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66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商用车变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包括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感应器在工件的第一预设位置按第一预设功率加热第一预设时间;感应器移至第二预设位置处按第二预设功率加热第二预设时间;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主喷水圈喷水冷却;移至第三预设位置提升至第三预设功率,然后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辅助喷水圈开始喷水冷却;移至第五预设位置按第四预设功率加热第三预设时间;移至第六预设位置处后停止加热,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冷却第四预设时间;移至第七预设位置,然后移动第三预设距离停止喷水冷却。提高了表面硬度并形成一定深度的硬化层,从而使该零件的扭转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车辆变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副箱输出轴是大扭矩变速器中的重要零件,用来将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驱动桥,因承受的载荷较大,需要对该件进行热处理强化。现普遍采用高淬透性齿轮材料(例如20CrNiMoH)进行渗碳淬火回火处理工艺,通常情况下,渗碳后表面硬度为(58~63)HRC,有效硬化层深度为CHD550HV11.0~1.4,心部硬度≥255HV30。由于受到材料淬透性、渗碳层碳含量和淬火油冷却特性的影响,表层高碳区硬度降至心部低碳区硬度的垂直距离一般只有(1.2~2)mm,硬度下降很快,也说明零件由表及里的强度降低明显。但是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对副箱输出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商用车大扭矩变速器需要在主体结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输出扭矩提高10%;原来那种采用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回火工艺强化的副箱输出轴因扭转强度不足,发生早期断裂,静扭强度后备系数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高淬透性中碳合金钢材质的工件进行调质处理,并加工至磨削加工前尺寸;/nS2、对所述工件进行感应淬火处理,其包括如下步骤:/nS21、感应器在所述工件的第一预设位置(01)按第一预设功率加热第一预设时间;/nS22、所述感应器按第一预设速度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01)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02)处,然后按第二预设功率加热第二预设时间;/nS23、所述感应器按第二预设速度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感应器的主喷水圈开始喷水冷却;/nS24、所述感应器继续按第三预设速度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第三预设位置(03),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副箱输出轴热处理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高淬透性中碳合金钢材质的工件进行调质处理,并加工至磨削加工前尺寸;
S2、对所述工件进行感应淬火处理,其包括如下步骤:
S21、感应器在所述工件的第一预设位置(01)按第一预设功率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S22、所述感应器按第一预设速度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01)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02)处,然后按第二预设功率加热第二预设时间;
S23、所述感应器按第二预设速度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感应器的主喷水圈开始喷水冷却;
S24、所述感应器继续按第三预设速度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第三预设位置(03),在移动过程中按第二预设功率继续对所述工件加热,移动至第三预设位置(03)时功率提升至第三预设功率,然后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04),感应器的辅助喷水圈开始喷水冷却;
S25、所述感应器沿所述第二方向按第三预设速度移动至第五预设位置(05),然后按第四预设功率加热第三预设时间;
S26、沿第二方向按第四预设速度移动至第六预设位置(06)处,在移动过程中按第四预设功率加热,移动至所述第六预设位置(06)后停止加热,然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感应器按第五预设速度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继续冷却所述工件第四预设时间;
S27、感应器沿所述第一方向按所述第一预设速度移动至第七预设位置(07),然后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第三预设距离,所述主喷水圈和辅助喷水圈停止喷水冷却,感应淬火过程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宁王学双齐飞赫建勇李骏邹德志李伟王云松韩长亮王保男何铭雪袁照丹姜波李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