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02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用于承压接头本体和母端前盖的拆装,拆装工具包括外套组件和内套组件,所述内套组件、所述承压接头本体和所述母端前盖安装在所述外套组件中,所述内套组件安装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传动件一端与所述内套组件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伸出所述外套组件的上端,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内套组件带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承压接头领域,特别是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
技术介绍
承压接头是旋转井壁取心仪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承受压力及传输信号的作用,结构极其特殊,成本昂贵。如图1所示,承压接头本体的公针根部具有陶瓷结构,当承压接头装配及拆解受力不均时,存在陶瓷结构易损坏及公针易弯曲导致承压接头无法使用的风险。一些技术中承压接头在装配时,承压接头本体与母端前盖(或者叫母端前盖分总成)直接采用PEEK(聚醚醚酮)棒和橡皮锤轻轻敲击的方法,由于轴向受力无法保证均匀,因此承压接头本体与母端前盖装配时容易倾斜,导致陶瓷结构损坏以及公针弯曲进而使得承压接头无法使用。一些技术中承压接头在拆解时,使用一字改锥撬开承压接头本体与母端前盖,同样地,由于轴向受力无法保证均匀,承压接头本体与母端前盖在拆解时容易倾斜,导致陶瓷结构易损坏以及公针易弯曲进而使得承压接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方便快捷地对承压接头进行拆装,且不会损坏承压接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用于承压接头本体和母端前盖的拆装,拆装工具包括外套组件和内套组件,所述内套组件、所述承压接头本体和所述母端前盖安装在所述外套组件中,所述内套组件安装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传动件一端与所述内套组件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伸出所述外套组件的上端,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内套组件带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下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拆装工具,可便捷地对承压接头进行装配和拆卸,操作简单,有效避免了承压接头在装配及拆解过程中公针弯曲及其根部的陶瓷结构损坏的情况,且缩短了承压接头装配及拆解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承压接头的拆装效率。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拆装工具结构相对简单,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该拆装工具的实用性。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承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结构的放大图。图示说明:1-承压接头本体,11-定位凹槽,12-公针,13-陶瓷结构,2-母端前盖,21-环形凹槽,3-安装壳体,31-连通孔,32-定位孔,33-观察孔,4-固定套,41-分体结构,42-限位部,43-凸起,44-凹槽,5-压盖,6-传动件,61-传动部,7-卡环,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承压接头本体1和母端前盖2的拆装,拆装工具包括外套组件和内套组件,所述内套组件、所述承压接头本体1和所述母端前盖2安装在所述外套组件中,所述内套组件安装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1上,传动件6一端与所述内套组件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伸出所述外套组件的上端,所述传动件6通过所述内套组件带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1上下移动。承压接头本体1与内套组件相连,传动件6通过内套组件带动承压接头本体1上下运动,通过控制传动件6的平稳轴向移动即可使承压接头本体1轴向平稳运动,使承压接头本体1在被带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力均匀,进而实现承压接头本体1与母端前盖2的平稳装配与拆卸。除上述设置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将内套组件安装在母端前盖2上,使承压接头本体1位置相对固定不动,并使母端前盖2相对承压接头本体1上下移动以实现承压接头的拆装。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内套组件包括固定套4和压盖5,固定套4下方连接有承压接头本体1,压盖5与传动件6的一端相连。其中,压盖5和固定套4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内套组件的固定套4和压盖5分别与承压接头本体1和传动件6相连。具体地,传动件6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61,压盖5和固定套4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传动部61的空腔;或者,传动件6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61,压盖5上设置有与传动部61配合的卡接部。传动部61与承压接头本体1相连,使传动件6与承压接头本体1相对轴向固定,可在轴向上共同运动,传动件6带动承压接头本体1平稳地轴向运动,且方便拆装工具自身的组装与拆卸。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套4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固定套4包括两个分体结构41,两个分体结构41下部内边缘处设置有限位部42(如图4所示),限位部42卡入承压接头本体1的定位凹槽11中,使固定套4与承压接头本体1轴向限位。两个分体结构41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形式,也可使两个分体结构41完全相同。分体结构41的设置使得拆装工具的装配工作十分便捷:将两个分体结构41直接套在承压接头本体1上即可完成固定套4与承压接头本体1的连接。两个分体结构41组合形成固定套4后,安装在压盖5内,压盖5对固定套4具有限制作用,防止两个分体结构41散开。通过分体结构41下部内边缘的限位部42,使固定套4与承压接头本体1固定牢靠且轴向限位。其中,如图2所示,在两个分体结构41上,可分别设置凸起43和凹槽44,以使二者在组合时定位准确。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套组件包括安装壳体3,安装壳体3一端开口,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传动件6通过的连通孔31。连通孔为螺纹孔,传动件6为丝杆。丝杆与螺纹孔配合,将传动件6的转动转换为轴向运动,从而使承压接头本体1受力均匀、平稳运动。或者,外套组件包括安装壳体3和螺母8,安装壳体3一端开口,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传动件6通过的连通孔31,传动件6为丝杆,螺母8套设在丝杆上,且螺母8固定在连通孔31处。可单独设置螺母8,丝杆与螺母8配合,将传动件6的转动转换为轴向运动,从而使承压接头本体1受力均匀、平稳运动。设置螺纹后,使拆装工具自身的组装拆卸十分便捷,将螺母8从丝杆上旋下后,即可进行丝杆的拆卸。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套组件还包括卡环7,安装壳体3下方设置有定位孔32,卡环7穿过定位孔32并插入母端前盖2的环形凹槽21中,使母端前盖2与安装壳体3轴向限位。其中,卡环7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母端前盖2与安装壳体3轴向位置相对固定:卡环7穿过定位孔32并插入母端前盖2的环形凹槽21中,操作便捷。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外套组件侧壁上还开设有观察孔33,通过观察孔33查看承压接头本体1的公针12插入母端前盖2的情况。通过观察孔33,可实时观察装配过程中或拆卸过程中,公针12插入母端前端或从母端前盖2中脱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用于承压接头本体和母端前盖的拆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组件和内套组件,所述内套组件、所述承压接头本体和所述母端前盖安装在所述外套组件中,所述内套组件安装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n传动件一端与所述内套组件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伸出所述外套组件的上端,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内套组件带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用于承压接头本体和母端前盖的拆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组件和内套组件,所述内套组件、所述承压接头本体和所述母端前盖安装在所述外套组件中,所述内套组件安装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
传动件一端与所述内套组件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伸出所述外套组件的上端,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内套组件带动所述承压接头本体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组件包括固定套和压盖,所述固定套下方连接有所述承压接头本体,所述压盖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压盖和所述固定套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传动部的空腔;或者,
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部配合的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接头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桶状结构,
所述固定套包括两个分体结构,两个所述分体结构下部内边缘处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入所述承压接头本体的定位凹槽中,使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承压接头本体轴向限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杨庚佳田志宾刘铁民魏赞庆贾奇勇蒲路王磊张鹏春田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