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溴虫腈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
技术介绍
溴虫腈,英文名称Chlorfenapyr,中文通用名虫螨腈。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杂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随着国家高毒农药替代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的无公害农产品病虫防治推荐农药品种的代表,低毒高效的溴虫腈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溴虫腈,属芳基吡咯类化合物,其本身对昆虫无毒杀作用。昆虫取食或接触溴虫腈后在昆虫体内,溴虫腈在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体杀虫活性化合物,其靶标是昆虫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使细胞合成因缺少能量而停止生命功能,打药后害虫活动变弱,出现斑点,颜色发生变化,活动停止,昏迷,瘫软,最终导致死亡。其杀虫机理是阻断线粒体的氧化磷酰化作用。目前,溴虫腈由于其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活性高,以及对有益生物安全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其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防治抗性害虫和延缓抗性产生、替代高毒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DMF代替乙腈作为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DMF代替乙腈作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萃取置换、保温反应、冷凝脱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置换,内酯化反应结束后,脱除乙腈;
所述脱除乙腈,保持真空度为-0.1MPa,温度升温至65℃,进行脱除乙腈;
所述脱除乙腈,当温度升温至65℃时,取样检测乙腈含量,并根据所述的乙腈含量进行如下处理:
a、若乙腈含量<1%,脱除乙腈完成;
b、若乙腈含量≥1%,继续保温脱除10-20min后,再次取样检测乙腈含量,并根据所述的乙腈含量进行a或b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置换还包括:脱除乙腈完成后,加入苯水混合物,升温至40℃,萃取得到4-(p-氯苯基)-2-三氟甲基-3-噁唑啉-5-酮;然后投入2倍重量份的DMF,搅拌,充分混匀,制得混合物料;
所述苯水混合物,为甲苯和水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生产溴虫腈中间体吡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反应,对所述萃取置换制得的混合物料,采用冷冻盐水降温至20℃以下;
然后投入定量的2-氯丙烯腈,搅拌;
保持所述混合物料温度在20℃以下,滴加碱性缚酸剂,滴加完毕后,搅拌;
然后升温至30-35℃,保温反应1小时;
继续升温至80℃,保温反应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溶剂DMF替代乙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