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粘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外加剂
,尤其涉及一种降粘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行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出现两大问题:一是种类各异的机制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主要的细骨料,机制砂中不同成分的泥对外加剂的选择性、适应性和施工性能带来了新的挑战;二是出现了大量C50以上的高强度的混凝土,这些混凝土因其流动性好、强度高和耐久性优良等特点,在桥梁工程及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些高强度混凝土采用大量的胶凝材料和较低的水胶比,导致混凝土出现粘度高、流速慢、不易施工等的问题。高强度混凝土的高粘度成为了其施工应用中的一大难题,混凝土的高粘度将导致泵送压力过大、堵泵等一系列的施工问题。同时,也为混凝土布料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因此,对于采用机制砂配置的高强混凝土,不仅需要聚羧酸外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水保坍性能,还需要其具有一定的抗泥效果和优良的降粘性能。传统的降粘外加剂主要通过复配具有降粘作用的成分(如聚乙二醇,引气剂)或掺和骨料(如粉煤灰,硅粉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粘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单体的制备:在氮气存在条件下,按质量份计,将100份分子量为600~2500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5-20份焦磷酸加入三口烧瓶中,在80℃-100℃下反应5-20h,反应结束后加入10-50份水,得到所述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单体;/n(2)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粘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单体的制备:在氮气存在条件下,按质量份计,将100份分子量为600~2500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5-20份焦磷酸加入三口烧瓶中,在80℃-100℃下反应5-20h,反应结束后加入10-50份水,得到所述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单体;
(2)C1-C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在氮气存在条件下,按质量份计,将100份分子量为300~1200的C1-C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30份甲基丙烯酸、0.5-5.0份第1催化剂和0.3-3.0份第1阻聚剂加入反应瓶中,加热到70℃-150℃,在该温度下反应3-10h,反应结束后,加入10-50份水,得到所述C1-C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3)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在氮气存在条件下,按质量份计,将100份分子量为500~2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10-50份甲基丙烯酸、0.5-5.0份第2催化剂和0.3-3份第2阻聚剂加入反应瓶中,加热到70℃-150℃,在该温度下反应3-10h,反应结束后,加入10-50份水,得到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
(4)共聚反应:按质量份计,将40~200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单体、10~100份C1-C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0~100份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2.0~20.0份不饱和酸和100份水加入反应瓶中混合,搅拌溶解后,加入1.0~10.0份引发剂;
加毕,使反应温度保持在10℃-45℃,在0.5~5小时内,同时滴加由10~50份不饱和酸和50份水混合得到的第一混合溶液、由0.5~10.0份链转移剂、0.1~2.0份还原剂和50份水混合得到的第二混合溶液、由10~200份分子量为300~2500的3-羟丙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和50份水混合得到的第三混合溶液,滴加完毕,继续反应0.5~2.0小时;
(5)中和反应:反应完毕,向步骤(4)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贤华,朱巧勇,黄文耀,张乐,熊浩男,徐逸丹凤,于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