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利佳专利>正文

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22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结构包括调速器、出电端、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安装于调速器的前端位置,出电端嵌固于调速器的右侧位置,通过电线内芯对两个夹持板产生的持续挤压,能够使固定块向两侧推动内置环,从而使内置环能够沿着外环进行转动,从而使细铜丝能够拉动外滑板沿着外框向外伸出,当外滑板伸出到极致时,通过扯线板能够快速将细铜丝扯断,通过内置环的转动能够带动阻挡机构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外扩板能够在衔接杆的配合下向外伸出,故而使外扩板能够在衔接杆的配合下向外伸出,再通过外扩板向外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上摆板沿着底置板向上摆动,从而能够将细铜丝向外甩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速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
技术介绍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主要是用于控制交流电机变速运行的设备,通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将工频电流转换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从而能够对电机的变速运行进行调控,并且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在不断的转换电流会使不同频率经过出电端,从而使出电端的热量会偏高,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若与调速器出电端相连接的电线内芯是多股细铜丝,且电线在裁剪时有单根细铜丝相对于其他细铜丝来的长,则容易在出电端释放高电流时出现单根细铜丝受热过度烧焦,从而会使电线的电阻增大,继而会对交流电机接受电流的强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结构包括调速器、出电端、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调速器的前端位置,所述出电端嵌固于调速器的右侧位置;所述出电端包括衔接板、外接环、夹持板、固定块、弹力条,所述外接环与衔接板嵌固连接,所述夹持板与固定块活动卡合,所述固定块与外接环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弹力条安装于夹持板的内壁与固定块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板包括板体、外推片、推动板、导线槽,所述推动板通过外推片与板体相连接,所述导线槽与推动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线槽设有十个,且均匀的在推动板上呈平行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线槽包括外框、外滑板、扯线板、阻挡机构,所述外滑板与外框活动卡合,所述扯线板与外滑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阻挡机构与扯线板相连接,通过细铜丝对扯线板产生的拉扯,能够使扯线板带动外滑板沿着外框向外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接环包括外环、复位条、内置环,所述复位条安装于外环与内置环之间,所述内置环与外环活动卡合,通过机构受到的挤压,能够带动内置环沿着外环进行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外扩板、衔接杆、中接块、回弹条,所述外扩板嵌固于衔接杆的外侧位置,所述衔接杆与中接块活动卡合,所述回弹条安装于中接块与衔接杆之间,所述外扩板设有三个,且通过衔接杆的配合均匀的在中接块的外部呈圆形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扩板包括回扯条、底置板、上摆板,所述回扯条安装于底置板与上摆板之间,所述上摆板与回扯条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上摆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底置板的上端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摆板包括进气腔、散热块、接触板,所述进气腔与接触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块嵌固于接触板的底部位置,所述进气腔呈内外通透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电线内芯对两个夹持板产生的持续挤压,能够使固定块向两侧推动内置环,从而使内置环能够沿着外环进行转动,通过内置环转动能够带动夹持板进行转动,从而使细铜丝能够拉动外滑板沿着外框向外伸出,当外滑板伸出到极致时,通过扯线板能够快速将细铜丝扯断。2、通过内置环的转动能够带动阻挡机构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外扩板能够在衔接杆的配合下向外伸出,故而使外扩板能够在衔接杆的配合下向外伸出,再通过外扩板向外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上摆板沿着底置板向上摆动,从而能够将细铜丝向外甩出,有效的避免了细铜丝会不断的受热,导致黏附在扯线板的凹槽内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出电端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线槽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外接环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阻挡机构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外扩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上摆板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调速器-1、出电端-2、控制面板-3、衔接板-21、外接环-22、夹持板-23、固定块-24、弹力条-25、板体-a1、外推片-a2、推动板-a3、导线槽-a4、外框-a41、外滑板-a42、扯线板-a43、阻挡机构-a44、外环-b1、复位条-b2、内置环-b3、外扩板-c1、衔接杆-c2、中接块-c3、回弹条-c4、回扯条-c11、底置板-c12、上摆板-c13、进气腔-d1、散热块-d2、接触板-d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结构包括调速器1、出电端2、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安装于调速器1的前端位置,所述出电端2嵌固于调速器1的右侧位置;所述出电端2包括衔接板21、外接环22、夹持板23、固定块24、弹力条25,所述外接环22与衔接板21嵌固连接,所述夹持板23与固定块24活动卡合,所述固定块24与外接环22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弹力条25安装于夹持板23的内壁与固定块24之间。其中,所述夹持板23包括板体a1、外推片a2、推动板a3、导线槽a4,所述推动板a3通过外推片a2与板体a1相连接,所述导线槽a4与推动板a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线槽a4设有十个,且均匀的在推动板a3上呈平行分布,通过导线槽a4能够将细铜丝导入其内部。其中,所述导线槽a4包括外框a41、外滑板a42、扯线板a43、阻挡机构a44,所述外滑板a42与外框a41活动卡合,所述扯线板a43与外滑板a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阻挡机构a44与扯线板a43相连接,通过细铜丝对扯线板a43产生的拉扯,能够使扯线板a43带动外滑板a42沿着外框a41向外滑动,从而使扯线板a43能够将细铜丝切断。其中,所述外接环22包括外环b1、复位条b2、内置环b3,所述复位条b2安装于外环b1与内置环b3之间,所述内置环b3与外环b1活动卡合,通过机构受到的挤压,能够带动内置环b3沿着外环b1进行转动,且通过复位条b2能够快速推动内置环b3沿着外环b1进行复位。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电线的内芯插入出电端2的内部对两个夹持板23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夹持板23沿着固定块24向两侧滑动展开,且通过弹力条25对夹持板23产生的推力,能够使两个夹持板23对细铜丝进行夹持,再通过导线槽a4能够将单根过长的细铜丝挤入其内部,再通过电线内芯对两个夹持板23产生的持续挤压,能够使固定块24向两侧推动内置环b3,从而使内置环b3能够沿着外环b1进行转动,再通过复位条b2对内置环b3产生快速推力,能够使内置环b3沿着外环b1快速进行反向转动,通过内置环b3转动能够带动夹持板23进行转动,从而使细铜丝能够拉动外滑板a42沿着外框a41向外伸出,当外滑板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结构包括调速器(1)、出电端(2)、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安装于调速器(1)的前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电端(2)嵌固于调速器(1)的右侧位置;/n所述出电端(2)包括衔接板(21)、外接环(22)、夹持板(23)、固定块(24)、弹力条(25),所述外接环(22)与衔接板(21)嵌固连接,所述夹持板(23)与固定块(24)活动卡合,所述固定块(24)与外接环(22)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弹力条(25)安装于夹持板(23)的内壁与固定块(2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结构包括调速器(1)、出电端(2)、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安装于调速器(1)的前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电端(2)嵌固于调速器(1)的右侧位置;
所述出电端(2)包括衔接板(21)、外接环(22)、夹持板(23)、固定块(24)、弹力条(25),所述外接环(22)与衔接板(21)嵌固连接,所述夹持板(23)与固定块(24)活动卡合,所述固定块(24)与外接环(22)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弹力条(25)安装于夹持板(23)的内壁与固定块(2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3)包括板体(a1)、外推片(a2)、推动板(a3)、导线槽(a4),所述推动板(a3)通过外推片(a2)与板体(a1)相连接,所述导线槽(a4)与推动板(a3)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a4)包括外框(a41)、外滑板(a42)、扯线板(a43)、阻挡机构(a44),所述外滑板(a42)与外框(a41)活动卡合,所述扯线板(a43)与外滑板(a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阻挡机构(a44)与扯线板(a43)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利佳
申请(专利权)人:蒋利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