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包括接筒,接筒上穿装有刮油环组件,刮油环组件包括刮油法兰、刮油盒、刮油环对和弹簧,刮油法兰与刮油盒通过螺栓固接,刮油盒的内部穿装有两组刮油环对,每组刮油环对包括两个刮油环,两个刮油环分别是第一刮油环和第二刮油环,刮油环由三瓣结构组成,瓣与瓣之间设置有刮油环缝隙,第一刮油环上的刮油环缝隙与第二刮油环上的刮油环缝隙采用错位的方式进行放置,刮油环的周向位置采用定位销固定,刮油环的外侧嵌入有弹簧;接筒的一侧设有挡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刮油结构刮油不完全、刮油效率低、回油不通畅以及刮油效果不恒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油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属于压缩机制造
技术介绍
在往复式压缩机中,机箱内通常存在润滑油用于润滑压缩机的运动部件。润滑油在机构运动中也被活塞杆带离到气缸部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机箱与气缸之间往往采用一套刮油结构,其目的是刮下活塞杆上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通过活塞杆进入气缸中。申请号为CN201520012751.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器,主体由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刮油器本体、刮油环挡板、第一级刮油装置、第二级刮油装置、第三级刮油装置、密封装置、刮油环压板构成,第一级刮油装置、第二级刮油装置、第三级刮油装置、密封装置从左向右依次安装在刮油器本体内预留的槽体内;刮油环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刮油器本体的左端,将第一级刮油装置压紧固定;刮油环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刮油器本体的右端,将第二级刮油装置、第三级刮油装置和密封装置压紧固定。上述装置存在回油不通畅、刮油效果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2020258593.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位于两个第一滑块的相邻处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一滑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分别与第二刮油环和第一刮油环固定连接。上述装置存在刮油不完全、刮油效率低以及回油不通畅的问题。申请号CN201821833618.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的刮油装置,包括刮油体,在所述刮油体的两端面均设置有与刮油体连接的压盖,在所述刮油体中心设置有供活塞杆穿过的轴孔,在所述轴孔内设置有套于活塞杆上的密封环和刮油环,在所述压盖内壁设置有套于活塞杆上的毛毡。上述装置存在刮油不完全、刮油效果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现有技术中的刮油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刮油不完全、刮油效率低、回油不通畅、刮油效果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等问题,会造成诸多严重后果,如:压缩机显著漏油后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污染了工作环境并造成了相应的经济损失;部分润滑油混入了压缩介质并造成了压缩介质污染;泄漏的润滑油蒸发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润滑油不足导致设备非正常运转引发的安全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可以解决现有刮油结构刮油不完全、刮油效率低、回油不通畅以及刮油效果不恒定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包括接筒,接筒上穿装有刮油环组件,刮油环组件包括刮油法兰、刮油盒、刮油环对和弹簧,刮油法兰与刮油盒通过螺栓固接,刮油盒的内部穿装有两组刮油环对,每组刮油环对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刮油环,刮油环的外侧嵌入有弹簧;所述接筒的一侧设有挡油板。进一步地,所述刮油环组件与接筒通过螺栓固接;接筒与刮油环组件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材质为橡胶石棉板。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刮油环分别是第一刮油环和第二刮油环,刮油环由三瓣结构组成,瓣与瓣之间设置有刮油环缝隙,第一刮油环上的刮油环缝隙与第二刮油环上的刮油环缝隙采用错位的方式进行放置,刮油环的周向位置采用定位销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刮油环的一侧面设有贯穿缺口,第一刮油环的贯穿缺口和第二刮油环的贯穿缺口对齐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刮油环对周向外壁不与刮油盒内壁直接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刮油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弹簧凹槽,弹簧凹槽内有嵌入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刮油环内部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刮油环的内圈设置有刮油槽,刮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与接筒通过呈圆周均布的螺栓进行固接;所述挡油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刮油环由多瓣组成,瓣与瓣之间具有缝隙,缝隙采用错位方式放置,刮油环周向位置采用定位销固定,可以减小润油在缝隙中的泄漏;2.弹簧嵌入刮油环外侧的凹槽内,用于收紧刮油环,当刮油环周向长度磨损减小时,可及时减小刮油环瓣间缝隙,确保刮油效果的恒定;弹簧嵌入刮油环外侧的凹槽内,较弹簧直接外置于刮油环外侧相比,可防止润滑油在弹簧位置堵塞;3.刮油环内部有圆周均布的通孔,用于排出刮下的润滑油;4.刮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较横截面为矩形具有更好的刮油效果;5.刮油环侧面设有贯穿缺口,可同与其配对的刮油环的缺口对齐,利于刮下的润滑油排出;6.刮油环对的周向外侧不与刮油盒直接接触,利于润滑油回流至机箱,防止润滑油在此位置发生堵塞;7.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刮油结构刮油不完全、刮油效率低、回油不通畅等问题,防止泄漏的润滑油进入气缸并污染压缩介质,并降低了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压缩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刮油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刮油环示意图;图3是挡油板示意图;图中,1-接筒,2-挡油板,3-第一螺栓,4-密封垫片,5-第二螺栓,6-弹簧,7-定位销,8-刮油盒,9-刮油环对,10-刮油法兰,11-第三螺栓,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刮油槽,15-第一刮油环,16-第二刮油环,17-刮油环缝隙,18-弹簧凹槽,19-侧面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共同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包括接筒1,接筒1上穿装有刮油环组件,刮油环组件与接筒1通过第一螺栓3固定连接;接筒1与刮油环组件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片4,所述密封垫片4的材质优选为橡胶石棉板。所述刮油环组件包括刮油法兰10、刮油盒8、刮油环对9和弹簧6,刮油法兰10与同轴设置的刮油盒8通过第二螺栓5固定连接。所述刮油盒8的内部穿装有两组刮油环对9,刮油环对9周向外壁不与刮油盒8内壁直接接触,利于润滑油回流至机箱,防止润滑油在此位置发生堵塞。每组刮油环对9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刮油环,两个刮油环分别是第一刮油环15和第二刮油环16。所述刮油环由三瓣结构组成,瓣与瓣之间设置有刮油环缝隙17,第一刮油环15上的刮油环缝隙17与第二刮油环16上的刮油环缝隙17采用错位的方式进行放置;第一刮油环15和第二刮油环16的周向位置采用定位销7固定,目的是减小润滑油在刮油环缝隙17中的泄漏。所述刮油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弹簧凹槽18,弹簧凹槽18内有嵌入弹簧6,嵌入弹簧6用于收紧刮油环,当刮油环的周向长度磨损减小时,可通过弹簧6及时减小刮油环缝隙17;弹簧6嵌入刮油环外侧的弹簧凹槽18内,较弹簧6直接外置于刮油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包括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筒(1)上穿装有刮油环组件,刮油环组件包括刮油法兰(10)、刮油盒(8)、刮油环对(9)和弹簧(6),刮油法兰(10)与刮油盒(8)通过螺栓固接,刮油盒(8)的内部穿装有两组刮油环对(9),每组刮油环对(9)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刮油环,刮油环的外侧嵌入有弹簧(6);所述接筒(1)的一侧设有挡油板(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包括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筒(1)上穿装有刮油环组件,刮油环组件包括刮油法兰(10)、刮油盒(8)、刮油环对(9)和弹簧(6),刮油法兰(10)与刮油盒(8)通过螺栓固接,刮油盒(8)的内部穿装有两组刮油环对(9),每组刮油环对(9)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刮油环,刮油环的外侧嵌入有弹簧(6);所述接筒(1)的一侧设有挡油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环组件与接筒(1)通过螺栓固接;接筒(1)与刮油环组件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片(4);所述密封垫片(4)的材质为橡胶石棉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刮油环分别是第一刮油环(15)和第二刮油环(16),刮油环由三瓣结构组成,瓣与瓣之间设置有刮油环缝隙(17),第一刮油环(15)上的刮油环缝隙(17)与第二刮油环(16)上的刮油环缝隙(17)采用错位的方式进行放置,刮油环的周向位置采用定位销(7)固定。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祥,王振锋,孙海亭,刘成森,隋保斌,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大山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