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及其驾驶室及超重型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49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及其驾驶室及超重型卡车,该通道用于超宽车采用标准驾驶室时安装于驾驶室底部,该通道采用分段式结构,其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前段包括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固定在一起,以提供上车便利性并对轮胎进行防护和挡泥作用,驾驶室翻转时,前段不随驾驶室运动;后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通过后段到达驾驶室后部,以便于对驾驶室顶部、后部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驾驶室翻转时,后段随驾驶室一起翻转。驾驶室及超重型卡车具有该分段式多功能通道。通过在标准驾驶室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增加通道以适应超宽车,节约了成本,同时还增加了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及其驾驶室及超重型卡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超宽车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及其驾驶室及超重型卡车。
技术介绍
重型卡车整车宽度一般为2500mm,超重型卡车整车宽度一般为3000mm(车轮外宽为3000mm)。由于一致性、成本、标准等方面考虑,超重型卡车的驾驶室往往都采用与重型卡车一样宽度的驾驶室。基于此,需要对驾驶室底部车轮部位作相应的设计与调整,以满足超重型卡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超宽车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超宽车采用标准驾驶室时安装于驾驶室底部,该通道采用分段式结构,其包括前段和后段,其中,前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前段包括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固定在一起,以提供上车便利性并对轮胎进行防护和挡泥作用,驾驶室翻转时,前段不随驾驶室运动;后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通过后段到达驾驶室后部,以便于对驾驶室顶部、后部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驾驶室翻转时,后段随驾驶室一起翻转。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段包括左、右两部分,上车踏板部分在原驾驶室底部组件踩踏部分进行加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段焊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前挡泥板部分与上车踏板部分采用焊接固定,以对二级踏板进行加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段采用螺栓连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即挡泥板部分和上车踏板部分分别螺栓连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挡泥板部分与上车踏板部分采用螺栓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段包括左、右两部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段通过加强结构螺栓连接于驾驶室底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段周围包括护栏,以保护人员安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段和后段采用错位式接缝,保证从外观看没有缝隙,而且驾驶室在跳动时前、后段不会产生干涉。一种驾驶室,该驾驶室具有上述的适用于超宽车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一种超重型卡车,该超重型卡车具有上述的驾驶室。本技术通过在标准驾驶室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增加分段式多功能通道以适应超宽车,节约了成本,同时还增加了防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前段与驾驶室底部组件焊接图;图2A为前段与驾驶室底部组件螺栓连接图;图2B为在图2A的箭头B方向的踏板部分与驾驶室底部组件螺栓连接的放大图;图3A为后段与驾驶室底部连接图;图3B为在图3A的箭头A方向的局部放大图;图3C为图3B的后段与驾驶室底部螺栓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后段使用状态图;图5为加有护栏的后段示意图;图6为前段与后段错位式接缝连接的示意图;其中:1—驾驶室底部组件;2—前段;21—踏板部分;22—挡泥板部分;23—第一螺栓、24—第二螺栓、25—第三螺栓、41—第四螺栓;3—驾驶室;4—后段;42—护栏;5—错位式接缝。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道是在标准驾驶室(2500mm宽)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以满足超宽车(3000mm宽)该有的功能和性能。该技术通道前段2包括上车踏板部分21和前挡泥板部分22,上车踏板为原驾驶室底部组件踩踏部分进行加宽,功能主要是提供上车便利性;前挡泥板功能主要是对轮胎进行防护和挡泥作用,同时挡泥板与上车踏板进行焊接,可选的,挡泥板与上车踏板进行螺栓连接,对二级踏板有加强作用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分段式多功能通道由左、右前段和左、右后段组成,如图1所示,前段包括上车踏板与挡泥板。左、右前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左、右后段装配于驾驶室底部。左、右前段起防护和挡泥作用,左、右后段起挡泥和通道作用。通道采用分段式结构,前段2焊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1上,如图1所示。可选的,前段2可采用螺栓连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如图2A、2B所示,挡泥板部分22采用第一螺栓23连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1上,上车踏板部分21采用第三螺栓25连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1上,挡泥板部分22与上车踏板部分21采用第二螺栓24连接。驾驶室3翻转时,前段2不随驾驶室3运动。后段4通过加强结构第四螺栓41连接于驾驶室3底部,如图3A、3B、3C所示。驾驶室翻转时,后段4随驾驶室3一起翻转。该技术通道后段4功能主要是通道和挡泥作用,人员可通过后段4到达驾驶室3后部对驾驶室顶部、后部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如图4所示。可选的,后段周围可增加护栏42,保护人员安全,如图5所示。该使用新型通道前段2和后段4采用错位式接缝5,保证从外观看没有缝隙,而且驾驶室3在跳动时前、后段不会产生干涉,如图6所示。一种驾驶室,该驾驶室具有适用于超宽车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一种超重型卡车,该超重型卡车具有适用于超宽车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的驾驶室。该分段式多功能通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该平台有上车、挡泥、防护、通道的功能;2、该平台根据功能区划分为两段,前段为固定式,与驾驶室底部组件焊接,起挡泥和防护作用,又可加强上车踏板;后段为活动式,起通道和挡泥作用。3、分段式平台之间采用错位式接缝。本技术通过在标准驾驶室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进,增加分段式多功能通道以适应超宽车,节约了成本,同时还增加了防护作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用于超宽车采用标准驾驶室时安装于驾驶室底部,该通道采用分段式结构,其包括前段和后段,其中,/n前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前段包括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固定在一起,以提供上车便利性并对轮胎进行防护和挡泥作用,驾驶室翻转时,前段不随驾驶室运动;/n后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通过后段到达驾驶室后部,以便于对驾驶室顶部、后部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驾驶室翻转时,后段随驾驶室一起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用于超宽车采用标准驾驶室时安装于驾驶室底部,该通道采用分段式结构,其包括前段和后段,其中,
前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前段包括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上车踏板部分和前挡泥板部分固定在一起,以提供上车便利性并对轮胎进行防护和挡泥作用,驾驶室翻转时,前段不随驾驶室运动;
后段固定于驾驶室底部,通过后段到达驾驶室后部,以便于对驾驶室顶部、后部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驾驶室翻转时,后段随驾驶室一起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其特征在于,前段包括左、右两部分,上车踏板部分在原驾驶室底部组件踩踏部分进行加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其特征在于,前段焊接于驾驶室底部组件上,前挡泥板部分与上车踏板部分采用焊接固定,以对二级踏板进行加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多功能通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星祁磊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