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56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底座、锻压机和整理槽,锻压机设于底座中部上方,锻压机将底座分为上料座与卸料座其内部同水平线均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架、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锻压机上两侧分别嵌有红外线传感器且均朝向底座,卸料座边缘处一侧设有驱动气缸且连接有定时器,整理槽与驱动气缸相对设于卸料座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上料、卸料、收纳,红外线防护,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性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磁瓦是永磁体中的一种主要用在永磁电机上的瓦状磁铁,主要用在永磁直流电机中,与电磁式电机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势源不同,永磁电机是以永磁材料产生恒定磁势源。永磁磁瓦代替电励磁具有很多优点,可使电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可靠、用铜量少、铜耗低、能耗小等。电机磁瓦这制造完成后需要经过锻压机锻压成型,使其具有一定的弧度来匹配电机。现有技术中,由于锻压机锻压速度较快,单靠人工进行上料、卸料和整理,效率太低且重复性操作,增加劳动强度,且易发生意外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实现自动化上料、卸料、整理,降低劳动强度,且具有保护功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底座、锻压机和整理槽,锻压机设于底座中部上方,锻压机将底座分为上料座与卸料座其内部同水平线均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架、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锻压机上两侧分别嵌有红外线传感器且均朝向底座,卸料座边缘处一侧设有驱动气缸且连接有定时器,整理槽与驱动气缸相对设于卸料座另一侧。优先地,皮带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主动轮和从动轮内均插设有驱动轴且连接驱动架。优先地,驱动架包括多个顶块、连接杆和固定块,固定块分设于连接杆下两侧且另一端穿插连接驱动轴,顶块等距设于连接杆上且顶部呈弧状并向下凹。优先地,上料座侧的驱动轴连接有第一电机,卸料座侧的驱动轴连接有第二电机。优先地,底座上且位于驱动机构两侧设有支撑架且顶部呈齿轮状,底座上且位于锻压机两侧设有挡壁且高度大于支撑架高度。优先地,锻压机两侧均设有滑槽且剖面呈梯形。优先地,红外传感器上设有卡块且穿插入滑槽内并卡块设于滑槽上,卡块直径大于滑槽宽度。优先地,整理槽与水平线形成夹角且从底座上表面至下表面向外倾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电机分别驱动主动轮转动,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架转动,配合锻压机的锻压速率,实现间歇上料、卸料,顶块上侧呈弧状,便于保护磁块避免破损,上料座与卸料座两侧的驱动机构分别独立控制,便于调整上料、卸料的速率;2.锻压机顶部设有红外传感器且朝下作钟摆运动,以防锻压机锻压而造成意外危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驱动机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底座,11.上料座,12.卸料座,121.驱动气缸,13.支撑架,14.挡壁,2.锻压机,21.红外线传感器,211.卡块,22.滑槽,3.整理槽,4.驱动机构,41.驱动架,411.顶块,412.连接杆,413.固定块,42.主动轮,43.从动轮,44.皮带,45.驱动轴,46.第一电机,47.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底座1、锻压机2和整理槽3,锻压机2设于底座1中部上方,锻压机2两侧均设有滑槽22且剖面呈梯形,红外传感器上设有卡块211且穿插入滑槽22内并卡块211设于滑槽22上,卡块211直径大于滑槽22宽度;底座1上且位于驱动机构4两侧设有支撑架13且顶部呈齿轮状,底座1上且位于锻压机2两侧设有挡壁14且高度大于支撑架13高度;锻压机2将底座1分为上料座11与卸料座12其内部同水平线均设有驱动机构4,锻压机2上两侧分别嵌有红外线传感器21且均朝向底座1,卸料座12边缘处一侧设有驱动气缸121且连接有定时器,整理槽3与驱动气缸121相对设于卸料座12另一侧,整理槽3与水平线形成夹角且从底座1上表面至下表面向外倾斜;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架41、主动轮42、从动轮43和皮带44,皮带44绕设于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外侧,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内均插设有驱动轴45且连接驱动架41,驱动架41包括多个顶块411、连接杆412和固定块413,固定块413分设于连接杆412下两侧且另一端穿插连接驱动轴45,顶块411等距设于连接杆412上且顶部呈弧状并向下凹,上料座11侧的驱动轴45连接有第一电机46,卸料座12侧的驱动轴45连接有第二电机47。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第一电机46首选驱动上料座11一侧的主动轮42转动,并通过皮带44带动从动轮43转动,进而通过带动固定块413带动整个驱动架41转动,由于顶块411间隔分布,顶块411将制造后的磁瓦顶起后向前推动,实现自动上料,且配合锻压机2的锻压速率,调节第一电机46的转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第二电机47带动卸料侧的驱动机构4推动锻压成型后的磁瓦前移,当磁瓦移动至于驱动气缸121同轴线时,驱动气缸121将磁瓦向整理槽3一侧推去,使其进入整理槽3,且连接的定时器可定时触发驱动气缸121进行磁瓦的收纳;锻压机2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21在滑槽22内作钟摆运动,检测锻压机2工作时是否有人靠近,避免出现意外伤害。本技术的优点:自动化上料、卸料、收纳,红外线防护,节省人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底座、锻压机和整理槽,锻压机设于底座中部上方,其特征在于:锻压机将底座分为上料座与卸料座其内部同水平线均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架、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锻压机上两侧分别嵌有红外线传感器且均朝向底座,卸料座边缘处一侧设有驱动气缸且连接有定时器,整理槽与驱动气缸相对设于卸料座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底座、锻压机和整理槽,锻压机设于底座中部上方,其特征在于:锻压机将底座分为上料座与卸料座其内部同水平线均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架、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锻压机上两侧分别嵌有红外线传感器且均朝向底座,卸料座边缘处一侧设有驱动气缸且连接有定时器,整理槽与驱动气缸相对设于卸料座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皮带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主动轮和从动轮内均插设有驱动轴且连接驱动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架包括多个顶块、连接杆和固定块,固定块分设于连接杆下两侧且另一端穿插连接驱动轴,顶块等距设于连接杆上且顶部呈弧状并向下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华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