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9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多根竖杆,每根竖杆的顶部倾斜布置有一斜杆,在机架上位于斜杆的一侧形成有上料区,在机架上位于斜杆的另一侧形成有卸料区,在上料区上设置有多根挡料杆,挡料杆和竖杆之间形成过渡区,在机架上设置有上料机构和卸料机构,上料机构由多个上料组件组成,每个上料组件包括盛料杆和用于推动盛料杆转动的上料缸,卸料机构包括穿设于各个斜杆下方的连接杆、固定于机架外侧壁上用于推动连接杆上下移动的卸料缸,在连接杆上设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杆相同的举料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其能够连续平稳地进行上料动作,满足自动化上料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
技术介绍
在管材加工过程中,例如对管材进行切割或者弯折加工,均需要对管材进行上料。由于管材长度较长,同时重量较重,如采用人工进行上料,则存在上料难度较大,费时费力。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790067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上料机》,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且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区、位于上料区上方的放料区以及用于将上料区的管材输送至放料区的举料机构,放料区设有用于容置管材的槽道,所述槽道设有若干个用于承载管材的第一导向轮,若干个第一导向轮沿管材方向排列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其能够连续平稳地进行上料动作,满足自动化上料需求。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中部沿着管材摆放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有多根竖杆,每根竖杆的顶部倾斜布置有一斜杆,在机架上位于斜杆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区,在机架上位于斜杆的另一侧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中部沿着管材摆放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有多根竖杆(41),每根竖杆(41)的顶部倾斜布置有一斜杆(42),在机架(1)上位于斜杆(42)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区(11),在机架(1)上位于斜杆(42)的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将管材逐根送入下一个工位的卸料区(13),在上料区(11)上设置有多根挡料杆(2),挡料杆(2)和竖杆(41)之间形成过渡区(12),在上料区(11)上设置有用于将管材送入过渡区的上料机构,在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管材从过渡区(12)送入卸料区的卸料机构(6),上料机构由多个沿管材摆放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自动上料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中部沿着管材摆放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有多根竖杆(41),每根竖杆(41)的顶部倾斜布置有一斜杆(42),在机架(1)上位于斜杆(42)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区(11),在机架(1)上位于斜杆(42)的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将管材逐根送入下一个工位的卸料区(13),在上料区(11)上设置有多根挡料杆(2),挡料杆(2)和竖杆(41)之间形成过渡区(12),在上料区(11)上设置有用于将管材送入过渡区的上料机构,在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管材从过渡区(12)送入卸料区的卸料机构(6),上料机构由多个沿管材摆放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上料组件(5)组成,每个上料组件(5)包括盛料杆(51)和用于推动盛料杆(51)转动的上料缸(52),盛料杆(51)的一端铰接于对应的竖杆(41)之上,盛料杆(51)的另一端放置于机架(1)的侧壁之上,上料缸(52)缸体铰接于机架(1)的底部,上料缸(52)的输出端铰接于盛料杆(51)的下方,卸料机构(6)包括穿设于各个斜杆(42)下方的连接杆(7)、固定于机架(1)外侧壁上用于推动连接杆(7)上下移动的卸料缸(61),在连接杆(7)上设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何慧清
申请(专利权)人:标克激光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