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包括底座、夹持旋转机构、横向加工机构、纵向加工机构;夹持旋转机构、横向加工机构以及纵向加工机构位于底座上方,纵向加工机构位于夹持旋转机构以及横向加工机构之间,夹持旋转机构位于横向加工机构前侧。有益效果在于:待加工件位置可以通过气缸调节,能在加工时进行配合加工,多个丝杆和气缸可以调节多个刀具不同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满足各种加工需求,不必在加工时频繁更换代加工件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但常规加工回转曲面车床往往只有一个横向加工方向,加工其他方向时需要取下加工件换方向夹持,且夹持端不可移动,加工时并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包括底座、夹持旋转机构、横向加工机构、纵向加工机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所述横向加工机构以及所述纵向加工机构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纵向加工机构位于所述夹持旋转机构以及所述横向加工机构之间,所述夹持旋转机构位于所述横向加工机构前侧;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夹持底座、第一滚轮、第一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轴、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旋转夹持盘,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夹持底座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后方,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夹持底座以及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位于所述夹持底座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有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后侧设置有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后侧设置有所述旋转夹持盘;所述横向加工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滚轮、横向加工底座、第二伺服电机、第一直斜接齿轮、第一正齿轮、第一丝杆撑座、第一丝杆、第一夹具,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第二气缸伸缩端设置有所述横向加工底座,所述横向加工底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滚轮,所述横向加工底座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远离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正齿轮,所述第一正齿轮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丝杆撑座,所述第一丝杆撑座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前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纵向加工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滚轮、纵向加工底座、第三伺服电机、第二直斜接齿轮、第二正齿轮、第二丝杆支撑座、第二丝杆、第二夹具,所述夹持底座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伸缩端设置有所述纵向加工底座,所述纵向加工底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滚轮,所述纵向加工底座前侧设置有所述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直斜接齿轮,所述第二直斜接齿轮远离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正齿轮,所述第二正齿轮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夹具。上述结构中,将待加工件放入所述旋转夹持盘夹紧,将刀具分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具以及所述第二夹具上,开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旋转夹持盘旋转,调节第一气缸控制待加工件位置,根据横向方向上的加工要求调节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控制第一丝杆位置,同时根据纵向方向上的加工需求调节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三伺服电机控制第二丝杆位置,配合加工。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第一气缸焊接于所述夹持底座,所述第一滚轮嵌于所述夹持底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螺栓连接于所述夹持底座,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键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焊接于所述夹持底座,所述旋转夹持盘键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旋转夹持盘焊接于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可移动待加工件位置配合加工。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第二气缸焊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滚轮嵌于所述横向加工底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螺栓连接于所述横向加工底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键连接于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所述第一正齿轮和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丝杆撑座焊接于所述横向加工底座,所述第一夹具焊接于所述第一丝杆,横向方向上刀具位置可控,能够满足更多加工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第三气缸焊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三滚轮嵌于所述纵向加工底座,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螺栓连接于所述纵向加工底座,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键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斜接齿轮,所述第二正齿轮和所述第二直斜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焊接于所述纵向加工底座,所述第二夹具焊接于所述第二丝杆,纵向方向上刀具位置可控,能够满足更多加工需求。有益效果在于:待加工件位置可以通过气缸调节,能在加工时进行配合加工,多个丝杆和气缸可以调节多个刀具不同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满足各种加工需求,不必在加工时频繁更换代加工件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座;2、夹持旋转机构;201、第一气缸;202、夹持底座;203、第一滚轮;204、第一伺服电机;205、第一齿轮;206、第二齿轮;207、传动轴;208、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9、旋转夹持盘;3、横向加工机构;301、第二气缸;302、第二滚轮;303、横向加工底座;304、第二伺服电机;305、第一直斜接齿轮;306、第一正齿轮;307、第一丝杆撑座;308、第一丝杆;309、第一夹具;4、纵向加工机构;401、第三气缸;402、第三滚轮;403、纵向加工底座;404、第三伺服电机;405、第二直斜接齿轮;406、第二正齿轮;407、第二丝杆支撑座;408、第二丝杆;409、第二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夹持旋转机构2、横向加工机构3、纵向加工机构4;夹持旋转机构2、横向加工机构3以及纵向加工机构4位于底座1上方,纵向加工机构4位于夹持旋转机构2以及横向加工机构3之间,夹持旋转机构2位于横向加工机构3前侧;夹持旋转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01、夹持底座202、第一滚轮203、第一伺服电机204、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传动轴207、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旋转夹持盘209,第一气缸201位于底座1上方,夹持底座202位于第一气缸201后方,第一滚轮203位于夹持底座202以及底座1之间,第一伺服电机204位于夹持底座202上方,第一伺服电机204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05,第一齿轮205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206,第二齿轮206内设有传动轴207,传动轴207后侧设置有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后侧设置有旋转夹持盘209;横向加工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01、第二滚轮302、横向加工底座303、第二伺服电机304、第一直斜接齿轮305、第一正齿轮306、第一丝杆撑座3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夹持旋转机构(2)、横向加工机构(3)、纵向加工机构(4);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以及所述纵向加工机构(4)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纵向加工机构(4)位于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以及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之间,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位于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前侧;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01)、夹持底座(202)、第一滚轮(203)、第一伺服电机(204)、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传动轴(207)、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旋转夹持盘(209),所述第一气缸(20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夹持底座(202)位于所述第一气缸(201)后方,所述第一滚轮(203)位于所述夹持底座(202)以及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4)位于所述夹持底座(202)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205),所述第一齿轮(205)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206),所述第二齿轮(206)内设有所述传动轴(207),所述传动轴(207)后侧设置有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后侧设置有所述旋转夹持盘(209);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01)、第二滚轮(302)、横向加工底座(303)、第二伺服电机(304)、第一直斜接齿轮(305)、第一正齿轮(306)、第一丝杆撑座(307)、第一丝杆(308)、第一夹具(309),所述第二气缸(30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第二气缸(301)伸缩端设置有所述横向加工底座(303),所述横向加工底座(303)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滚轮(302),所述横向加工底座(303)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305),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305)远离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正齿轮(306),所述第一正齿轮(306)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丝杆撑座(307),所述第一丝杆撑座(307)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丝杆(308),所述第一丝杆(308)前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夹具(309);所述纵向加工机构(4)包括第三气缸(401)、第三滚轮(402)、纵向加工底座(403)、第三伺服电机(404)、第二直斜接齿轮(405)、第二正齿轮(406)、第二丝杆支撑座(407)、第二丝杆(408)、第二夹具(409),所述夹持底座(202)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401),所述第三气缸(401)伸缩端设置有所述纵向加工底座(403),所述纵向加工底座(403)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滚轮(402),所述纵向加工底座(403)前侧设置有所述第三伺服电机(404),所述第三伺服电机(4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直斜接齿轮(405),所述第二直斜接齿轮(405)远离所述第三伺服电机(4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正齿轮(406),所述第二正齿轮(406)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407),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407)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丝杆(408),所述第二丝杆(408)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夹具(4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回转曲面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夹持旋转机构(2)、横向加工机构(3)、纵向加工机构(4);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以及所述纵向加工机构(4)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纵向加工机构(4)位于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以及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之间,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位于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前侧;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01)、夹持底座(202)、第一滚轮(203)、第一伺服电机(204)、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传动轴(207)、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旋转夹持盘(209),所述第一气缸(20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夹持底座(202)位于所述第一气缸(201)后方,所述第一滚轮(203)位于所述夹持底座(202)以及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4)位于所述夹持底座(202)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205),所述第一齿轮(205)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206),所述第二齿轮(206)内设有所述传动轴(207),所述传动轴(207)后侧设置有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208)后侧设置有所述旋转夹持盘(209);所述横向加工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01)、第二滚轮(302)、横向加工底座(303)、第二伺服电机(304)、第一直斜接齿轮(305)、第一正齿轮(306)、第一丝杆撑座(307)、第一丝杆(308)、第一夹具(309),所述第二气缸(301)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第二气缸(301)伸缩端设置有所述横向加工底座(303),所述横向加工底座(303)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滚轮(302),所述横向加工底座(303)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305),所述第一直斜接齿轮(305)远离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4)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正齿轮(306),所述第一正齿轮(306)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丝杆撑座(307),所述第一丝杆撑座(307)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丝杆(308),所述第一丝杆(308)前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夹具(309);所述纵向加工机构(4)包括第三气缸(401)、第三滚轮(402)、纵向加工底座(403)、第三伺服电机(404)、第二直斜接齿轮(405)、第二正齿轮(406)、第二丝杆支撑座(407)、第二丝杆(408)、第二夹具(409),所述夹持底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自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勇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