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缩大单体及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缩大单体及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减缩剂因能降低水泥孔溶液的表面张力而可以有效的减小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目前大多数减缩减水剂的制备都是直接将具有减缩效果的单体聚合到减水剂主链上,减缩单体会被水泥水化而消耗,减缩效果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弱,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较好时间效应的减缩剂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时间效应的减缩大单体及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与小分子醚单体在第一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的作用下,恒温100℃~130℃酯化反应4~7h,减压蒸馏后得到酯化小单体A;S2、将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升高温度至50~120℃之后加入第一引发剂并搅拌10~30分钟,待其混合均匀后滴加酯化小单体A与端基官能化剂的混合溶液并同时恒温50~120℃反应1~12小时,滴加结束后继续恒温50~120℃反应1~6h,得到自聚合产物溶液B;S3、将不饱和卤代烃、缚酸剂和第二催化剂依次加入自聚合产物溶液B中,搅拌并调节温度至30~120℃,恒温30~120℃反应2~15小时,减压蒸馏脱去有机溶剂后得到减缩大单体。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不饱和酸类小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与小分子醚单体在第一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的作用下,恒温100℃~130℃酯化反应4~7h,减压蒸馏后得到酯化小单体A;/nS2、将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升高温度至50~120℃之后加入第一引发剂并搅拌10~30分钟,待其混合均匀后滴加酯化小单体A与端基官能化剂的混合溶液并同时恒温50~120℃反应1~12小时,滴加结束后继续恒温50~120℃反应1~6h,得到自聚合产物溶液B;/nS3、将不饱和卤代烃、缚酸剂和第二催化剂依次加入自聚合产物溶液B中,搅拌并调节温度至30~120℃,恒温30~120℃反应2~15小时,减压蒸馏脱去有机溶剂后得到减缩大单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与小分子醚单体在第一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的作用下,恒温100℃~130℃酯化反应4~7h,减压蒸馏后得到酯化小单体A;
S2、将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升高温度至50~120℃之后加入第一引发剂并搅拌10~30分钟,待其混合均匀后滴加酯化小单体A与端基官能化剂的混合溶液并同时恒温50~120℃反应1~12小时,滴加结束后继续恒温50~120℃反应1~6h,得到自聚合产物溶液B;
S3、将不饱和卤代烃、缚酸剂和第二催化剂依次加入自聚合产物溶液B中,搅拌并调节温度至30~120℃,恒温30~120℃反应2~15小时,减压蒸馏脱去有机溶剂后得到减缩大单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不饱和酸类小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所述小分子醚单体为二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乙醚中的一种;
所述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与小分子醚单体的摩尔比为2~5: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第一催化剂为甲苯磺酸、磷酸、氨基磺酸中的一种,第一催化剂的质量为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与小分子醚单体总质量的1.5~10%;
所述带水剂为环己烷、苯、甲苯中的一种,带水剂的质量为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与小分子醚单体混合后总质量的20~50%;
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吩噻嗪、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氢醌甲基醚中的一种,阻聚剂的质量为不饱和酸类小单体或者酸酐质量的0.05~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有机溶剂为苯胺、环丁砜、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有机溶剂与酯化小单体A的质量比为1~12:1;
所述第一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第一引发剂与酯化小单体A的摩尔比为0.05~0.2:1;
所述端基官能化剂为2-巯基乙醇、6-巯基己-1-醇、3-巯基丙醇中的一种,端基官能化剂与酯化小单体A的摩尔比为0.05~0.6: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缩大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不饱和卤代烃为1-氯-3-甲基-2-丁烯、烯丙基溴、烯丙基氯、3-氯-2-甲基丙烯、4-溴-1-丁烯中的一种,不饱和卤代烃与自聚合产物溶液B的摩尔比为1~5:1;
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四甲基乙二胺、吡啶中的一种,缚酸剂与自聚合产物溶液B的摩尔比为2~12:1;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四丁基硫酸氢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英,马建峰,杨文杰,石龙飞,罗紫隆,张业明,苏鹏举,周钰沦,黄天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水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