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06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底座正面靠近两端设置的第一、二腔体的顶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分别设有第一、二槽体,活动基板下表面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和耳座,连接板底端与第二槽体内壁转动连接,耳座转动连接的连接座的底面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一槽体内壁底端转动连接的旋转块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螺杆螺纹套接的第二旋转套,活动基板上表面两端的端板里侧分别设有与活动基板上表面滑动卡接的卡块,卡块的外侧面设有第一螺杆,端板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螺杆螺纹套接的第一旋转套,卡块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凹槽;解决了难以高效、安全地对微小工件进行开口操作的问题。安全地对微小工件进行开口操作的问题。安全地对微小工件进行开口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行业,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开口、切口的操作。开口机械在对工件进行开口加工时,一般需要操作人员手扶工件,然后再操作刀具下落,以完成对工件进行开口或切口的操作。但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开口机械只能适合尺寸较大工件的开口操作,而对于诸如气体压缩机活塞环、支撑环等类似微小工件的开口操作,特别是斜切开口时,刀具倾斜切割,易发生危险,造成操作人员的手部伤害;操作人员在注意防止被伤害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易导致开口精度降低,造成废件。在45度开口时易出现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以解决目前难以高效、安全地对微小工件进行开口操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后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正面的顶端设置有刀头组件,还包括活动基板,所述底座正面的靠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顶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活动基板下表面两端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和耳座,所述连接板底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槽体内腔的前壁和后壁转动连接,所述耳座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面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前壁和后壁的底端处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套,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垂直贯穿所述旋转块的下表面后与所述第二旋转套螺纹套接,所述活动基板上表面的两端垂直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的里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活动基板上表面沿轴向滑动卡接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面垂直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端板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套,所述第一螺杆的外端垂直贯穿所述端板的外侧面后与所述第一旋转套螺纹套接,所述卡块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凹槽。
[0005]优选的,所述端板两侧面之间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径。
[0006]优选的,所述旋转块上下表面之间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径。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块的正面和背面的居中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前壁和后壁设置的圆孔内。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基板上表面位于所述端板之间的位置沿轴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卡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卡接匹配的滑槽。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涉及的卡块能够灵活沿活动基板的轴向滑动,以便于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0011]2.本技术涉及的活动基板能够灵活地转动,以调整活动基板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从而便于刀头组件对工件进行斜切。
[0012]3.本技术避免了刀头组件落刀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提高了对工件的开口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活动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旋转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底座;11

竖板;12

第一腔体;13

第二腔体;14

第一槽体;15

第二槽体;2

刀头组件;3

活动基板;31

连接板;32

耳座;33

滑轨;4

端板;41

第一旋转套;5

卡块;51

第一螺杆;52

滑槽;6

连接座;61

第二螺杆;7

旋转块;71

转轴;72

第二旋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的后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11,竖板11正面的顶端设置有刀头组件2,还包括活动基板3,底座1正面的靠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的顶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槽体14和第二槽体15,活动基板3下表面两端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和耳座32,连接板31底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槽体15内腔的前壁和后壁转动连接,耳座32转动连接有连接座6,连接座6的底面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61,第一槽体14内腔前壁和后壁的底端处转动连接有旋转块7,旋转块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套72,第二螺杆61的底端垂直贯穿旋转块7的下表面后与第二旋转套72螺纹套接,活动基板3上表面的两端垂直连接有端板4,端板4的里侧分别设置有与活动基板3上表面沿轴向滑动卡接的卡块5,卡块5的外侧面垂直连接有第一螺杆51,端板4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套41,第一螺杆51的外端垂直贯穿端板4的外侧面后与第一旋转套41螺纹套接,卡块5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凹槽。
[0021]综上,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开口加工的工件放置于活动基板3上表面的居中位置,然后转动两侧的第一旋转套41,使得第一螺杆51连同卡块5向工件方向滑动,卡块5的内侧面凹槽横截面的中部为直角,靠近两端位置为钝角,中部的直角便于对方柱形工件进行夹持固定,钝角部分能与圆柱形工件的外壁相切,从而便于对圆柱形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卡块5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后,停止第一旋转套41的转动;此时根据需要开口的角度,转动第二旋转套72,使得第二螺杆61连同连接座6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活动基板3围绕连接板31的转动中心转动,以调整活动基板3表面倾斜的角度,从而达到调整开口倾斜角度的效果,然后
调整刀头组件2的位置并进行落刀,从而完成对工件的开口加工。
[0022]本实施例中,端板4两侧面之间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杆51的外径。
[0023]本实施例中,旋转块7上下表面之间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螺杆61的外径。
[0024]本实施例中,旋转块7的正面和背面的居中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转轴71,转轴71分别转动套接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小工件的开口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正面的顶端设置有刀头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基板(3),所述底座(1)正面的靠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的顶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槽体(14)和第二槽体(15),所述活动基板(3)下表面两端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和耳座(32),所述连接板(31)底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槽体(15)内腔的前壁和后壁转动连接,所述耳座(32)转动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底面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61),所述第一槽体(14)内腔前壁和后壁的底端处转动连接有旋转块(7),所述旋转块(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套(72),所述第二螺杆(61)的底端垂直贯穿所述旋转块(7)的下表面后与所述第二旋转套(72)螺纹套接,所述活动基板(3)上表面的两端垂直连接有端板(4),所述端板(4)的里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活动基板(3)上表面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大山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