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免疫原性仿生蚕丝的构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免疫原性仿生蚕丝的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材料化学发展到现在,人类已经制造出聚乙烯、聚酰胺等具备多种功能的人工材料。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最优越的材料就来自大自然。生物体可以利用极少的几种高分子材料却构造出复杂的从细胞到各种器官的结构,并能发挥特有的性能。针对这些独特的生物体结构,通过对其的充分理解,将其应用于材料科学技术方面,就形成了仿生材料学。仿生材料所要开拓的领域与未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但仿生结构的优越性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给予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考和技术的突破,比如荷叶表面的特殊结构性能使人们专利技术超疏水结构材料,竹子表面聚集纤维束而内部中空的结构也具备高强度且轻便的性能,从而启发人们研发相关结构性能的新型材料。而最早开始研究也最早取得成功的仿生材料之一就是蚕丝。蚕丝由两根丝素蛋白分子做轴,周围包裹丝胶蛋白,其中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的比例为3:1。丝素蛋白具备高强度的机械性能,而丝胶蛋白在神经修复,组织粘合等领域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免疫原性仿生蚕丝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纯净的丝素、丝胶溶液:/n通过碳酸钠溶液分离天然蚕丝的丝素和丝胶,得到分离的丝胶溶液和脱胶的丝素纤维,利用溴化锂溶液溶解丝素得到丝素溶液,再利用透析,离心得到纯净的丝素、丝胶溶液,稀释后分别得到2%质量体积比的丝素、丝胶蛋白溶液;/nS2、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重构类天然蚕丝结构:/nS2.1、将丝素溶液置于内流体轴内,丝胶溶液置于外流体轴内,调整丝素/丝胶的比例范围为1:1至3:1;/nS2.2、S2.1中各个参数如下:静电参数调整为8KV;喷射口径外流体轴外径为1.2mm,内径为0.8mm,内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免疫原性仿生蚕丝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纯净的丝素、丝胶溶液:
通过碳酸钠溶液分离天然蚕丝的丝素和丝胶,得到分离的丝胶溶液和脱胶的丝素纤维,利用溴化锂溶液溶解丝素得到丝素溶液,再利用透析,离心得到纯净的丝素、丝胶溶液,稀释后分别得到2%质量体积比的丝素、丝胶蛋白溶液;
S2、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重构类天然蚕丝结构:
S2.1、将丝素溶液置于内流体轴内,丝胶溶液置于外流体轴内,调整丝素/丝胶的比例范围为1:1至3:1;
S2.2、S2.1中各个参数如下:静电参数调整为8KV;喷射口径外流体轴外径为1.2mm,内径为0.8mm,内流体轴外径为0.7mm,内径为0.37mm;喷射速率为1.8ml/h;接受距离为8cm;
S3、调节混合纤维的交联程度:
将得到的混合纤维置于真空干燥器隔板上,干燥器底部放25%浓度的戊二醛溶液,利用戊二醛蒸汽交联丝素-丝胶材料,交联时间大于等于30min小于等于12h;
S4、将S3中的重构纤维浸泡于8wt%L-谷氨酸溶液中震荡3d,去除多余的戊二醛;
S5、再将重构纤维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后干燥,得到仿生蚕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免疫原性仿生蚕丝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对仿生蚕丝进行免疫原检测:
构建小鼠皮下种植模型,仿生蚕丝材料置于小鼠皮下,一个月后检测皮下组织的免疫反应,具体测试方法为H&E组织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或ELISA试剂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免疫原性仿生蚕丝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以下内容:
S1.1、丝素蛋白溶液的提取过程:
S1.1.1、准备2L0.02MNa2CO3溶液于烧杯中,上封铝箔纸加热至沸腾,同时称取5gB.mori家蚕蚕茧,剪碎;
S1.1.2、将剪碎的蚕茧放入沸腾的Na2CO3溶液中煮30min,然后将脱胶的丝素蛋白纤维用超纯水漂洗3次,每次20min,最后将清洗好的丝素蛋白纤维通风晾干;
S1.1.3、配置9.3MLiBr溶液(80.77gLiBr/100ml溶液),因为LiBr溶解是剧烈放热过程,且溶液体积会膨胀,所以先加60ml超纯水于瓶内,放在冰上,再加80.77gLiBr,完全溶解降温后再定容至100ml;
S1.1.4、将5g干燥的丝素蛋白纤维浸泡在20ml9.3MLiBr溶液中,水浴加热60℃4h,使丝素蛋白纤维完全溶解;
S1.1.5、预处理3500Da透析袋,煮沸5min后用纯净水洗净,将溶解好的丝素蛋白溶液置于透析袋内,注意不要产生剪切力,进行纯水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莉,龙彦霖,唐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