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91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包括进出料机构底座、支架、旋转电机及旋转臂,支架固定在进出料机构底座上,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旋转电机通过一转轴与旋转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进出料机构采用旋转臂旋转方式完成托盘交换,运动幅度小,所需运行空间可大大缩小,减少对操作员作业空间的挤占,操作员可更方便地完成相关生产操作及设备管理,大大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加工中心的工作方式是,鞍座及工作台在X轴方向左右方向及Y轴方向前后方向移动,设定工作台上的工件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主轴加工单元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移动,通过旋转的主轴进行面、槽、孔等结构的加工。工件固定在托盘上,通过进出料机构与工作台上进行交换,而现有的加工中心的进出料机构结构体积较大,常常成为操作员接近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的阻碍,以至于操作员在换刀、处理紧急状况时不得不费力地跨越进出料机构,大大增加了操作上的困难及危险性。为此,极有必要改进现有进出料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公开号为CN110449956A的专利技术专利于2019年11月15日公开了一种多主轴的全自动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执行机构、床身、送料区、工装区、加工区及刀库区;执行机构包括滑枕、滑鞍及滑台;送料区横穿床身,送料区及刀库区分别位于加工区相对两侧,所述送料区位于加工中心的最前端,执行机构在送料区、工装区、加工区及刀库区上方运动;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整个机床的前方,有一条传送带,横穿机床内部,传送带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增减,通过增加传送带的长度,来实现存放更多的原料和成品零件的功能,节省了人工。但该技术用于送料的传送带也会给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加工中心的进出料机构结构体积较大,会给操作增加不便及危险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使人机配合更友好,方便操作,提高作业效率的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包括进出料机构底座、支架、旋转电机及旋转臂,支架固定在进出料机构底座上,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旋转电机通过一转轴与旋转臂连接。现有的加工中心虽然有进出料机构,但结构体积较大,常常成为操作员接近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的阻碍,以至于操作员在换刀、处理紧急状况时不得不费力地跨越进出料机构,大大增加了操作上的困难及危险性。本技术方案中的进出料机构采用旋转臂旋转方式完成托盘交换,从而实现工件的更替。此种进出料机构运动幅度小,所需运行空间可大大缩小,减少对操作员作业空间的挤占,操作员可更方便地完成相关生产操作及设备管理,大大提高整体作业效率。作为优选,旋转臂包括手臂收容架和两对折叠手臂,所述转轴连接在手臂收容架中心,两对折叠手臂分别位于手臂收容架两侧,每对中的两个折叠手臂分别铰接在手臂收容架同侧的两端。折叠手臂用于托举托盘,托盘则承载工件,在主轴对工件进行加工期间,工件不能替换,此时进出料机构处于待机状态,闲置的折叠手臂可以折叠起来,在托盘、工件替换时再展开使用,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小空间占用。作为优选,手臂收容架底部设有与折叠手臂一一对应的油缸,油缸铰接在手臂收容架上,油缸的活塞杆与折叠手臂铰接。油缸驱动折叠手臂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折叠手臂的折叠及展开。作为优选,折叠手臂包括手臂本体和销轴,销轴固定在手臂本体端部,销轴转动连接在手臂收容架上,销轴上设有与手臂本体构成夹角结构的轴柄,油缸的活塞杆与轴柄铰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使折叠手臂在油缸驱动下转动,实现折叠及展开状态的切换。作为另选,每个折叠手臂的转轴均连接一手臂驱动电机,手臂驱动电机安装在手臂收容架两侧的两端。折叠手臂直接由手臂驱动电机驱动,可简化传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手臂收容架中心通过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结构强度可靠且易于拆装。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多个旋转电机安装位。这样可提高旋转电机乃至旋转臂的设置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安装场地、操作需要等方面的要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操作,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中的进出料机构采用旋转臂旋转方式完成托盘交换,运动幅度小,所需运行空间可大大缩小,减少对操作员作业空间的挤占,操作员可更方便地完成相关生产操作及设备管理,大大提高整体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应用本技术的多主轴加工中心的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本技术的多主轴加工中心的一种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Z轴驱动装置,80-托盘,81-副底座,82-支架,83-旋转电机,84-旋转臂,85-手臂收容架,86-折叠手臂,100-主立柱,200-主底座,300-鞍座,400-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包括主底座200、主立柱100、鞍座300、工作台400、两个主轴加工单元,以及进出料机构。主立柱100固定在主底座200上并垂直于地面,主轴加工单元滑动连接在主立柱100上并受一Z轴驱动装置10驱动,鞍座300滑动连接在主底座200上,鞍座300与主底座200间连有Y轴驱动机构,工作台400滑动连接在鞍座300上,工作台400与鞍座300间连有X轴驱动机构。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副底座81、支架82、旋转电机83及旋转臂84,支架82固定在副底座81上,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架82上,旋转电机83通过一转轴与旋转臂84通过法兰连接。旋转臂84包括手臂收容架85和两对折叠手臂86,所述转轴连接在手臂收容架85中心,两对折叠手臂86分别位于手臂收容架85两侧,每对中的两个折叠手臂86分别铰接在手臂收容架85同侧的两端,手臂收容架85底部设有与折叠手臂86一一对应的油缸,油缸铰接在手臂收容架85上,油缸的活塞杆与折叠手臂86铰接。折叠手臂86包括手臂本体和销轴,销轴固定在手臂本体端部,销轴转动连接在手臂收容架85上,销轴上设有与手臂本体构成夹角结构的轴柄,油缸的活塞杆与轴柄铰接。支架82上设有四个旋转电机安装位,可使旋转电机83灵活调整安装位置。本多主轴加工中心在一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运行,工作台400在鞍座300上沿X轴方向移动到旋转臂84所在处,鞍座300沿Y轴方向移动,工作台400移动到一对已展开的空置的折叠手臂86上方,旋转臂84在一旋转臂升降机构驱动下上升少许,空置的折叠手臂86托住工作台400送出的载有已加工工件的托盘80,然后旋转180°,载有新工件的托盘80与载有已加工工件的托盘80换位,旋转臂84再下降,使载有新工件的托盘80下降到工作台400上,新工件随工作台400移动到主轴加工单元处进行加工。托盘80底部中间厚,四边薄,使得托盘80还在工作台400上时折叠手臂86也可插入托盘80底部的悬空处。在主轴对工件进行加工期间,工件不能替换,此时进出料机构处于待机状态,闲置的折叠手臂86可以折叠起来,贴合在手臂收容架85侧面,在托盘80、工件替换时再展开使用。实施例2:主轴加工单元为三个。每个折叠手臂86的转轴均连接一手臂驱动电机,手臂驱动电机安装在手臂收容架85两侧的两端。支架82上设有六个旋转电机安装位.其余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进出料机构底座(81)、支架(82)、旋转电机(83)及旋转臂(84),支架(82)固定在进出料机构底座(81)上,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架(82)上,旋转电机(83)通过一转轴与旋转臂(8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进出料机构底座(81)、支架(82)、旋转电机(83)及旋转臂(84),支架(82)固定在进出料机构底座(81)上,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架(82)上,旋转电机(83)通过一转轴与旋转臂(8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其特征是旋转臂(84)包括手臂收容架(85)和两对折叠手臂(86),所述转轴连接在手臂收容架(85)中心,两对折叠手臂(86)分别位于手臂收容架(85)两侧,每对中的两个折叠手臂(86)分别铰接在手臂收容架(85)同侧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机工程优化型多主轴加工中心进出料机构,其特征是手臂收容架(85)底部设有与折叠手臂(86)一一对应的油缸,油缸铰接在手臂收容架(85)上,油缸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强张梁李钻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