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58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蓖麻油多元醇、三氯化磷改性聚醚多元醇、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第一导热填料、第一阻燃填料和第一助剂,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第二导热填料,第二阻燃填料和第二助剂;两组分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制备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由于三氯化磷改性聚醚多元醇是特殊的烷基亚磷酸酯稳定剂,同时是含磷多元醇阻燃剂,可减少阻燃填料用量,降低组分密度,同时提高体系的交联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具备低密度、良好阻燃导热性能、高温剪切强度和低温固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强度大、耐磨性好,性能具有宽的可调节范围。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这些优异的性能逐渐代替金属、陶瓷并应用到汽车、工业、建筑和电子电器领域。新能源汽车电池80%的故障来源于动力电池,而造成电池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绝缘损坏、短路起火,这些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爆炸造成事故。为了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需要从防震、阻燃、导热等方面综合考虑,电芯和电池组间采用阻燃导热结构胶可起防震阻燃和导热的作用。节能、超强的续航能力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性能指标,轻量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要求。因此,开发一种轻量化的阻燃、导热聚氨酯结构胶对动力电池结构胶尤为重要。除抗震、阻燃和导热外,动力电池结构还应满足耐高温、耐低温和高粘接强度的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8219281A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一定的导热性,阻燃等级达到UL94V0级,但粘接剪切强度低,刚性不够,且材料中添加了卤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专利C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n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B组分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蓖麻油多元醇的平均数均分子量为910~930,平均官能度为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氯化磷改性聚醚多元醇由三氯化磷与小分子二元醇反应制得,所述小分子二元醇包括一缩二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或1,4-丁二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600~4000,由芳香族二元羧酸与多元醇经缩聚反应制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中的-NCO和-OH的反应摩尔比为1.5~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由分子量为600~2000的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顺张志军詹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广东盛业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