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46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包括充电桩防撞装置,充电桩防撞装置包括充电桩,充电桩正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正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套,充电桩下方设置有水平撞击微调装置,充电桩右侧面设置有示警装置,水平撞击微调装置包括滑块,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充电桩下表面,滑块正侧面下端开设有矩形滑槽,滑块外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圈,保护充电桩的作用,当新手反应过来时,挪开车子,弹簧块则会带动充电桩恢复原来的位置,保护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有防撞结构,但是基本都设置在内部,不能对充电桩外表面进行防护,在遇到新手驾驶新能源汽车时,因为驾驶技术的不熟练,难免撞击到充电桩,使其外部变形,还有可能损伤内部的精密原件导致充电桩无法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包括充电桩防撞装置,所述充电桩防撞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正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正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套,所述充电桩下方设置有水平撞击微调装置,所述充电桩右侧面设置有示警装置。优选的,所述水平撞击微调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充电桩下表面,所述滑块正侧面下端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滑块外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圈,所述矩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盒,所述滑块正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块,所述弹簧块正侧面固定连接矩形盒正侧面内壁,所述橡胶保护圈外侧面固定连接矩形盒内壁上端,所述示警装置包括反光牌,所述反光牌左侧面固定连接充电桩右侧面,所述反光牌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反光镜,所述固定块、轴承、转动杆和环形橡胶套以充电桩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矩形盒位于滑块的正下方,所述弹簧块以滑块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反光牌与反光镜之间的夹角为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使用者将矩形盒固定在地面上,整个装置将垂直于地面,装置的正面的朝向与新能源汽车车身的朝向相同,当新手驾驶新能源汽车在倒车准备充电时,不小心撞到了充电桩,此时充电桩受力向后移动,此时充电桩带动滑块向后移动,滑块的向后移动挤压弹簧块,此时装置遭受轻微的撞击,但是由于充电桩是移动的,所以充电桩跟随力的方向的运动而运动,弹簧块则吸收了充电桩力的作用,达到了防撞击,保护充电桩的作用,当新手反应过来时,挪开车子,弹簧块则会带动充电桩恢复原来的位置,保护充电桩的正常使用。(2)、该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当新手驾驶新能源汽车转弯时因为没有控制好油门,车速加快撞到充电桩时,充电桩正侧面的环形橡胶套可以对撞击缓冲、卸力,并且在环形橡胶套表面受到撞击时,环形橡胶套会随着力的方向转动,因为转动杆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环形橡胶套和轴承,转动杆会在轴承内部转动,保护充电桩受到轻微的撞击,并且在环形橡胶套受到撞击时会带动水平撞击微调装置的向右移动进行二次卸力,更好的保护充电桩不受撞击而变形、损坏,保证充电桩的正常使用和外表的完好无损。(3)、该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在新能源汽车运动时,反光牌会反射来自车辆的车灯和周围的光并传递人的眼睛,让人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里有个装置,小心撞上,并且反光牌与反光镜之间的夹角为60°,可以更好的汇聚周围的亮光,在傍晚和天黑的时候帮助新能源车主判断充电桩的位置,避免撞上,保护装置充电桩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撞型充电桩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撞型充电桩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平撞击微调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防撞装置、101充电桩、102固定块、103轴承、104转动杆、105环形橡胶套、2水平撞击微调装置、201滑块、202矩形滑槽、203橡胶保护圈、204固定轨道、205矩形盒、206弹簧块、3示警装置、301反光牌、302反光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包括充电桩防撞装置1,充电桩防撞装置1包括充电桩101,充电桩101正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2,固定块102正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103,轴承103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4,转动杆104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套105,充电桩101下方设置有水平撞击微调装置2,充电桩101右侧面设置有示警装置3,水平撞击微调装置2包括滑块201,滑块201上表面固定连接充电桩101下表面,滑块201正侧面下端开设有矩形滑槽202,滑块201外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圈203,矩形滑槽202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轨道204,固定轨道20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盒205,滑块201正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块206,弹簧块206正侧面固定连接矩形盒205正侧面内壁,橡胶保护圈203外侧面固定连接矩形盒205内壁上端,示警装置3包括反光牌301,反光牌301左侧面固定连接充电桩101右侧面,反光牌30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反光镜302,固定块102、轴承103、转动杆104和环形橡胶套105以充电桩101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矩形盒205位于滑块201的正下方,弹簧块206以滑块201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反光牌301与反光镜302之间的夹角为60°,弹簧块206则吸收了充电桩101力的作用,达到了防撞击,保护充电桩101的作用,当新手反应过来时,挪开车子,弹簧块206则会带动充电桩101恢复原来的位置,保护充电桩101的正常使用。工作原理:第一步:使用者将矩形盒205固定在地面上,整个装置将垂直于地面,装置的正面的朝向与新能源汽车车身的朝向相同,当新手驾驶新能源汽车在倒车准备充电时,不小心撞到了充电桩101,此时充电桩101受力向后移动,此时充电桩101带动滑块201向后移动,滑块201的向后移动挤压弹簧块206,此时装置遭受轻微的撞击,但是由于充电桩101是移动的,所以充电桩101跟随力的方向的运动而运动,弹簧块206则吸收了充电桩101力的作用,达到了防撞击,保护充电桩101的作用,当新手反应过来时,挪开车子,弹簧块206则会带动充电桩101恢复原来的位置,保护充电桩101的正常使用。第二步:当新手驾驶新能源汽车转弯时因为没有控制好油门,车速加快撞到充电桩101时,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包括充电桩防撞装置(1),所述充电桩防撞装置(1)包括充电桩(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01)正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2),所述固定块(102)正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103),所述轴承(103)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4),所述转动杆(104)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套(105);/n所述充电桩(101)下方设置有水平撞击微调装置(2);/n所述充电桩(101)右侧面设置有示警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包括充电桩防撞装置(1),所述充电桩防撞装置(1)包括充电桩(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01)正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2),所述固定块(102)正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103),所述轴承(103)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4),所述转动杆(104)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套(105);
所述充电桩(101)下方设置有水平撞击微调装置(2);
所述充电桩(101)右侧面设置有示警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防撞型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撞击微调装置(2)包括滑块(201),所述滑块(201)上表面固定连接充电桩(101)下表面,所述滑块(201)正侧面下端开设有矩形滑槽(202),所述滑块(201)外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圈(203),所述矩形滑槽(202)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轨道(204),所述固定轨道(20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盒(205),所述滑块(201)正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块(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宜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旭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