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结构、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工程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77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负载均衡结构、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工程车辆,其中,负载均衡结构包括均压阀、阻尼孔和梭阀;均压阀具有两个外接先导油口,分别通过阻尼孔与梭阀的P1口、P2口相连,梭阀梭取P1口和P2口高压油后经阻尼孔与均压阀相连,最终输出为均压阀的输出口。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包括两个马达、负载均衡结构、多路阀组、液压泵和液压油箱。工程车辆包括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两组相同排量的马达串联工作过程中,两组马达的负载达到均衡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均衡结构、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工程车辆
本技术涉及非开挖领域的一种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在定向钻机动力头两组旋转马达串联工作时均衡两组马达负载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水平定向钻机的主要动力装置为动力头,具有两个主要功能,推拉和旋转,其中旋转工况经常涉及到两组马达的串联提速工况,目前采用的旋转马达串联方式多为串并联阀,可以切换马达的工作状态,提高使用效率;但是在两组旋转马达处于串联状态时,处于低压侧那组马达多处于极轻负载装填,另外一组则处于较大负载,造成两组马达偏载,长期工作情况下单组马达损耗较大,造成在较短时间内,动力头旋转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负载均衡结构及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实现了两组相同排量的马达串联工作过程中,两组马达的负载达到均衡的作用。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负载均衡结构,包括均压阀、阻尼孔和梭阀;所述均压阀具有两个外接先导油口,分别通过阻尼孔与梭阀的P1口、P2口相连,所述梭阀梭取P1口和P2口高压油后经阻尼孔与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负载均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压阀、阻尼孔和梭阀;/n所述均压阀具有两个外接先导油口,分别通过阻尼孔与梭阀的P1口、P2口相连,所述梭阀梭取P1口和P2口高压油后经阻尼孔与均压阀相连,最终输出为均压阀的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负载均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压阀、阻尼孔和梭阀;
所述均压阀具有两个外接先导油口,分别通过阻尼孔与梭阀的P1口、P2口相连,所述梭阀梭取P1口和P2口高压油后经阻尼孔与均压阀相连,最终输出为均压阀的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阀的输出口的压力为P1口和P2口的压力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阀为压力型控制阀,其中自反馈作用面积等于梭阀的P1口和P2口作用面积之和,P1口作用面积与P2口作用面积相等,通过控制经过阀的流量,保持前后压差的基本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均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梭阀为压力选择型控制阀,选择输出P1口和P2口中的高压。


5.串联马达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马达、负载均衡结构、多路阀组、液压泵和液压油箱;
所述负载均衡结构包括均压阀、阻尼孔和梭阀;
所述均压阀具有两个外接先导油口,分别通过阻尼孔与梭阀的P1口、P2口相连,所述梭阀梭取P1口和P2口高压油后经阻尼孔与均压阀相连,最终输出为均压阀的输出口;
所述多路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长剑张永华王鹏李书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