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13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端子存在的插拔力大、插拔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插接部和压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部分别设有弹性接触体和防过位支撑结构,且弹性接触体与插头端子相匹配,防过位支撑结构与弹性接触体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弹舌与简支梁结构相结合,更大程度的增加了端子的插拔耐久性,弹舌上设置的第一凸筋使得与插头端子的接触方式变为线接触,减小摩擦损耗,且弹舌尾部的V型圆弧结构与第二凸筋相配合,既减小了弹片变形的摩擦消耗,而且有效降低端子的插入力;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模具成型,并易于生产管控,实现降低端子插拔力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插拔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
技术介绍
汽车连接器作为担负信号控制和电流传输的关键部件,适配的端子是传输系统的枢纽所在。随着汽车功能的日趋完善,汽车线束更加的复杂,连接器的线数也越来越多,多线连接器的使用范围也逐步提升,这就导致了连接器结合力大,且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端子普遍存在插拔力大、插拔耐久性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连接器的装配舒适性和可靠性。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端子存在的插拔力大、插拔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结构简单,易于模具成型,并易于生产管控,实现降低端子插拔力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插拔耐久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插接部和压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部分别设有弹性接触体和防过位支撑结构,且弹性接触体与插头端子相匹配,防过位支撑结构与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插接部(1)和压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的内部分别设有弹性接触体和防过位支撑结构,且弹性接触体与插头端子相匹配,防过位支撑结构与弹性接触体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插座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插接部(1)和压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的内部分别设有弹性接触体和防过位支撑结构,且弹性接触体与插头端子相匹配,防过位支撑结构与弹性接触体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为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底壁(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和简支梁结构,且底壁(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和简支梁结构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弹性接触体与简支梁结构相对设置,且弹性接触体的前端与底壁(1-1)一体成型,弹性接触体的后端与底壁(1-1)的内侧壁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支梁结构包括第一简支梁(1-5)和第二简支梁(1-6),第一简支梁(1-5)位于第二简支梁(1-6)的上方,且第一简支梁(1-5)与第一侧壁(1-2)一体成型,第二简支梁(1-6)与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简支梁(1-6)与插头端子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简支梁(1-6)的中间向下凸出并形成压筋(1-7),且压筋(1-7)的上表面与第一简支梁(1-5)之间设有空腔,压筋(1-7)的下表面与插头端子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连接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体包括弹舌(4),弹舌(4)为开口向下的V型悬臂结构,且弹舌(4)的前端与底壁(1-1)圆弧过渡连接、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王彦波王荣喜赵平堂苑静刘双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