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01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有效解决线筒容易发生小幅跳动或从固定轴内脱出引起纱线缠绕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块,矩形块的前、左、右端面上均开有凹槽,凹槽内均装有十字形滑块,十字形滑块上端均固定有圆杆;凹槽的底面与对应的十字形滑块之间均有压簧;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的下端面上均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均开有通孔,前端的十字形滑块的底面上固定有一个V形杆,V形杆的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且均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固定块上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线筒容易发生小幅跳动或从固定轴内脱出引起纱线缠绕的问题,防止线筒在并线过程中出现跳动或脱出,从而避免出现纱线缠绕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
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
技术介绍
并线机是将一个线筒上的纱线抽取固定长度卷取至另一个线筒上。并线机摆纱座是用于放置线筒的部位,摆纱座内为一根固定轴,用于放置线筒。但是在抽取重新卷取的过程中,当放置于并线机摆纱座上的线筒质量变轻时,并且由于卷取速度较快,极易造成线筒从固定轴内脱出,脱出后的线筒蹦至其余卷取中的线筒,引起纱线缠绕;如果线筒固定各方向受力不均匀,即使没有到达脱出的程度,线筒也容易发生小幅跳动,使纱线出现缠绕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可有效解决线筒容易发生小幅跳动或从固定轴内脱出,引起纱线缠绕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块,矩形块的前、左、右端面上均垂直于各端面开有一个凹槽,凹槽上下贯穿矩形块,凹槽的竖截面为十字形;每个凹槽内均装有一个能在凹槽内滑动的十字形滑块,每个十字形滑块上端均固定有一根圆杆;每个凹槽的底面与对应的十字形滑块之间均有一个压簧;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的下端面上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上均开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通孔,且每个通孔与前端面的夹角为60°;前端的十字形滑块的底面上固定有一个V形杆,V形杆的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且均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固定块上的通孔内,当前端的十字形滑块在前端面上的凹槽内前后移动时,能通过V形杆带动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在左右两端面上的凹槽内分别同步反向移动。本技术通过多根圆杆从多各方向对线筒进行固定,使线筒整体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固定不均匀,或者固定杆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线筒能够蹦出,引起纱线缠绕;通过将圆杆的上端固定在导杆的中下部位,导杆的下端置于线筒的上方,能防止线筒从圆杆上脱离飞出,防止线筒在并线过程中出现跳动或脱出,从而避免出现纱线缠绕的情况,固定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为左端滑块3、圆杆4和导杆9的立体图。图6为前端滑块3、圆杆4、导杆9和V形杆8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本技术包括矩形块1,矩形块1的前、左、右端面上均垂直于各端面开有一个凹槽2,凹槽2上下贯穿矩形块1,凹槽2的竖截面为十字形;每个凹槽2内均装有一个能在凹槽2内滑动的十字形滑块3,每个十字形滑块3上端均固定有一根圆杆4;每个凹槽2的底面与对应的十字形滑块3之间均有一个压簧5;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3的下端面上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6,每个固定块6上均开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通孔7,且每个通孔7与前端面的夹角为60°;前端的十字形滑块3的底面上固定有一个V形杆8,V形杆8的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且均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固定块6上的通孔7内,当前端的十字形滑块3在前端面上的凹槽2内前后移动时,能通过V形杆8带动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3在左右两端面上的凹槽2内分别同步反向移动。所述的每根圆杆4的上端均固定有一根朝向三根圆杆4中间向上倾斜的导杆9,圆杆4的上端固定在导杆9的中下部位;将线筒放在三根导杆9上,使线筒的下口包围三根导杆9的上端,线筒在自身重力下沿导杆9向下移动,能通过向下挤压导杆9,使前端的圆杆4和滑块3向后移动,使左右两端的圆杆4和滑块3分别向中间移动。为了使线筒受力更加均匀,所述的V形杆8的两条边的夹角为60°。所述的矩形块1下端固定有一个水平底座。本技术使用时,初始状态,压簧5处于舒张状态,使滑块3均处在凹槽2的开口一端;需要固定线筒时,将线筒放在三根导杆9上,使线筒的下口包围三根导杆9的上端,线筒在自身重力下沿导杆9向下移动,能通过向下挤压导杆9,使前端的圆杆4和滑块3向后移动,使左右两端的圆杆4和滑块3分别向中间移动,同时压缩压簧5,各方向上的圆杆4和滑块3的移动为同步运动;线筒落在矩形块1上后套在多根圆杆4的外侧,在压簧5的作用下,多根圆杆4均与线筒内壁相切并形成挤压,将线筒固定;同时由于圆杆4的上端固定在导杆9的中下部位,导杆9的下端置于线筒的上方,能防止线筒从圆杆4上脱离飞出;通过多根圆杆4向外挤压将线筒固定后,即可开启并线机进行作业,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从线筒上方抽取纱线,由于从多各方向对线筒进行固定,使线筒整体受力更均匀,防止线筒跳动或脱出,从而避免出现纱线缠绕的情况;需要取下线筒时,用一根长杆从前端的凹槽2插入并挤压前端的滑块3,前端的滑块3向后移动时带动V形杆8向后移动,使左右两个滑块3一起向中间同步移动,圆杆4不再挤压线筒,便可将线筒取下。本技术通过将线筒放在三根导杆9上,利用线筒自身重力向下挤压导杆9,使各方向的滑块3和圆杆4分别向外侧移动,并向外挤压将线筒固定;将圆杆4的上端固定在导杆9的中下部位,导杆9的下端置于线筒的上方,能防止线筒从圆杆4上脱离飞出;采用V形杆8将多个滑块3联系在一起,使多个滑块3同步移动,在固定线筒时,能使线筒各方向受力均匀,避免线筒发生小幅跳动或脱出,避免纱线出现缠绕的现象。本技术通过多根圆杆4从多各方向对线筒进行固定,使线筒整体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固定不均匀,或者固定杆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线筒能够蹦出,引起纱线缠绕;通过将圆杆4的上端固定在导杆9的中下部位,导杆9的下端置于线筒的上方,能防止线筒从圆杆4上脱离飞出,防止线筒在并线过程中出现跳动或脱出,从而避免出现纱线缠绕的情况,固定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包括矩形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块(1)的前、左、右端面上均垂直于个端面开有一个凹槽(2),凹槽(2)上下贯穿矩形块(1),凹槽(2)的竖截面为十字形;每个凹槽(2)内均装有一个能在凹槽(2)内滑动的十字形滑块(3),每个十字形滑块(3)上端均固定有一根圆杆(4);每个凹槽(2)的底面与对应的十字形滑块(3)之间均有一个压簧(5);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3)的下端面上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6),每个固定块(6)上均开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通孔(7),且每个通孔(7)与前端面的夹角为60°;前端的十字形滑块(3)的底面上固定有一个V形杆(8),V形杆(8)的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且均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固定块(6)上的通孔(7)内,当前端的十字形滑块(3)在前端面上的凹槽(2)内前后移动时,能通过V形杆(8)带动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3)在左右两端面上的凹槽(2)内分别同步反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并线机上线筒的卡具,包括矩形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块(1)的前、左、右端面上均垂直于个端面开有一个凹槽(2),凹槽(2)上下贯穿矩形块(1),凹槽(2)的竖截面为十字形;每个凹槽(2)内均装有一个能在凹槽(2)内滑动的十字形滑块(3),每个十字形滑块(3)上端均固定有一根圆杆(4);每个凹槽(2)的底面与对应的十字形滑块(3)之间均有一个压簧(5);左右两端的十字形滑块(3)的下端面上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6),每个固定块(6)上均开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通孔(7),且每个通孔(7)与前端面的夹角为60°;前端的十字形滑块(3)的底面上固定有一个V形杆(8),V形杆(8)的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且均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固定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亚江孙庆伟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夏邑县隆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