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及采用该顶板的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63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及采用该顶板的飞机,包括中心板和围绕在中心板外围的主体板,中心板和主体板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环形间隙构成主通风口,中心板安装有主照明装置,主体板安装有至少一个副照明装置和至少一个副通风口,中心板在主通风口处具有台阶结构,主体板在主通风口处具有斜面结构,台阶结构和斜面结构相对设置,构成由集成式顶板中心内侧向四周外侧倾斜向下的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顶板集成驾驶舱通风、主照明和局部照明功能,提高了驾驶舱顶部空间利用率,增加了美观程度,并采用了具有特殊柔风结构的主出风口设计,保证出风气流的流场分布柔和均匀,避免了对飞行员以及观察员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及采用该顶板的飞机
本技术涉及飞机机体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驾驶舱集成式顶板结构及采用该顶板的飞机。
技术介绍
民用飞机驾驶舱除了提供完成飞行任务必要的控制和显示器件以外,还需为机组人员提供舒适的照明和通风环境。舒适友好的驾驶舱环境能减少飞行机组在执行任务中的失误并提高工作效率。飞行员执行任务时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又缺乏时间运动,容易引发关节和颈椎相关的疾病。若长期待在冷空气产生的强流场中,会使得这一个问题更加严重。飞行员的肩关节感到不适,会对执行任务造成影响,甚至对飞行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为无论是驾驶杆还是驾驶盘都需要飞行员的精准操控。另外,潜在的健康危害也可能会降低飞行员的服役年限。飞行员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飞行员服役年限的降低无疑增加了航司的运行成本。因此,驾驶舱舒适的通风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通风口的结构形状不同,对通风气流产生的流场有很大影响,并且对空间有限的驾驶舱内的环境布局也有所影响,因此通风口的结构设计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及采用该顶板的飞机,其集成驾驶舱通风、主照明和局部照明功能,提高了驾驶舱顶部空间利用率,增加了美观程度,并采用了具有特殊柔风结构的主出风口设计,保证出风气流的流场分布柔和均匀,避免了对飞行员以及观察员身体造成伤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包括中心板和围绕在所述中心板外围的主体板,所述中心板和所述主体板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构成主通风口,所述中心板安装有主照明装置,所述主体板安装有至少一个副照明装置和至少一个副通风口,所述中心板在所述主通风口处具有台阶结构,所述主体板在所述主通风口处具有斜面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和所述斜面结构相对设置,构成由所述集成式顶板中心内侧向四周外侧倾斜向下的气流通道。优选的,所述副照明装置设置成能够独立调节照明方向,所述副通风口设置成能够独立调节出风方向。优选的,所述副照明装置和所述副通风口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副照明装置和所述副通风口呈直线布置,且所述副照明装置布置在所述副通风口两侧。优选的,所述集成式顶板布置于驾驶员座位后侧的驾驶舱顶部,所述副照明装置和所述副通风口在所述主体板朝向飞机机头方向的一端垂直于飞机航线方向地呈直线布置。优选的,所述中心板的所述台阶结构为一级台阶结构。优选的,所述主体板的所述斜面结构具有平面状的斜面。优选的,所述主体板的所述斜面结构具有弧面状的斜面。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机,包括驾驶舱,所述驾驶舱顶部设置有前述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优选的,所述驾驶舱集成式顶板设置于驾驶员座位后侧的驾驶舱顶部,且设置成使所述副照明装置和所述副通风口在飞机航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主照明装置和所述主通风口的后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驾驶舱顶板结构将主照明、主通风口以及驾驶员照明、通风口巧妙结合,提高了驾驶舱天花板空间的利用率,并且通过与照明灯相结合的通风口设计,使通风口更加隐蔽和简洁,从而使得整个驾驶舱环境更加有序,不显杂乱,更具有现代感。本技术的驾驶舱顶板结构还采用了具有柔风结构的环形通风口设计,能够使出风变得柔和,并能将新鲜空气从顶部由不同方向向整个驾驶舱输送,最大程度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本技术的驾驶舱顶板结构还提供了为观察员提供的通风口和照明灯,具有旋转改变方向的功能,最大程度满足观察员的照明和通风需求。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会得到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作为所请求保护的技术的示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元素。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图1所示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的A-A截面示意图。1:中心板;2:主体板;3:主通风口;4:主照明装置;5:副照明装置;6副通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说明书、权利要求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其同时具有通风功能和照明功能。该集成式顶板包括中心板1和围绕在中心板外围的主体板2,中心板1和主体板2之间的环形间隙构成主通风口3。其中,中心板1安装有用于整个驾驶舱照明的主照明装置4,较佳的,该主照明装置4安装于中心板1的中央,主照明装置4可以设计为矩形,也可根据驾驶舱的布局需求设计为其他形状。主体板2安装有至少一个副照明装置5和至少一个副通风口6,该副照明装置5设置成能够独立调节照明方向,副通风口6也设置成能够独立调节出风方向,较佳的,副照明装置5和副通风口6的个数分别为两个,以副通风口6在中间、副照明装置5在两侧的排列方式在一直线上布置。当然,根据需要,副照明装置5和副通风口6也可以是其他的数量。中心板1在主通风口3处具有台阶结构,主体板2在主通风口3处具有斜面结构,台阶结构和斜面结构相对设置,从顶板上方至顶板底部构成由集成式顶板中心内侧向四周外侧倾斜向下的气流通道,气流从顶板上方经过该通风口进入驾驶舱中,并由于该斜面结构的存在,形成向四周扩散的流向,由于该台阶结构的存在,气流在通风口处被柔化,能够产生符合人体工效学的空气流场,使出风口吹出的气流不会直吹飞行员背部,避免了对飞行员健康的损害。较佳的,中心板1的该台阶结构为一级台阶结构,即在中心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一级台阶。当然,其他的台阶数量(例如二级或更多级)也是可行的。另外,较佳的,主体板2的斜面结构具有平面状的斜面,如图2中所示。当然,该斜面结构也可以具有弧面状的斜面。进一步的,集成式顶板布置于驾驶员座位后侧的驾驶舱顶部,副照明装置5和副通风口6在主体板朝向飞机机头方向的一端垂直于飞机航线方向地呈直线布置。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机,包括驾驶舱,驾驶舱顶部设置有前述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较佳的,该驾驶舱集成式顶板设置于驾驶员座位后侧的驾驶舱顶部,并且,副照明装置5和副通风口6在飞机航线方向上设置在主照明装置4和主通风口3的前方。这里采用的术语和表述方式只是用于描述,本技术并不应局限于这些术语和表述。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并不意味着排除任何示意和描述(或其中部分)的等效特征,应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各种修改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其他修改、变化和替换,例如不同规格的元器件的替换,也可能存在。相应的,权利要求应视为覆盖所有这些等效物。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技术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板和围绕在所述中心板外围的主体板,所述中心板和所述主体板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构成主通风口,所述中心板安装有主照明装置,所述主体板安装有至少一个副照明装置和至少一个副通风口,/n所述中心板在所述主通风口处具有台阶结构,所述主体板在所述主通风口处具有斜面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和所述斜面结构相对设置,构成由所述集成式顶板中心内侧向四周外侧倾斜向下的气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板和围绕在所述中心板外围的主体板,所述中心板和所述主体板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构成主通风口,所述中心板安装有主照明装置,所述主体板安装有至少一个副照明装置和至少一个副通风口,
所述中心板在所述主通风口处具有台阶结构,所述主体板在所述主通风口处具有斜面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和所述斜面结构相对设置,构成由所述集成式顶板中心内侧向四周外侧倾斜向下的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照明装置设置成能够独立调节照明方向,所述副通风口设置成能够独立调节出风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照明装置和所述副通风口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舱集成式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照明装置和所述副通风口呈直线布置,且所述副照明装置布置在所述副通风口两侧。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俊孟华严玲朱瑶李飞穆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