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94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顶柱以及抵接槽,回收组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盖板、侧板和开关板,盖板、侧板与开关板围合成腔体,开关板转动连接于盖板,腔体内设置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转动连接于盖板。第一驱动组件可带动装载废弃吸液针的回收组件移动,使得回收组件移动到回收箱一旁,将废弃吸液针倾倒进回收箱中。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回收组件朝向回收箱移动的过程中,顶柱可抵接开关板并使得开关板绕着转轴打开,抵接槽可抵接承载组件并使得承载组件绕着转轴转动,将废弃吸液针倾倒进回收箱,倾倒过程中无需使用电机等动力件,节约了电力等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的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吸样装置是化学发光分析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化学发光分析仪尤其是管式的发光分析仪,均是通过吸样针来达到吸样的目的。现有的吸样针大多采用一次性的吸液针,且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普及,现有技术中已经可以实现设备自动取放一次性吸液针。一次性吸液针由自动化设备自动放入到测试的仪器总,测试完毕再由自动化设备取下进行回收。在回收吸液针的过程中,设备先将使用完毕的吸液针取下放置在运输箱内,然后再通过运输箱的移动,将废弃掉的吸液针运输到设备的边缘处,最后再通过电机等动力件对运输箱进行倾倒,将废弃的吸液针倾倒进放置在设备一旁的废品回收箱。现有技术中,需要电机等动力件对运输箱进行倾倒,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电力等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通过运输箱的移动就可实现吸液针的倾倒,无需使用电机等动力件,节约了能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包括可装载吸液针的回收组件、驱动所述回收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可抵接所述开关板使得所述开关板转动打开的顶柱以及可抵接所述承载组件使得所述承载组件转动倾倒出吸液针的抵接槽,所述回收组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盖板、侧板和与所述侧板相对设置的开关板,所述盖板、侧板与所述开关板围合成腔体,所述开关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可承载吸液针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贴合的第一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垂直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端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槽可抵接所述抵接板使得所述第一支撑部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板平行于所述侧板。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槽包括抵接部和位于所述抵接部一侧的滑动部,所述抵接部垂直于所述抵接板并可与所述抵接板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180°,且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低于所述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外侧设置有可将所述开关板复位的弹性件。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抵接槽均位于所述安装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导向滑轨,所述回收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滑轨。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所述回收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导向滑轨,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滑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进一步地,还包括存放吸液针的暂存盒,所述暂存盒固定于所述回收组件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驱动组件可带动装载废弃吸液针的回收组件移动,使得回收组件移动到回收箱一旁,将废弃吸液针倾倒进回收箱中。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回收组件朝向回收箱移动的过程中,顶柱可抵接开关板并使得开关板绕着转轴打开,抵接槽可抵接承载组件并使得承载组件绕着转轴转动,将废弃吸液针倾倒进回收箱,倾倒过程中无需使用电机等动力件,节约了电力等能源。2、当承载组件倾倒完成后复位过程中,第一支撑部与侧板贴合后可对第二支撑部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第二支撑部呈水平状态,有利于承载废弃吸液针。3、抵接板平行于侧板,抵接槽包括抵接部和滑动部,当抵接部抵接抵接板时,两者之间保持垂直状态,更有利于抵接槽抵接驱动承载组件转动,便于废弃吸液针的倾倒。4、滑动部与抵接部之间夹角大于180°,且滑动部52远离抵接部51的一端低于抵接部51,此种设置有利于废弃吸液针的滑出掉落进回收箱内进行统一回收。5、通过设置弹性件,可对转动后的开关板自动复位,便于回收组件再次承载废弃的吸液针,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功能。6、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滑轨,第一导向滑轨可对回收组件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避免其移动位置发生偏移,可以精准的实现顶柱抵接开关板和抵接槽抵接承载组件,有利于实现回收组件的倾倒。7、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导向滑轨,可以实现回收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增加了回收组件的滑动范围,有利于回收组件回收废弃吸液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所采用的回收组件初始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所采用的回收组件倾倒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回收组件;11、盖板;12、侧板;13、开关板;14、腔体;2、承载组件;21、第一支撑部;22、第二支撑部;221、抵接板;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驱动件;311、电动机;312、主动轮;313、从动轮;314、皮带;32、第一导向滑轨;4、顶柱;5、抵接槽;51、抵接部;52、滑动部;6、弹性件;7、安装架;71、安装腿;72、安装板;8、第二驱动组件;81、第二驱动件;82、第二导向滑轨;9、暂存盒;91、吸液针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上吸液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装载吸液针的回收组件(1),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盖板(11)、侧板(12)和与所述侧板(12)相对设置的开关板(13),所述盖板(11)、侧板(12)与所述开关板(13)围合成腔体(14),所述开关板(13)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11),所述腔体(14)内设置有可承载吸液针的承载组件(2),所述承载组件(2)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11);/n驱动所述回收组件(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n可抵接所述开关板(13)使得所述开关板(13)转动打开的顶柱(4);/n可抵接所述承载组件(2)使得所述承载组件(2)转动倾倒出吸液针的抵接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装载吸液针的回收组件(1),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盖板(11)、侧板(12)和与所述侧板(12)相对设置的开关板(13),所述盖板(11)、侧板(12)与所述开关板(13)围合成腔体(14),所述开关板(13)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11),所述腔体(14)内设置有可承载吸液针的承载组件(2),所述承载组件(2)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11);
驱动所述回收组件(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
可抵接所述开关板(13)使得所述开关板(13)转动打开的顶柱(4);
可抵接所述承载组件(2)使得所述承载组件(2)转动倾倒出吸液针的抵接槽(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包括与所述侧板(12)贴合的第一支撑部(2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垂直的第二支撑部(22),所述第二支撑部(22)的底端设置有抵接板(221),所述抵接槽(5)可抵接所述抵接板(221)使得所述第一支撑部(21)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221)平行于所述侧板(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液针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槽(5)包括抵接部(51)和位于所述抵接部(51)一侧的滑动部(52),所述抵接部(51)垂直于所述抵接板(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宛丛林庆亮李亚成姚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