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82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包括进料管、缓冲管、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缓冲管之间连接有上接头,所述缓冲管与所述出料管之间连接有下接头,所述进料管内侧设有进料通孔,所述缓冲管内侧设有缓冲通孔,所述上接头内侧设有过渡通孔,所述第一过渡通孔位于所述进料通孔与所述缓冲通孔之间,所述出料管内侧设有出料通孔,所述下接头内侧设有喇叭孔,所述喇叭孔位于所述出料通孔与所述缓冲通孔之间,所述缓冲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料通孔与所述出料通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冲料管,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能够减缓玻封二极管的出料速度,避免玻封二极管对堆积在出料口附近的玻封二极管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
技术介绍
二极管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其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电流只可以从二极管的一个方向流过,二极管的作用有整流电路,检波电路,稳压电路,各种调制电路,二极管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玻璃封装二极管简称玻封二极管,是二极管中的一种,其主体外观类似圆柱体。玻封二极管产品通常使用细胶管运输,运输的初始动力来源于压缩气体的推压,最后阶段通过自身重力下滑而出料。如图1所示,由于玻封二极管6通过细胶管直线运输,当出料口即细胶管下侧位置有物料堆积时,由于动力来源于压缩气体,使得玻封二极管6的初速度很快,很容易打伤出料口附近堆积的玻封二极管6。并且,通过降低压缩气体的压力的方式会导致部分玻封二极管6无法进入细胶管,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亟待一种结构,在不改变压缩气体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出料的玻封二极管6不会对堆积在出料口附近的玻封二极管6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1)、缓冲管(2)、出料管(3),所述进料管(1)与所述缓冲管(2)之间连接有上接头(4),所述缓冲管(2)与所述出料管(3)之间连接有下接头(5),所述进料管(1)内侧设有进料通孔(11),所述缓冲管(2)内侧设有缓冲通孔(21),所述上接头(4)内侧设有过渡通孔(41),所述过渡通孔(41)位于所述进料通孔(11)与所述缓冲通孔(21)之间,所述出料管(3)内侧设有出料通孔(31),所述下接头(5)内侧设有喇叭孔(51),所述喇叭孔(51)位于所述出料通孔(31)与所述缓冲通孔(21)之间,所述缓冲通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1)、缓冲管(2)、出料管(3),所述进料管(1)与所述缓冲管(2)之间连接有上接头(4),所述缓冲管(2)与所述出料管(3)之间连接有下接头(5),所述进料管(1)内侧设有进料通孔(11),所述缓冲管(2)内侧设有缓冲通孔(21),所述上接头(4)内侧设有过渡通孔(41),所述过渡通孔(41)位于所述进料通孔(11)与所述缓冲通孔(21)之间,所述出料管(3)内侧设有出料通孔(31),所述下接头(5)内侧设有喇叭孔(51),所述喇叭孔(51)位于所述出料通孔(31)与所述缓冲通孔(21)之间,所述缓冲通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料通孔(11)与所述出料通孔(31)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玻封二极管的缓冲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通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