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29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淬火罐,且支撑底板上放置有与淬火罐相连的抽液泵,且支撑底板上还放置有与抽液泵相连的冷凝器,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主导管与淬火罐的内腔相连通,且主导管上连通有进液管;淬火罐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导轨滑槽,且淬火罐内放置有多个淬火篮,淬火篮的外侧壁上周向固定有沿导轨滑槽上下滑动的导轨凸起,且淬火篮的顶端面上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提手;淬火罐顶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螺旋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既能够便于将零部件从淬冷介质内取出,又能够对淬冷介质进行循环降温,实用性强,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治理收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淬火,就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下降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最高。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传统的淬火装置结构单一,无法在回火前对淬冷介质进行降温,而且每次只能够将较为少数的机械零部件放置在淬冷介质内进行淬冷,在淬火结束后不便于对淬冷介质内的零部件进行收集,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淬火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淬火装置无法在回火前对淬冷介质进行降温,每次只能够将较为少数的机械零部件放置在淬冷介质内进行淬冷,而且在淬火结束后不便于对淬冷介质内的零部件进行收集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淬火罐,且支撑底板上放置有与淬火罐相连的抽液泵,且支撑底板上还放置有与抽液泵相连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主导管与淬火罐的内腔相连通,且主导管上连通有进液管;所述淬火罐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导轨滑槽,且淬火罐内放置有多个淬火篮,所述淬火篮的外侧壁上周向固定有沿导轨滑槽上下滑动的导轨凸起,且淬火篮的顶端面上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提手;所述淬火罐顶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螺旋筒,所述螺旋筒内螺旋连接有与淬火罐相配合的罐盖,所述罐盖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安全阀和压力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的底端面上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腿。更进一步地,所述主导管和进液管上均安装有开关阀,且主导管上的开关阀沿进液管和冷凝器之间安装于主导管上,所述开关阀均为手动开关阀。更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滑槽的个数与导轨凸起的个数相等,且导轨凸起均沿导轨滑槽上下自由滑动,从而能够对淬火篮上下滑动的方向进行导向。更进一步地,所述淬火篮放置于淬火罐内时,淬火篮的外侧壁与淬火罐的内侧壁之间不相抵,从而便于将淬火篮沿淬火罐内取出。更进一步地,所述抽液泵的进液端与淬火罐的内腔相连通,且抽液泵的出液端与冷凝器的进液端相连通,而且可在主导管上沿冷凝器的上方再安装一个抽液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增加淬火篮、导轨滑槽、导轨凸起、抽液泵和冷凝器的设计,能够沿导轨滑槽将淬火篮按照一定的方向滑动放入淬火罐内,再将需要进行淬火的零部件沿淬冷介质投入到淬火篮内,从而通过淬火篮能够迅速将淬冷介质内的零部件捞起,操作简便;而且通过抽液泵和冷凝器的作用能够对淬火罐内的淬冷介质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延长淬火罐内淬冷介质的使用时间,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撑底板;2-淬火罐;3-抽液泵;4-冷凝器;5-主导管;6-进液管;7-导轨滑槽;8-淬火篮;9-导轨凸起;10-提手;11-螺旋筒;12-罐盖;13-温度显示器;14-安全阀;15-压力表;16-支腿;17-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3: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置,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上设置有淬火罐2,且支撑底板1上放置有与淬火罐2相连的抽液泵3,且支撑底板1上还放置有与抽液泵3相连的冷凝器4,冷凝器4的输出端通过主导管5与淬火罐2的内腔相连通,且主导管5上连通有进液管6;淬火罐2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导轨滑槽7,且淬火罐2内放置有多个淬火篮8,淬火篮8的外侧壁上周向固定有沿导轨滑槽7上下滑动的导轨凸起9,且淬火篮8的顶端面上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提手10;淬火罐2顶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螺旋筒11,螺旋筒11内螺旋连接有与淬火罐2相配合的罐盖12,罐盖12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13、安全阀14和压力表15。其中,支撑底板1的底端面上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腿16;主导管5和进液管6上均安装有开关阀17,且主导管5上的开关阀17沿进液管6和冷凝器4之间安装于主导管5上;导轨滑槽7的个数与导轨凸起9的个数相等,且导轨凸起9均沿导轨滑槽7上下自由滑动;淬火篮8放置于淬火罐2内时,淬火篮8的外侧壁与淬火罐2的内侧壁之间不相抵;抽液泵3的进液端与淬火罐2的内腔相连通,且抽液泵3的出液端与冷凝器4的进液端相连通。使用时,首先将罐盖12沿螺旋筒11拧下,并将其中一个淬火篮8通过导轨滑槽7和导轨凸起9的配合作用滑动放入淬火篮8的内腔底端(此过程可使用钩体配合提手10将淬火篮8滑动放入到淬火罐2内),然后将淬冷介质导入到淬火罐2内,在淬冷的过程中,先将指定个数的机械零部件沿淬冷介质丢入到淬火篮8内,然后使用使用钩体配合提手10将另一个淬火篮8沿导轨滑槽7滑入到淬火罐2内,使最下方的淬火篮8的提手10对上层的淬火篮8进行支撑,再将指定个数的机械零部件沿淬冷介质丢入到上层的淬火篮8内,在淬火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淬火的密封性可将罐盖12沿螺旋筒11安装在淬火罐2的顶端口处,并且分别通过温度显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上设置有淬火罐(2),且支撑底板(1)上放置有与淬火罐(2)相连的抽液泵(3),且支撑底板(1)上还放置有与抽液泵(3)相连的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的输出端通过主导管(5)与淬火罐(2)的内腔相连通,且主导管(5)上连通有进液管(6);所述淬火罐(2)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导轨滑槽(7),且淬火罐(2)内放置有多个淬火篮(8),所述淬火篮(8)的外侧壁上周向固定有沿导轨滑槽(7)上下滑动的导轨凸起(9),且淬火篮(8)的顶端面上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提手(10);所述淬火罐(2)顶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螺旋筒(11),所述螺旋筒(11)内螺旋连接有与淬火罐(2)相配合的罐盖(12),所述罐盖(12)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13)、安全阀(14)和压力表(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上设置有淬火罐(2),且支撑底板(1)上放置有与淬火罐(2)相连的抽液泵(3),且支撑底板(1)上还放置有与抽液泵(3)相连的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的输出端通过主导管(5)与淬火罐(2)的内腔相连通,且主导管(5)上连通有进液管(6);所述淬火罐(2)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导轨滑槽(7),且淬火罐(2)内放置有多个淬火篮(8),所述淬火篮(8)的外侧壁上周向固定有沿导轨滑槽(7)上下滑动的导轨凸起(9),且淬火篮(8)的顶端面上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提手(10);所述淬火罐(2)顶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螺旋筒(11),所述螺旋筒(11)内螺旋连接有与淬火罐(2)相配合的罐盖(12),所述罐盖(12)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13)、安全阀(14)和压力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华陈煌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智盈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