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1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属于涂覆技术领域。其包括振动电机、底座和振动架,振动架设置于底座上方,振动电机设置于振动架的下侧,振动架上设置有若干掉落孔,底座的四角与振动架的四角通过弹性支撑组件连接,弹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夹持于底座和振动架之间,第一限位杆设置于底座且上端插入螺旋弹簧,第二限位杆设置于振动架且下端插入螺旋弹簧,第一限位杆上端与第二限位杆下端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振动电机带动振动架振动,进而带动振动架上的篮筐一起振动,可以一定程度去除篮筐抛丸以后携带的钢丸,可以解决篮筐上的钢丸进入涂覆液并粘附在零件上影响涂覆后零件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涂覆
,尤其是涉及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
技术介绍
锌铝涂层是无铬锌铝涂料浸涂于钢铁零件或者构件表面,经过高温烘烤以锌片为主要成分的无机防腐涂层。锌铝涂覆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超声波清洗、抛丸、涂覆、烘烤四个步骤。上述步骤中抛丸后的零件需要放入篮筐中再进行涂覆步骤,篮筐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骨架81和设置在骨架81上带有孔洞的承接网82(图中未示出孔洞),篮筐8浸入涂料中通过涂覆机进行离心旋转,使涂料更加均匀的涂覆在零件表面,完成涂覆。经过一段时间的涂覆,篮筐表面附着较多粘稠涂液,此时需对篮筐进行烘烤,对烘烤后篮筐进行抛丸处理,目的是去除表面干枯涂液,去除篮筐表面干枯涂液的方式一般采用悬挂式抛丸机抛丸。上述过程存在以下缺陷:篮筐经过抛丸,钢丸经过喷射后会进入篮筐间隙处,待抛丸后篮筐继续进行涂覆时,间隙中钢丸会通过浸液、离心进入到涂液槽中,进而可能会粘附到所加工的零件上,尤其是附着在紧固件螺纹上时,可能会产生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电机(1)、底座(2)和振动架(3),所述振动架(3)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方,所述振动电机(1)设置于所述振动架(3)的下侧,所述振动架(3)上设置有若干掉落孔(341),所述底座(2)的四角与所述振动架(3)的四角通过弹性支撑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211)、第二限位杆(311)和螺旋弹簧(6),所述螺旋弹簧(6)夹持于所述底座(2)和所述振动架(3)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杆(211)设置于所述底座(2)且上端插入所述螺旋弹簧(6),所述第二限位杆(311)设置于所述振动架(3)且下端插入所述螺旋弹簧(6),所述第一限位杆(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电机(1)、底座(2)和振动架(3),所述振动架(3)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方,所述振动电机(1)设置于所述振动架(3)的下侧,所述振动架(3)上设置有若干掉落孔(341),所述底座(2)的四角与所述振动架(3)的四角通过弹性支撑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211)、第二限位杆(311)和螺旋弹簧(6),所述螺旋弹簧(6)夹持于所述底座(2)和所述振动架(3)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杆(211)设置于所述底座(2)且上端插入所述螺旋弹簧(6),所述第二限位杆(311)设置于所述振动架(3)且下端插入所述螺旋弹簧(6),所述第一限位杆(211)上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311)下端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架(3)包括第二立柱(31)、侧板(32)、环形底板(33)和承接钢架(34),所述第二立柱(31)有四根,四根所述第二立柱(31)分设四角,所述侧板(32)有四块并分设四侧,所述侧板(32)与相邻的第二立柱(31)固定,所述环形底板(33)边沿与所述第二立柱(31)和所述侧板(32)的下侧固定,所述承接钢架(34)位于所述侧板(32)上方,且所述承接钢架(34)由若干钢板固定而成并形成所述掉落孔(3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去钢丸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架(3)还包括汇聚斗(35),所述汇聚斗(35)位于所述承接钢架(34)与所述环形底板(33)之间,所述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明李国兵谢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克罗涂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