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46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壳体、多个算力板、控制模块、供电模块、电连接板以及散热模块,其中第二容纳空间适于装配电源模块;多个算力板设在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算力板、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电连接板相连,电源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算力板供电,供电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控制模块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服务器,实现了服务器的模块化设置,服务器结构简单且整齐,有利于算力板和多个模块可以单独拆装及维修。此外,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双电路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务器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服务器一般具有多个模块,例如,电源模块、算力板、散热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等,多个模块一般固定安装于服务器的壳体,且多个模块无法单独拆卸或安装,不便于零件的拆装和维修。同时,多个模块设置位置较杂乱,导致服务器的结构不够整齐。此外,电源模块需要同时对多个算力板以及控制模块供电。这样设置一方面供电稳定性较低,另一方面,当出现供电故障时,无法快速排查故障的位置。另外,服务器的多个模块的拆装较复杂,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服务器结构简单且整齐,拆装方便且稳定性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适于装配电源模块;多个算力板,所述多个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电连接板,所述电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算力板、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连接板相连,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算力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以及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至少对所述多个算力板散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通过将算力板、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第三容纳空间、第四容纳空间,实现了服务器模块化设置,服务器结构简单且整齐,有利于算力板和多个模块可以单独拆装及维修。同时,算力板、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均可滑动地设于壳体内,如此,可以便于模块的拆装和维修。此外,电源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算力板供电,供电模块通过电连接板向控制模块供电,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双电路供电,以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源模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一致。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电源模块适于向2-4个所述算力板供电。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算力板设有降压电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被构造成将外部接入的第一交流电的第一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后供给所述降压电路模块,所述降压电路模块将所述直流电降压后向所述算力板上的算力芯片供电。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转化后的所述直流电的第一直流电压为48V,所述直流电经所述算力板的所述降压电路模块降压后的第二直流电压为12V。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将外部的第二交流电的第二交流电压转化成12V的第三直流电压后给控制模块供电。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和第二交流电压的取值范围为220V-380V。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体、设在所述控制板体的一端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控制信号接口和第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一端口连接以实现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二端口连接以传输电流;所述第三容纳空间的两侧具有滑动条,所述控制板体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控制板体通过所述滑动条在所述滑道内的滑动实现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的移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板体、设在所述供电板体的一端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电流接口和第二电流接口,所述第一电流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三端口连接以接入外部电压,所述第二电流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四端口连接以传输电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算力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位于所述电连接板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连接板包括: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具有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两个接触区域,每个所述接触区域的两侧面分别具有适于与导体接触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面,每个所述接触区域内具有多个通孔;第一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上;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设在所述通孔内且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固定至所述第一导电层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条适于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二导电条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层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条与所述算力板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均被构造成镀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上的导电薄膜。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导电层被构造成镀在所述通孔侧壁上的导电薄膜,或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导电材料构成。在一些示例中,所述PCB基板上还具有螺钉孔,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PCB基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多个通孔环绕所述螺钉孔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螺钉孔的直径比的范围在1/10-1/10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条包括: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片构造为L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垂直相连。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连接板还包括:两个导电连接板,所述两个导电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接触区域的第二导电条连接以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每个导电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导电销,两个导电连接板上的导电销一一对应构成多对导电销,每对所述导电销与每个所述算力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以对所述算力板进行供电;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在两个导电连接板之间以避免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导电连接板之间短路。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两个导电连接板在所述PCB基板的长度方向上平行且在所述PCB基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预定间隙,在每个导电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导电销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导电连接板的正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算力板的朝向所述电连接板的一端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第一配合件,所述导电销与所述第一配合件可拆卸地配合以连接或断开所述算力板的供电通路。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座内设置卡勾和卡槽中的其中一种,所述导电销上设有卡勾和卡槽中的另一种,通过卡勾和卡槽的配合实现所述算力板与所述导电销之间的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具有朝向所述安装孔轴线凸出的簧片,所述导电销形成为圆柱体,所述导电销插入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簧片止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簧片的两端均固定至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簧片的中部朝向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凸出。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簧片的一端固定至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且另一端翘起。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适于装配电源模块;/n多个算力板,所述多个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n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n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n电连接板,所述电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算力板、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连接板相连,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算力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以及/n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至少对所述多个算力板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框架结构,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适于装配电源模块;
多个算力板,所述多个算力板沿第一方向并列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算力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每个算力板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三容纳空间内;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四容纳空间内;
电连接板,所述电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算力板、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连接板相连,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算力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电连接板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以及
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至少对所述多个算力板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源模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电源模块适于向2-4个所述算力板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板设有降压电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被构造成将外部接入的第一交流电的第一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后供给所述降压电路模块,所述降压电路模块将所述直流电降压后向所述算力板上的算力芯片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转化后的所述直流电的第一直流电压为48V,所述直流电经所述算力板的所述降压电路模块降压后的第二直流电压为12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将外部的第二交流电的第二交流电压转化成12V的第三直流电压后给控制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和第二交流电压的取值范围为220V-380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体、设在所述控制板体的一端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控制信号接口和第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一端口连接以实现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二端口连接以传输电流;
所述第三容纳空间的两侧具有滑动条,所述控制板体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控制板体通过所述滑动条在所述滑道内的滑动实现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板体、设在所述供电板体的一端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电流接口和第二电流接口,所述第一电流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三端口连接以接入外部电压,所述第二电流接口适于与所述电连接板的第四端口连接以传输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位于所述电连接板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算力板的延伸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板包括:
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具有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两个接触区域,每个所述接触区域的两侧面分别具有适于与导体接触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面,每个所述接触区域内具有多个通孔;
第一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上;
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设在所述通孔内且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
第一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固定至所述第一导电层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条适于连接所述电源模块;
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二导电条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层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条与所述算力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均被构造成镀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面上的导电薄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层被构造成镀在所述通孔侧壁上的导电薄膜,或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导电材料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上还具有螺钉孔,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PCB基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多个通孔环绕所述螺钉孔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螺钉孔的直径比的范围在1/10-1/10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条包括:
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构造为L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垂直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板还包括:
两个导电连接板,所述两个导电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接触区域的第二导电条连接以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每个导电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导电销,两个导电连接板上的导电销一一对应构成多对导电销,每对所述导电销与每个所述算力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以对所述算力板进行供电;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在两个导电连接板之间以避免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导电连接板之间短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建军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硅基远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