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及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62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及飞行器,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多个机臂和多个支撑臂。多个机臂沿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机臂包括第一臂段和第二臂段,第一臂段的一端与机身相连且相对机身固定,第一臂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臂段可转动地相连,支撑臂的数量与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机臂,每个支撑臂的一端与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臂段可拆卸地相连,在机臂处在展开状态时,第二臂段位于第一臂段的轴向一侧,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支撑臂相连,在机臂处在折叠状态时,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支撑臂分离,第二臂段位于第一臂段的径向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身组件,机臂可以实现折叠且折叠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及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采用多旋翼形式的飞行器,飞行器的机臂尺寸相对较长,占用空间大。相关技术中,有的飞行器的机臂不能折叠,有的飞行器的机臂也可以实现折叠,但是折叠结构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该机身组件的机臂可以实现折叠且折叠结构可靠,机臂在展开状态时结构稳定可靠。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机身组件的飞行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多个机臂,多个所述机臂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机臂包括第一臂段和第二臂段,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相连且相对所述机身固定,所述第一臂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段可转动地相连;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与所述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段可拆卸地相连;其中,每个所述机臂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位于所述第一臂段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相连;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分离,所述第二臂段位于所述第一臂段的径向一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通过将每个机臂设置成包括可转动相连的两部分,在需要折叠机臂时可以将支撑臂与第二臂段分离,并将第二臂段朝向邻近机身的方向转动至折叠状态,从而可以方便实现机臂的折叠且易于操作;在需要展开机臂时,可以将机臂的第二臂段转动至展开状态,并且通过支撑臂与第二臂段相连,使得支撑臂、机臂和机身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第二臂段固定在展位状态,同时支撑臂对第二机臂具有支撑作用,使得机臂在展开状态时结构稳定可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臂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臂段的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臂段和所述第二臂段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臂段和所述第二臂段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臂段的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一臂段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具有第一配合空间,所述第一配合空间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空间连通的避让开口;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臂段的邻近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臂段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开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配合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地相连,所述避让开口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的周向延伸;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空间的侧壁与所述支撑臂相对且远离所述支撑臂的部分为止抵板,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与所述止抵板止抵。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臂段相连,所述第一枢接部内限定出所述第一配合空间,所述第一枢接部上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臂段相连,所述第二枢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开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配合空间内,所述第二枢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枢接板以及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枢接板之间的套筒,套筒套设于转轴的外周侧且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套筒可转动,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枢接部适于与所述止抵板止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臂段和所述支撑臂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支撑臂相连且相对所述支撑臂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有卡勾;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臂段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臂段固定,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柱;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卡勾和所述卡柱配合;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卡勾和所述卡柱脱离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件邻近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扳手件,所述扳手件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所述卡勾连接在所述扳手件上,在所述扳手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扳手件相对所述第三连接件固定且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柱配合,在所述扳手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柱脱离配合。可选地,所述卡勾与所述扳手件可转动地相连,在所述扳手件处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扳手件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扳手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轴线的邻近所述支撑臂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枢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臂相连,所述第三枢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枢接板,所述第三连接部和两个所述第二枢接板之间限定出第二配合空间,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相连的连接套环和第四枢接部,所述连接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臂段,所述第四枢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三枢接板,所述卡柱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三枢接板之间,所述第四枢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配合空间内,所述扳手件与两个所述第二枢接板可转动地相连,在所述扳手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扳手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配合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锁定件,所述扳手件上形成有锁定扣,所述第二枢接板上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件适于穿设于所述锁定孔并与所述锁定扣配合,以将所述扳手件锁定在所述锁定位置。可选地,所述锁定孔在所述支撑臂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锁定件在所述支撑臂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可选地,所述第三枢接板上形成有止抵凸起,所述第二枢接板上形成有止抵缺口,所述止抵凸起止抵配合在所述止抵缺口内。进一步地,所述止抵凸起包括相连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凸起段和第二凸起段,所述止抵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止抵凸起的形状相适配。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飞行器,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身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飞行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机身组件,机臂可以实现折叠且折叠结构可靠,机臂在展开状态时结构稳定可靠。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飞行器的机臂以及起落架与机身的连接配合立体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n多个机臂,多个所述机臂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机臂包括第一臂段和第二臂段,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相连且相对所述机身固定,所述第一臂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段可转动地相连;/n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与所述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段可拆卸地相连;/n其中,每个所述机臂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位于所述第一臂段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相连;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分离,所述第二臂段位于所述第一臂段的径向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多个机臂,多个所述机臂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机臂包括第一臂段和第二臂段,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相连且相对所述机身固定,所述第一臂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段可转动地相连;
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与所述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段可拆卸地相连;
其中,每个所述机臂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位于所述第一臂段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相连;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分离,所述第二臂段位于所述第一臂段的径向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臂段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臂段沿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段和所述第二臂段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臂段和所述第二臂段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臂段的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一臂段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具有第一配合空间,所述第一配合空间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空间连通的避让开口;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臂段的邻近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臂段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开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配合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地相连,所述避让开口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的周向延伸;
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空间的侧壁与所述支撑臂相对且远离所述支撑臂的部分为止抵板,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与所述止抵板止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臂段相连,所述第一枢接部内限定出所述第一配合空间,所述第一枢接部上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臂段相连,所述第二枢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开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配合空间内,所述第二枢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枢接板以及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枢接板之间的套筒,套筒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侧且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套筒可转动,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枢接部适于与所述止抵板止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臂段和所述支撑臂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支撑臂相连且相对所述支撑臂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有卡勾;
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臂段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臂段固定,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柱;
在所述机臂处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卡勾和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兵徐智芹肖锭锋吴旭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