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45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粒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污泥45%~75%,粉煤灰20%~50%,淀粉0.5%~1.5%、碳酸钙2%~4%,腐殖酸钠0.5%~1.5%。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称量混匀、造粒、干燥、筛分、预热、高温焙烧、冷却后得到成品陶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污泥大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解决了污泥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弊端,并且通过掺配固废粉煤灰,实现了多种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固废利用率和附加价值,使污泥、粉煤灰“变废为宝”,同时大大降低了专用于固废的处理费用,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留下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及其复杂的非均质体。其中富含难降解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等,若不加处理或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威胁。目前主要的污泥处置方法有土地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水体消纳等几种。然而这些处置方法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效率低,费用高昂。随着对污泥的重视程度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被看作是污泥处置的根本出路。粉煤灰作为一种煤燃烧后残留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是工业“三废”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一方面,粉煤灰的大量排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会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另一方面,目前粉煤灰的利用方式主要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利用量有限,附加值低。因此,对粉煤灰进行综合研究,合理地资源化利用排放的粉煤灰,对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粉煤灰利用量和附加值,具有明显的研究价值。陶粒是一种具有陶质或釉质外壳的轻粗集料,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筒压强度高、微孔结构发达、隔热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材、园艺、化工、水处理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当前我国传统陶粒主要以黏土或页岩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为原料,一方面黏土、页岩等矿物受自身资源属性的制约和国家耕地保护制度的限制,无法长期、大量使用,另一方面受黏土、页岩等矿物价格影响,导致生产成本过高,限制了传统陶粒的产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颁布,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163375.2)公开了一种以50-70%污泥、10-30%粘合剂、5-15%发泡剂、5-20%添加剂为原料,经称量搅拌、造粒、烘干、焙烧制备陶粒滤料的方法,其筒压强度为3.33-7.08MPa,比表面积为4.54-6.82×104cm2/g。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985517.5)公开了一种以粘土、给水污泥和污水污泥为原料,经风干磨粉、造粒、焙烧制备陶粒滤料的方法,其陶粒滤料空隙率为42.3-53.21%,比表面积为0.55-0.74×104cm2/g。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230795.X)公开了一种以50-70%废玻璃、25-45%污泥、3-10%添加剂为原料,经粉碎、混合、造粒、焙烧、冷却制备而成的陶粒滤料的方法,其筒压强度为5.2MPa,盐酸可溶率为9.5%。根据《陶粒滤料QB/T4383-2012》标准中对陶粒滤料的相关性能都有具体检测指标。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1)《陶粒滤料QB/T4383-2012》标准中要求陶粒滤料的筒压强度≥8MPa,但现有技术制备的陶粒滤料筒压强度达不到标准中的最低要求,或者筒压强度符合标准后其比表面积达不到标准中≥2×104cm2/g的最低要求,或者盐酸可溶率不符合标准中≤2%的要求。(2)部分专利采用粘土为原料制备陶粒滤料,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3)部分专利所用原料中固废的使用量只有50-70%,固废利用率不高,此外所添加的粘合剂、发泡剂和添加剂比例较高,增加了原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以污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与添加剂配合使用以制备污泥粉煤灰陶粒。实现了污泥大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解决了污泥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弊端,并且通过掺配固废粉煤灰,实现了多种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固废利用率和附加价值,使污泥、粉煤灰“变废为宝”,同时大大降低了专用于固废的处理费用,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污泥粉煤灰陶粒,采用污泥、粉煤灰、添加剂为原料,经混合、造粒、焙烧后制得;所述添加剂为淀粉、碳酸钙和腐殖酸钠的混合物。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污泥45%~75%,粉煤灰20%~50%,淀粉0.5%~1.5%、碳酸钙2%~4%,腐殖酸钠0.5%~1.5%。所述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含水率60%;污泥包括如下成分:35-45wt%氧化硅,18-24wt%氧化铝,10-16wt%氧化铁,5-8wt%氧化钙,3-6wt%氧化镁,2-4wt%氧化钾,1-3wt%氧化钠;所述粉煤灰取自煤气化装置,包括如下成分:33.9-59.7wt%氧化硅,16.5-35.4wt%氧化铝,1.5-19.7wt%氧化铁,0.8-10.4wt%氧化钙,0.7-1.9wt%氧化镁,0.6-2.9wt%氧化钾,0.2-1.1wt%氧化钠。陶粒的筒压强度为8.7-14.6MPa,破损率与磨损率之和为0.64-2.17%,含泥量为0.23-0.62%,盐酸可溶率为0.21-1.12%,空隙率≥40%,比表面积≥2×104cm2/g。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污泥粉煤灰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原料预处理:将含水率为60%的污泥和粉煤灰分别干燥至恒重、研磨后,用10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0.147mm的污泥和粉煤灰;S2、称量混匀: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称取步骤S1中的污泥和粉煤灰,以及添加剂,放入球磨机中搅拌至混合均匀,混合时间为60-120min,得到混合原料;其中,所述添加剂为淀粉、碳酸钙和腐殖酸钠的混合物。S3、造粒:将步骤S2中混合原料放入圆盘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生料球;S4、干燥:将步骤S3中的生料球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的生料球;S5、筛分:将步骤S4中干燥的生料球进行筛分,选取粒径5-15mm的生料球备用;S6、预热:将步骤S5中筛分过的生料球放入马弗炉中预热,预热温度为200-400℃,预热时间为10-30min,得到预热后的料球;S7、焙烧:将步骤S6中预热完成的料球放入马弗炉中焙烧,焙烧温度为900-1200℃,焙烧时间为5-25min,得到焙烧后的陶粒;S8、冷却:将步骤S7中焙烧后的陶粒在马弗炉中进行自然冷却,即得到成品陶粒。在步骤S2中混合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污泥45%~75%,粉煤灰20%~50%,淀粉0.5%~1.5%、碳酸钙2%~4%,腐殖酸钠0.5%~1.5%。在步骤S4中将步骤S3中的湿料球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的料球,干燥温度为100-110℃,干燥时间为60-120min。在步骤S5中将步骤S4中粒径未达到5-15mm的料球重新粉碎造粒。在步骤S8中将步骤S7中得到的陶粒在马弗炉中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60℃以下,即得到成品陶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制备陶粒的主要原料都属于固废资源,来源广泛,实现了多种固废的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采用污泥、粉煤灰、添加剂为原料,经混合、造粒、焙烧后制得;所述添加剂为淀粉、碳酸钙和腐殖酸钠的混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采用污泥、粉煤灰、添加剂为原料,经混合、造粒、焙烧后制得;所述添加剂为淀粉、碳酸钙和腐殖酸钠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污泥45%~75%,粉煤灰20%~50%,淀粉0.5%~1.5%、碳酸钙2%~4%,腐殖酸钠0.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含水率60%;污泥包括如下成分:35-45wt%氧化硅,18-24wt%氧化铝,10-16wt%氧化铁,5-8wt%氧化钙,3-6wt%氧化镁,2-4wt%氧化钾,1-3wt%氧化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取自煤气化装置,包括如下成分:33.9-59.7wt%氧化硅,16.5-35.4wt%氧化铝,1.5-19.7wt%氧化铁,0.8-10.4wt%氧化钙,0.7-1.9wt%氧化镁,0.6-2.9wt%氧化钾,0.2-1.1wt%氧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粉煤灰陶粒,其特征在于,陶粒的筒压强度为8.7-14.6MPa,破损率与磨损率之和为0.64-2.17%,含泥量为0.23-0.62%,盐酸可溶率为0.21-1.12%,空隙率≥40%,比表面积≥2×104cm2/g。


6.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污泥粉煤灰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S1、原料预处理:将含水率为60%的污泥和粉煤灰分别干燥至恒重、研磨后,用100目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0.147mm的污泥和粉煤灰;
S2、称量混匀: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称取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波张波李越苗淳李满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