。此外,当其中一个电路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另一个电路,可以避免同一电路的一个零件异常而导致同一电路的另一零件损坏的情况发生,且可以提高排查故障和维修效率。另外,如此设置的服务器实现了模块化设置,多个模块可以单独拆装及维修。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源模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算力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位于所述电连接板的沿前后方向的一侧,所述前后方向平行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多个且沿左右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电源模块适于向2-4个算力板供电。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算力板设有降压电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被构造成将外部接入的第一交流电的第一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后供给所述降压电路模块,所述降压电路模块将所述直流电降压后向所述算力板上的算力芯片供电。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转化后的所述直流电的第一直流电压为48V,所述直流电经所述算力板的所述降压电路模块降压后的第二直流电压为12V。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将外部的第二交流电的第二交流电压转化成12V的第三直流电压后给控制模块供电。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和第二交流电压的取值范围为220V-380V。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体、设在所述控制板体的一端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控制信号接口和第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一端口连接以实现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二端口连接以传输电流;所述第三容纳空间的两侧具有滑动条,所述控制板体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控制板体通过所述滑动条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动实现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的移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板体、设在所述供电板体的一端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电流接口和第二电流接口,所述第一电流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三端口连接以接入外部电压,所述第二电流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四端口连接以传输电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连接板包括: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具有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两个接触区域,每个所述接触区域的两侧面分别具有适于与导体接触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面,每个所述接触区域内具有多个通孔;第一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上;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设在所述通孔内且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固定至所述第一导电层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条适于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二导电条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层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条与所述算力板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连接板还包括:两个导电连接板,所述两个导电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接触区域的第二导电条连接以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每个导电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导电销,两个导电连接板上的导电销一一对应构成多对导电销,每对所述导电销与每个所述算力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以对所述算力板进行供电;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在两个导电连接板之间以避免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导电连接板之间短路。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处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B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7的C处的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供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服务器1000;壳体230;第一容纳空间231;第二容纳空间232;第三容纳空间233;第四容纳空间234;算力板210;电源模块220;控制模块240;控制板体241;滑槽242;第一控制信号接口243;导向定位座244;第二控制信号接口245;第一电路板246;供电模块250;供电板体251;第一电流接口252;第二电流接口253;第二电路板254;第五端口260;紧固螺钉270;电连接板100;PCB基板10;接触区域11;第二接触面112;通孔113;螺钉孔114;导向定位柱115;第一端口116;第二端口117;第三端口118;第四端口119;第一导电层20;第二导电层30;第三导电层40;第一导电条50;第一导电片51;第二导电片52;穿孔521;连接片53;第二导电条60;导电连接板70;导电销71;绝缘层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n多个算力板,所述多个算力板沿左右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n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容纳空间内;/n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n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所述第四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分布;/n电连接板,所述电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算力板、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连接板相连,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算力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
多个算力板,所述多个算力板沿左右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容纳空间内;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所述第四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分布;
电连接板,所述电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算力板、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连接板相连,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算力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源模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算力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位于所述电连接板的沿前后方向的一侧,所述前后方向平行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多个且沿左右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电源模块适于向2-4个算力板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板设有降压电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被构造成将外部接入的第一交流电的第一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后供给所述降压电路模块,所述降压电路模块将所述直流电降压后向所述算力板上的算力芯片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转化后的所述直流电的第一直流电压为48V,所述直流电经所述算力板的所述降压电路模块降压后的第二直流电压为12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将外部的第二交流电的第二交流电压转化成12V的第三直流电压后给控制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和第二交流电压的取值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建军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硅基远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